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5125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8 16:2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所述装配平台包括升降支撑装置、可调拉杆、过渡板和PLC,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分别布置在待装配产品的支撑点,通过所述可调拉杆连成一体,所述过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待装配产品接触;所述过渡板具有水平调节结构;所述PLC与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分别信号连接,控制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单独升降动作,并能够实现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联动升降。本发明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卧式装配工装底部支撑高度固定,装配过程高度不可调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装配平台,具体涉及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
技术介绍
随着雷达技术的不断进步,现代相控阵雷达正向结构体积轻薄化、功能高度集成化的方向发展,高频箱多采用一体化冷板加高频箱骨架的结构形式。一体化冷板内含液冷流道,外部通过盲插水接头与T/R组件连接进行冷却。高频箱的装配一般采用卧式状态进行,高度方向一层层向上装配。装配工装在支撑高度设定某个值后,第一层装配比较舒适,随着装配对象的升高,后续装配比较困难,此时则需要借助梯子进行装配。同时,由于某些高频箱结构形式的特殊性,许多对象的紧固件由下向上连接,导致工人需要在产品下方作业,对支撑高度有一定的要求。传统卧式装配工装底部支撑采用平板、方座组合形式,该支撑高度固定,装配中间过程高度不可调。若要调整高度,则需要把被支撑的产品移开,通过增加或减少方座进行调节,造成装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传统卧式装配工装底部支撑高度固定,装配过程高度不可调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支撑位置可调,装配过程中装配平台的高度可调,大大提升了装配过程的舒适度,大幅提升装配效率。另外,该装配平台通过增减支撑位置,可适应不同结构尺寸的雷达高频箱的装配,具有很好的扩展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台包括升降支撑装置、可调拉杆、过渡板和PLC,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分别布置在待装配产品的支撑点,通过所述可调拉杆连成一体,所述过渡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顶部,与所述待装配产品接触;所述过渡板具有水平调节结构;所述PLC与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分别信号连接,控制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单独升降动作,并能够实现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的联动升降。进一步地,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包括内套筒、外套筒、电机、蜗轮蜗杆、丝杠,所述涡轮蜗杆在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外套筒内部分别连接所述丝杠和所述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所述蜗轮蜗杆带动所述丝杠传动进而驱动所述内套筒相对所述外套筒升降。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台还包括底座和可调垫脚,所述升降支撑装置固定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可调拉杆一端与所述底座连接固定;多个所述可调垫脚均布在所述底座底部,所述可调垫脚能够根据地面不平调节。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垫脚底部采用球铰结构补偿地面不平。进一步地,所述可调垫脚包括球座、球头螺杆、螺母,所述球头螺杆底部设置在所述球座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球座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可调垫脚通过所述球头螺杆和所述螺母与所述底座锁紧固定。进一步地,所述装配平台还包括滚轮,所述滚轮安装在所述底座中间底部,所述滚轮能够向所述底座收起。进一步地,所述过渡板包括上、下两部分,所述上、下两部分中间通过所述水平调节结构过渡连接,所述水平调节结构为球铰。进一步地,所述可调拉杆由内、外拉杆组成,所述可调拉杆通过调节所述内、外拉杆的连接位置改变长度。进一步地,所述内拉杆一端环绕均布多组螺纹孔组,每组所述螺纹孔组为沿轴向设置的多个螺纹孔,所述外拉杆一端环绕均布多个腰形孔,所述螺纹孔组与所述腰形孔位置相匹配,所述内、外拉杆利用所述螺纹孔和所述腰形孔螺纹连接固定。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业方法按如下步骤实现:1)根据待装配产品的支撑位置,映射出装配平台升降支撑装置的布局尺寸、安装位置;2)将升降支撑装置、滚轮、可调垫脚安装至底座上,并将过渡板安装在升降支撑装置的顶部;3)按照装配平台的布局尺寸,搭建各支撑点的升降支撑装置,并通过调节可调垫脚调整底座的水平度;4)预设初始支撑高度,通过电子水准仪检测,将所需数量的升降支撑装置调节等高;5)将可调拉杆装配到各独立升降支撑装置之间,并按布局尺寸调整可调拉杆长度,形成整体式装配平台;6)将待装配产品吊装落位至装配平台,固定后进行装配作业;7)装配过程中随着待装配产品的层层升高,导致作业不舒适或者需要借助梯子登高才能操作时,PLC控制装配平台整体下降;8)装配过程中待装配产品的紧固件需要从下向上装配,导致作业困难时,PLC控制装配平台整体抬升。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装配平台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卧式装配工装底部支撑高度固定,装配过程高度不可调造成效率低下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PLC控制升降支撑装置的单个动作或者多个联动升降,无需额外的登高梯,仅需调整升降支撑装置的高度,即可实现装配高度的自动调整,满足待装配产品装配过程中对高度的不同要求,实现装配效率的最大化,降低了装配成本,也有效地覆盖了高频箱的作业范围。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升降支撑装置的布局以及可调拉杆长度的调节,增加了装配平台使用的柔性。另外,由于底座能通过可调垫脚补偿地面不平等因素,降低了对装配地面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升降装置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调垫脚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可调拉杆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过渡板上下两部分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待装配产品落位装配平台示意图。其中:1-升降支撑装置、1.1-内套筒、1.2-外套筒、1.3-电机、2-可调拉杆、3-过渡板、4-底座、5-滚轮、6-可调垫脚、6.1-球座、6.2-球头螺杆、6.3-螺母、7-防尘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本申请文件中的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方位或位置关系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而建立的。附图不同,则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故不能以此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定。本专利技术中,术语“安装”、“相连”、“相接”、“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相互通信,也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器件内部的联通,也可以是两个元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实施例记载了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该装配平台通过升降支撑装置能够满足待装配产品装配时对高度的不同要求。如图1所示,该装配平台包括升降支撑装置1、可调拉杆2、过渡板3,多个升降支撑装置1分别布置在待装配产品的支撑点,并通过可调拉杆2连成一体,升降支撑装置1通过固定在顶部的过渡板3接触待装配产品。该装配平台通过升降支撑装置1的升降调节,满足待装配产品对高度的不同要求。如图2所示,升降支撑装置1固定在底座4上。升降支撑装置1包括内套筒1.1、外套筒1.2、电机1.3、蜗轮蜗杆、丝杠,外套筒1.2和电机1.3分别固定在底座4上,涡轮蜗杆在内套筒1.1和外套筒1.2内部分别连接丝杠和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台包括升降支撑装置(1)、可调拉杆(2)、过渡板(3)和PLC,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分别布置在待装配产品的支撑点,通过所述可调拉杆(2)连成一体,所述过渡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的顶部,与所述待装配产品接触;所述过渡板(3)具有水平调节结构;所述PLC与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分别信号连接,控制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的单独升降动作,并能够实现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的联动升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台包括升降支撑装置(1)、可调拉杆(2)、过渡板(3)和PLC,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分别布置在待装配产品的支撑点,通过所述可调拉杆(2)连成一体,所述过渡板(3)固定连接在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的顶部,与所述待装配产品接触;所述过渡板(3)具有水平调节结构;所述PLC与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分别信号连接,控制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的单独升降动作,并能够实现多个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的联动升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包括内套筒(1.1)、外套筒(1.2)、电机(1.3)、蜗轮蜗杆、丝杠,所述涡轮蜗杆在所述内套筒(1.1)和所述外套筒(1.2)内部分别连接所述丝杠和所述电机(1.3),所述电机(1.3)通过所述蜗轮蜗杆带动所述丝杠传动进而驱动所述内套筒(1.1)相对所述外套筒(1.2)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平台还包括底座(4)和可调垫脚(6),所述升降支撑装置(1)固定在所述底座(4)上,所述可调拉杆(2)一端与所述底座(4)连接固定;多个所述可调垫脚(6)均布在所述底座(4)底部,所述可调垫脚(6)能够根据地面不平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垫脚(6)底部采用球铰结构补偿地面不平。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垫脚(6)包括球座(6.1)、球头螺杆(6.2)、螺母(6.3),所述球头螺杆(6.2)底部设置在所述球座(6.1)上,并能够相对所述球座(6.1)旋转一定角度,所述可调垫脚(6)通过所述球头螺杆(6.2)和所述螺母(6.3)与所述底座(4)锁紧固定。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精巧型柔性装配平台,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长明许洪韬汪磊磊冯展鹰娄华威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四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