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山体内部隐蔽工程安装吊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416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山体内部隐蔽工程安装吊装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前提是在山体架(51)内预制山体内腔(52)且在上部预制用于雷达总成(50)进出山体内腔(52)的上端雷达出口(56);首先,山体内腔(52)内壁上通过液压支护安装支撑网片(53)并通过锚杆机将锚杆(54)连接在支撑网片(53)与山体架(51)之间;然后,在山体内腔(52)中层层搭建辅助支撑装置(59);其次,在辅助支撑装置(59)顶部安装顶网架(55);再次,在山体内腔(52)中安装人梯(57);紧接着,撤下液压支护。本发明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山体内部隐蔽工程安装吊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山体内部隐蔽工程安装吊装方法。
技术介绍
雷达是军事上用于勘察敌情的眼睛,通过对敌方雷达进行踩点,然后,通过定位损坏,使得其丧失侦查功能,是特种兵/侦察兵的职责之一。因此针对我国等其他山区国家,在山地林间搭设雷达成为必要军事设施,车载雷达便携型号,但是其配套设施简陋,功率低,而固定式雷达,其可以搭载大功率接收器,需要配套固定的辅助设备。针对山区地形,现有的雷达基站建设用的配套设备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是室外露天或简易棚舍,而室外的设备因为没有人看管,容易被人恶意损害,而室外易受到风吹日晒,防尘抗老化能力差,其用于被雷达侦查到,不能满足现有的需求。山体灾害包括很多种类,如洪水、滑坡、落石、山林火灾等,对于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巨大的损失,但是人类与山体的联系非常密切,对于山体灾害并不能远离,因此需要对山体的灾害进行加固支撑,来降低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特别是多雨季的山区山体来说,大多面对的山体灾害是泥石流、滑坡和落石,而对于山洪和山林火灾并不常见,因此对于泥石流、滑坡和落石的监测是山区山体灾害监测的重点,而据悉的山体内置预警雷达装置辅助装置其成本高,结构复杂,维护成本高,同时对山体落石抵抗力不灵敏。而上软下硬地层隧道支护结构多采用椭圆形成环初支,分部开挖支护的方法,施工工效低,安全压力大。上述现有技术中,在对掏空受损山体进行修复时,山体修复的结构是,先将受损坡面清理干净,消除山体崩塌、滑坡隐患,将螺纹钢管埋设在清理后的山体坡面内进行加固,然后在坡面内进行填充加固,加固后的坡面上植入草籽,在坡面上形成绿化带。但是,采用这种结构的山体坡面,由于被修复山体内部无支撑结构、加固结构,一旦遇到雨雪天气,山体内部存在崩塌隐患,并且坡面表面植壤土的附着力有限,存在水土流失的安全隐患。再次,由于环境在野外,需要节约能源包括电力与原材料,如果采用山体外侧搬运雷达部件到山顶部,容易被卫星发现,效率。而采用架设电力在野外山体供电,容易被间谍发现,成本高,如何在山体内部空间安装简易,方便人工操作的吊装雷达装置成为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总的来说是提供一种雷达支撑装置吊装装置、山体内部隐蔽工程安装吊装方法。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雷达支撑装置,在山体架中设置有山体内腔,雷达支撑装置设置在山体内腔中,其包括设置在山体内腔顶部的顶网架、设置在山体内腔内侧壁上的支撑网片、连接在支撑网片与山体架之间的锚杆、层层搭建在山体内腔中的辅助支撑装置、以及设置在顶网架处且用于雷达总成进出的上端雷达出口。一种雷达的吊装装置,在山体架中设置有山体内腔,雷达支撑装置设置在山体内腔中,在山体内腔顶部设置有顶网架,在顶网架处设置有用于雷达总成进出的上端雷达出口;上吊装置设置在顶网架上且用于将雷达总成从山体内腔吊装到上端雷达出口处;上吊装置包括设置在顶网架上的顶部架、设置在顶部架上的L向环形导槽、设置在顶部架中心处的中心驱动主轴、中部设置在中心驱动主轴下端的横臂架、设置在横臂架吊装臂上的纵向导向槽、在纵向导向槽中滑动的工字型导向滑杆、设置在工字型导向滑杆下端的头部导轮/链轮、设置在横臂架下端且同轴在中心驱动主轴下方的旋转下部轴、设置在旋转下部轴下端的辅助导向装置、通过配重紧固螺钉设置在横臂架配重臂上的尾座架、设置在尾座架上且位于配重臂上的配重块、分别设置在配重块上的自动卷扬机与控制电机、设置在吊装臂端部的前支撑定轮座、设置在工字型导向滑杆上端的牵引头、设置在吊装臂根部的后过渡定轮座、设置在后过渡定轮座上且与控制电机传动连接的中间链轮轴、设置在后过渡定轮座、牵引头与前支撑定轮座之间的牵引链条、以及设置在吊装臂端部与配重臂上的倒L型上导轨架;倒L型上导轨架在L向环形导槽中导向移动;自动卷扬机的吊装绳带/链条通过辅助导向装置从头部导轮/链轮输出,吊装绳带/链条的输出端上设置有后缩卡位块,在吊装绳带/链条的输出端设置有用于吊装雷达总成组件的挂钩;控制电机通过中间链轮轴与后过渡定轮座传动连接牵引链条。一种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结构,在山体架中设置有山体内腔,雷达支撑装置设置在山体内腔中,其包括雷达支撑装置以及上吊装置。一种雷达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提是在山体架内预制山体内腔且在上部预制用于雷达总成进出山体内腔的上端雷达出口;首先,山体内腔内壁上通过液压支护安装支撑网片并通过锚杆机将锚杆连接在支撑网片与山体架之间;然后,在山体内腔中层层搭建辅助支撑装置;其次,在辅助支撑装置顶部安装顶网架;再次,在山体内腔中安装人梯;紧接着,撤下液压支护。一种雷达的吊装装置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提是,在山体内腔中安装顶部架,首先,在顶部架上安装L向环形导槽,在顶部架中部下端安装中心驱动主轴;其次,组装辅助导向装置;再次,在横臂架上安装起吊部件与辅助导向装置,并通过吊装绳带/链条穿过辅助导向装置;紧接着,在横臂架上安装调整距离装置;再后来,在中心驱动主轴安装横臂架。一种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方法,首先,在山体架中设置山体内腔;然后,执行雷达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次,执行雷达的上吊装置的安装方法。一种雷达的吊装方法,首先,将雷达总成部件挂装在挂钩上;然后,自动卷扬机旋切,克服底部弹性阻尼座的阻力,绕过中心导轮/链轮与头部导轮/链轮起吊雷达总成部件到达上端雷达出口所在隔层,当中心导轮/链轮转速超过设定速度后,弹性径向伸缩销通过离心力克服弹簧力进入到径向卡位槽中制动;其次,控制电机通过中间链轮轴、后过渡定轮座与支撑定轮座之间的牵引链条牵动牵引头纵向移动到达指定位置。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将雷达总成部件挂装在挂钩上之前,还包括以下步骤,执行雷达山体内部隐蔽工程方法。本专利技术实现了适合山体内隐蔽工程的雷达辅助装置的安装,支撑山体,防止山体坍塌。本专利技术实现山体内部的吊运,其避免了悬臂结构,受力平衡,可以是升降、旋转、径向移动多自由的移动,安全可靠。采用链条传动,结实牢靠,工艺先进,本专利技术设计合理、成本低廉、结实耐用、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省时省力、节约资金、结构紧凑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隐蔽工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支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吊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吊装局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0、雷达总成;51、山体架;52、山体内腔;53、支撑网片;54、锚杆;55、顶网架;56、上端雷达出口;57、人梯;58、隔层;59、辅助支撑装置;60、上吊装置;61、隔层支撑底架;62、拼装扇片;63、工字型连接架;64、三角斜撑装置;65、三角斜撑架;66、斜撑工艺镂空;67、斜撑导向侧帮;68、斜撑架;69、镂空工艺定位孔;70、锥形尖刺;71、工艺斜槽;72、顶部架;73、L向环形导槽;74、中心驱动主轴;75、横臂架;76、纵向导向槽;77、工字型导向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雷达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前提是在山体架(51)内预制山体内腔(52)且在上部预制用于雷达总成(50)进出山体内腔(52)的上端雷达出口(56);首先,山体内腔(52)内壁上通过液压支护安装支撑网片(53)并通过锚杆机将锚杆(54)连接在支撑网片(53)与山体架(51)之间;然后,在山体内腔(52)中层层搭建辅助支撑装置(59);其次,在辅助支撑装置(59)顶部安装顶网架(55);再次,在山体内腔(52)中安装人梯(57);紧接着,撤下液压支护。/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雷达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前提是在山体架(51)内预制山体内腔(52)且在上部预制用于雷达总成(50)进出山体内腔(52)的上端雷达出口(56);首先,山体内腔(52)内壁上通过液压支护安装支撑网片(53)并通过锚杆机将锚杆(54)连接在支撑网片(53)与山体架(51)之间;然后,在山体内腔(52)中层层搭建辅助支撑装置(59);其次,在辅助支撑装置(59)顶部安装顶网架(55);再次,在山体内腔(52)中安装人梯(57);紧接着,撤下液压支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雷达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辅助支撑装置(59)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将底部隔层(58)的支撑底架(61)通过地脚螺栓安装在地面上;然后,在支撑底架(61)上安装环形钢结构骨架;其次,在底部隔层(58)的环形钢结构骨架上安装上层的支撑底架(61),在支撑底架(61)上安装环形钢结构骨架直到山体内腔(52)顶部;再次,环形钢结构骨架上配装拼装扇片(62),并在相邻的拼装扇片(62)之间连接工字型连接架(63);紧接着,将工字型连接架(63)与环形钢结构骨架螺栓连接或焊接;再后来,在拼装扇片(62)上安装三角斜撑装置(6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雷达支撑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三角斜撑装置(64)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进行预制组装,在斜撑工艺镂空(66)中预制固定旋转头,在预制固定旋转头上旋转调整螺母,在三角斜撑架(65)斜面上插入斜撑架(68)底部螺栓并与调整螺母螺纹连接;然后,将三角斜撑架(65)安装在拼装扇片(62)上;其次,通过旋转调整螺母,使得斜撑架(68)伸出并与支撑网片(53)压力接触,锥形尖刺(70)刺入山体架(51)中;再次,通过顶丝分别与固定旋转头和底部螺栓对应压力接触。


4.一种雷达的吊装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前提是,在山体内腔(52)中安装顶部架(72),首先,在顶部架(72)上安装L向环形导槽(73),在顶部架(72)中部下端安装中心驱动主轴(74);其次,组装辅助导向装置(82);再次,在横臂架(75)上安装起吊部件与辅助导向装置(82),并通过吊装绳带/链条(79)穿过辅助导向装置(82);紧接着,在横臂架(75)上安装调整距离装置;再后来,在中心驱动主轴(74)安装横臂架(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雷达的吊装装置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导向装置(82)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在同步旋转架(102)上安装弹性径向伸缩销(103);然后,将同步旋转架(102)与中心导轮/链轮(100)连接为一体后套装在转轴上;其次,将转轴装入中心轮架(99)中,旋转中心导轮/链轮(100),根据中心导轮/链轮(100)预设安全速度调整弹性径向伸缩销(103)的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宝晨仝蕊韩宁樊浩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