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广东工学院专利>正文

记忆效应小的溶液导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564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新型装置——立式样品溶液导入装置,它完全不同于国内外流行的Scott型溶液导入系统。新装置不仅保持流行装置的优点,而且具有记忆效应很小,信号上升下降速度快,线背比高,结构简单,容易清洗的特长。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和等离子体质谱仪使用中,效果良好,分析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氩气消耗减少一倍多。(*该技术在199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试样溶液导入系统装置,属分析仪器领域。主要用于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和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八十年代后期,ICP-AES和ICP-MS作为一种先进的分析仪器得到迅速发展。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和等离子体质谱法是利用原子、离子的发射光谱或质谱来测定样品的含量和组成,质谱法还能进行结构分析和同位素分析。这两种分析法的特长是能进行多元素同时分析,灵敏度高,精密度高,检出下限低,分辨本领高,线性范围宽,既能进行定性分析,亦能进行准确定量分析。是一种比原子吸收分析(AAS)更为优越的仪器分析法。目前,国内外商品仪器流行的溶液导入系统大多采用scott型(双层园筒型),如图2所示。这种系统信号上升下降慢,记忆效应大(回零时间长),因此,不仅使分析时间加长,氩气消耗量也大。这对实用分析是不利的。本技术结构如附图说明图1所示。雾化室1是一个立式空心园锥体(通常用硬质玻璃制成,亦可用其它耐腐蚀材料),喷雾器5前方用一个碰撞球4,互呈180°角,并有一向上小仰角。工作原理及过程高速气体自喷雾器口喷出后,试样溶液经毛细管自喷口呈雾状喷出,被前方碰撞球进一步细化,根据流体动力学原理,中心轴流速大于四周流速,结果,在输运过程中大小雾粒被自动分离开小雾粒由载气导入炬管(Torch),大雾粒被扩散到四周内壁,最后凝聚成液滴迅速流到底部2的废液口6排泄掉。本装置经实验研究并与Scott型装置进行详细对比研究表明,不仅灵敏度、检出下限、精密度、线性范围等保持原有水平(不少元素甚至超过),且线背比高、信号上升下降速度快、记忆效应很小,回零时间快一倍以上、样品间清洗时间缩短,结果全部样品分析时间加快一倍以上,氩气消耗减小一倍多。装置结构简单,容易清洗。上述特长对实用分析带来很大方便。本装置亦适用于其它要求记忆效应小的溶液导入系统。本技术结构附图1说明1、立式雾化室;2、底座;3、密封圈;4、碰撞球;5、喷雾器;6、废液排泄器;7、炬管(Torch)。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立式溶液导入系统装置,其特征包括立式雾化室1,喷雾器5和碰撞球4。雾化室是直立式,可以是园锥体、球锥复合体或其它曲线旋封面,用硬质玻璃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作,底座2用特氟隆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作,碰撞球4根据实际分析要求可加可不加。喷雾器5与碰撞球互呈180°。并有一向上仰角。专利摘要一种新型装置——立式样品溶液导入装置,它完全不同于国内外流行的Scott型溶液导入系统。新装置不仅保持流行装置的优点,而且具有记忆效应很小,信号上升下降速度快,线背比高,结构简单,容易清洗的特长。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仪和等离子体质谱仪使用中,效果良好,分析时间缩短一倍以上,氩气消耗减少一倍多。文档编号G01N30/16GK2064508SQ8922076公开日1990年10月24日 申请日期1989年12月5日 优先权日1989年12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超隆 申请人:广东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立式溶液导入系统装置,其特征包括立式雾化室1,喷雾器5和碰撞球4。雾化室是直立式,可以是园锥体、球锥复合体或其它曲线旋封面,用硬质玻璃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作,底座2用特氟隆或其它耐腐蚀材料制作,碰撞球4根据实际分析要求可加可不加。喷雾器5与碰撞球互呈180°。并有一向上仰角。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隆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