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及其轿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541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所述轿厢装置具备:轿厢主体,其供乘客乘降;轿门,其为双开型轿门,设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出入口;地坎,其设置在所述轿门的下方,对所述轿门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下部调风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轿门,当所述轿门开启和关闭时随同所述轿门一起移动,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前下部,并具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地坎的前端的后方或者位于与所述地坎的前端平齐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及其轿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及其轿厢装置。
技术介绍
电梯的轿厢装置在井道中高速移动而产生称为摩擦风音的噪音。日本公开特许公报特开2016-132558号公开了一种电梯装置和电梯装置的组装方法。作为降低上述噪音的对策,该电梯装置在轿厢主体的上下方设置了整流罩,用以调整风的流动。
技术实现思路
一些设置有整流罩的轿厢装置,其轿门和地坎比整流罩突出,换而言之,整流罩未能在上下方向覆盖轿门周围和地坎(参见附图1)。这样的轿厢装置在高速上行时,在轿门周围及地坎附近出现气流紊乱,从而引起摩擦风音(参见附图2)。而且,这样的气流紊乱导致轿门周围的气压变动,气压高时风通过轿门和轿厢主体之间的间隙流入轿厢内,气压低时风则从轿厢内向外流出,也会引起摩擦风音,而使轿厢内的噪音增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轿厢装置,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通过调整轿门周围的风的流动,抑制气流的紊乱以及轿厢内外的压力变动,从而降低噪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轿厢装置,用于电梯,所述轿厢装置具备:轿厢主体,其供乘客乘降;轿门,其为双开型轿门,设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出入口;地坎,其设置在所述轿门的下方,对所述轿门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下部调风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轿门,当所述轿门开启和关闭时随同所述轿门一起移动,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前下部,并具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所述倾斜面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地坎的前端的后方或者位于与所述地坎的前端平齐的位置。优选为,所述轿厢装置具备整流罩,所述整流罩设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顶部和所述轿厢主体的底部。优选为,所述倾斜面大致呈L字形,具有与所述轿门的前表面抵接的部分和位于所述轿门的外侧端部的外侧的部分。优选为,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具有从所述倾斜面的前端向下方延伸的前侧面。优选为,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具有从所述前侧面的底端向后方延伸的底侧面。优选为,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具有从所述倾斜面的后端向上方延伸的固定部。优选为,所述轿厢装置具备侧部调风部件,所述侧部调风部件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外侧端部,并具有向外侧下方倾斜的斜片。优选为,所述侧部调风部件具有与所述斜片相连的固定片。优选为,所述固定片包括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前表面的前部固定片和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外侧端部的侧部固定片。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梯,该电梯具备上述轿厢装置。本专利技术的轿厢装置,能够通过调整轿门周围的风的流动,抑制气流的紊乱以及轿厢内外的压力变动,从而降低噪音。上述以外的课题、结构和效果通过以下实施方式的说明可得以明了。附图说明图1是简略地表示以往的具备整流罩的轿厢装置的图。图2是简略地表示图1的轿厢装置上行时的风的流动的图。图3是简略地表示图1的轿厢装置下行时的风的流动的图。图4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轿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的图。图5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轿厢装置上行时的风的流动的图。图6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轿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的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下部调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7B是其侧视图。图8A是图7A的下部调风部件的A-A线截面图、图8B是其B-B线截面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下部调风部件的侧视图。图10是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下部调风部件的主视图。图11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轿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的图。图12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侧部调风部件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12B是其俯视图、图12C是其侧视图。图13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侧部调风部件的主视图、图13B是其俯视图、图13C是其侧视图。图14A是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另一个例子的侧部调风部件的主视图、图14B是其俯视图、图14C是其侧视图。图15是简略地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轿厢装置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结构的图。<附图中的标记>100轿箱主体;110轿门;110a右轿门;110b左轿门;111a、111b前表面;112a、112b外侧端部;120地坎;200a、220b整流罩;300下部调风部件;300a右下部调风部件;300b左下部调风部件;301紧固件;310a、310b倾斜面;311a前部倾斜面;312a侧部倾斜面;320a、320b固定部;321a通孔;330a前侧面;340a底侧面;400侧部调风部件;400a右侧部调风部件;400b左侧部调风部件;401紧固件;410a斜片;420a固定片;421a前部固定片;422a侧部固定片;423a通孔;424a通孔;425a水平片;1000轿厢装置;2000轿厢装置;3000轿厢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第1实施方式)通常,电梯运行于设置在建筑物中的井道内。在电梯中,轿厢装置和对重设置在井道中。轿厢装置和对重被连接在曳引绳的两端,曳引绳卷绕在曳引机的曳引轮上。曳引机设置在机房中,包括曳引轮、曳引电动机和制动器装置。曳引轮通过曳引电动机的驱动而旋转,通过曳引轮的旋转,使轿厢装置和对重在井道中在相反方向升降。图1是简略地表示以往的电梯中具备整流罩的轿厢装置的图。图中,X表示左右方向(水平方向)(+X表示右方,其反方向为左方),Y表示上下方向(垂直方向)(+Y表示上方,其反方向为下方),Z表示前后方向(+Z表示前方,其反方向为后方),其他附图中表示方向的这些标记其含义与此相同。轿厢装置具备:供乘客乘降的轿厢主体100、设置在轿厢主体100的出入口的轿门110、和设置在轿门110的下方对轿门的移动进行引导的地坎120。如图所示,轿门110比整流罩200(200a、200b)突出。轿门110比整流罩200更靠近前方,亦即轿门110更靠近层站侧井道壁C。地坎120也比整流罩200突出。地坎120比轿门110更突出,更靠近前方。图2是简略地表示图1的轿厢装置上行时的风的流动的图。图中,粗箭头D表示轿厢装置的运行方向,细箭头E表示空气流动的方向,其他附图中这些标记其含义与此相同。如图所示,在轿厢装置上行时,因为轿门和地坎比整流罩突出,因此在轿门周围和地坎部分出现气流的紊乱,从而引起摩擦风音。这样的气流的紊乱导致轿门周围的气压变动,气压高时风通过轿门和轿厢主体之间的间隙流入轿厢内,气压低时风则从轿厢内向外流出,也会引起摩擦风音,使轿厢内的噪音增大。本专利技术的下述轿厢装置1000具备用于抑制这样的气流紊乱的下部调风部件300。另外,因为轿门和地坎突出设置在轿厢主体,因此下部调风部件300,对不具备整流罩的轿厢装置也能发挥抑制气流的紊乱的作用。图3是简略地表示图1的轿厢装置下行时的风的流动的图。在轿厢装置下行时,因为地坎的阻挡,而使到达轿门周围的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轿厢装置,用于电梯,其特征在于,/n所述轿厢装置具备:/n轿厢主体,其供乘客乘降;/n轿门,其为双开型轿门,设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出入口;/n地坎,其设置在所述轿门的下方,对所述轿门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n下部调风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轿门,当所述轿门开启和关闭时随同所述轿门一起移动,/n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前下部,并具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n所述倾斜面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地坎的前端的后方或者位于与所述地坎的前端平齐的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轿厢装置,用于电梯,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装置具备:
轿厢主体,其供乘客乘降;
轿门,其为双开型轿门,设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出入口;
地坎,其设置在所述轿门的下方,对所述轿门的移动进行引导;以及
下部调风部件,其固定于所述轿门,当所述轿门开启和关闭时随同所述轿门一起移动,
所述下部调风部件固定于所述轿门的前下部,并具有向前下方倾斜的倾斜面,
所述倾斜面的前端在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地坎的前端的后方或者位于与所述地坎的前端平齐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轿厢装置具备整流罩,
所述整流罩设置在所述轿厢主体的顶部和所述轿厢主体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倾斜面大致呈L字形,具有与所述轿门的前表面抵接的部分和位于所述轿门的外侧端部的外侧的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轿厢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端亮平伊藤康司仮屋智贵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