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3633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用于解决现有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仅仅能播放老师的课件,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视力和位置对黑板上的文字进行放大,导致学生查看黑板比较困难的问题,包括计算机、教学辅助模块和若干个学生辅助端,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学生的视力度数、注册时长和间距进行去量化处理并利用公式得到学生的调整对比值,通过对学生的调整对比值进行匹配到显示文字大小,然后将学生想要放大的黑板区域通过投影到幕布上,便于学生查看黑板上的内容,通过对黑板上的文字进行放大,方便视力不佳或者位置靠后的学生进行观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媒体教学辅助
,具体为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往必须由老师亲自授课的情形,借助各类科技产品,如今已完全改变了教学的形态,传统教学方式结合网络流通迅速、实时的优势,以及多媒体丰富多变的教材。但是现有的教学过程中,不仅仅依靠多媒体教学,还需要老师在黑板上进行教学书写,然后现有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视力和位置对黑板上的文字进行放大,导致学生看黑板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现有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仅仅能播放老师的课件,不能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及视力和位置对黑板上的文字进行放大,导致学生查看黑板比较困难的问题,而提出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学生的视力度数、注册时长和间距进行去量化处理并利用公式得到学生的调整对比值,通过对学生的调整对比值进行匹配到显示文字大小,然后将学生想要放大的黑板区域通过投影到幕布上,便于学生查看黑板上的内容,通过对黑板上的文字进行放大,方便视力不佳或者位置靠后的学生进行观看。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包括计算机、教学辅助模块和若干个学生辅助端;所述学生辅助端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和进行辅助指令输入并将指纹和输入的辅助指令发送至教学辅助模块;其中,学生辅助端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信息,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包括五个按钮,每个按钮对应一个辅助指令,辅助指令包括第一指令、第二指令、第三指令、第四指令以及停止指令;所述教学辅助模块用于接收指纹和辅助指令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步骤一:将接收到的指纹与计算机内部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学生,获取该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当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获取学生的学生信息;步骤二:将匹配到的学生标记为Pi,i=1、……、n;设定学生的视力度数为CPi;步骤三:将学生的注册时间与系统当期时间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学生对应的注册时长TPi;步骤四:将学生对应的学生辅助端与幕布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得到学生的间距并标记为GPi;将视力度数、注册时长和间距进行去量化处理并取其数值;步骤五:利用公式UPi=CPi×b1+TPi×b2+GPi×b3获取得学生的调整对比值UPi;其中b1、b2和b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步骤六:统计学生输入的指令并对学生进行分类,将输入第一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一生,将输入第二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二生,将输入第三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三生,将输入第四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四生;步骤七:统计区一生的对应的调整对比值,选取区一生中最大的调整对比值并标记为U1;设定显示文字大小记为Hk,k=1、……、n,显示文字大小Hk对应一个范围值记为(ak,ak+1],且a1的取值为零;a1<a2<……<ak;将区一生的调整对比值与显示文字大小的范围值进行匹配,当U1∈(ak,ak+1],则该区一生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同时生成区一生的摄取指令并将其与显示文字大小Hk发送至计算机内;步骤八:对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依据步骤七进行处理,依次得到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的摄取指令以及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依次将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的摄取指令以及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发送值计算机内;步骤九:当计算机接收到区一生的摄取指令和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则计算机控制摄像模块采集黑白中区域一的图片,然后将图片中的文字进行调整,使其大小与显示文字大小相等,然后将调整后的图片发送至投影模块,投影模块将调整后的图片投影在幕布上;同时开始计时,区一生观看完成后,通过学生辅助端输入停止指令至计算机内,则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接收到全部区一生的停止指令的,则进行步骤十;当开始计时的时间等于预设时间范围内,则直接进行步骤十;步骤十:依次通过步骤九对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进行处理。优选的,所述摄像模块为四个高清摄像头,将黑板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区域一、区域二、区域三和区域四,四个高清摄像头分别对应采集四个区域黑板上的图片;所述投影模块包括投影仪和幕布,其中投影仪与计算机通信连接,投影仪用于接收计算机的图片并将其投影在幕布上,所述计算机为台式电脑。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注册登录模块,所述注册登录模块用于学生通过手机终端提交注册信息并将注册成功的注册信息发送至计算机内存储,其中,注册信息包括学生的姓名、学号、视力读数和手指指纹;计算机将接收到注册信息的时刻标记为学生的注册时间;所述计算机内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存储单元用于存储学生辅助端的辅助端信息,辅助端信息包括编号和位置,所述学生生终端安装在课桌上。优选的,该系统还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服务器;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互联网与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服务器通过互联网与计算机通信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学生通过手机终端查看预习课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将其并将其发送至服务器内,服务器接收到学生的预习课件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并进行分析得到学生的预习值,具体分析步骤为:S1:将开始时间与5点半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预习开始时长并标记为TA;S2:将开始时间与结束时间进行时间差计算获取得到预习时长并标记为TB;S3:设定时长系数为Fj,j=1、……、n;时长系数对应一个时长范围记为(fj,fj+1];f1>f2>……>fj;将预习开始时长与时长范围进行匹配,当TA∈(fj,fj+1],则该学生的预习开始时长对应的时长系数为Fj;S4:利用公式YX=TA×Fj+TB×b4获取得到学生的昨天预习值YX;其中b4为预设比例系数,S5:将服务器将学生的昨天预习值YX发送至计算机内,计算机接收到学生昨天预习值后进行存储。优选的,所述服务器内还包括课件存储模块和课件发送模块;所述课件存储模块用于存储教师通过电脑终端上传的预习课件;所述课件发送单元用于将课件存储模块内部存储的预习课件发送至学生的手机终端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学生辅助端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和进行辅助指令输入并将指纹和输入的辅助指令发送至教学辅助模块;所述教学辅助模块用于接收指纹和辅助指令并进行分析,将接收到的指纹与计算机内部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学生,获取该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当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获取学生的学生信息;将学生的注册时间与系统当期时间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学生对应的注册时长,将学生对应的学生辅助端与幕布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得到学生的间距,将视力度数、注册时长和间距进行去量化处理并取其数值,利用公式获取得学生的调整对比值;统计学生输入的指令并对学生进行分类,将输入第一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一生,将输入第二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二生,将输入第三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三生,将输入第四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四生;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教学辅助模块和若干个学生辅助端;/n所述学生辅助端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和进行辅助指令输入并将指纹和输入的辅助指令发送至教学辅助模块;其中,学生辅助端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信息,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包括五个按钮,每个按钮对应一个辅助指令,辅助指令包括第一指令、第二指令、第三指令、第四指令以及停止指令;/n所述教学辅助模块用于接收指纹和辅助指令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n步骤一:将接收到的指纹与计算机内部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学生,获取该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当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获取学生的学生信息;/n步骤二:将匹配到的学生标记为Pi,i=1、……、n;设定学生的视力度数为C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计算机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教学辅助模块和若干个学生辅助端;
所述学生辅助端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和进行辅助指令输入并将指纹和输入的辅助指令发送至教学辅助模块;其中,学生辅助端包括指纹识别模块和指令输入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用于识别学生的指纹信息,所述指令输入模块包括五个按钮,每个按钮对应一个辅助指令,辅助指令包括第一指令、第二指令、第三指令、第四指令以及停止指令;
所述教学辅助模块用于接收指纹和辅助指令并进行分析,具体分析步骤为:
步骤一:将接收到的指纹与计算机内部的指纹数据库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对应的学生,获取该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当学生的昨天预习值大于设定阈值,则获取学生的学生信息;
步骤二:将匹配到的学生标记为Pi,i=1、……、n;设定学生的视力度数为CPi;
步骤三:将学生的注册时间与系统当期时间进行匹配获取得到学生对应的注册时长TPi;
步骤四:将学生对应的学生辅助端与幕布的位置进行距离差计算得到学生的间距并标记为GPi;将视力度数、注册时长和间距进行去量化处理并取其数值;
步骤五:利用公式UPi=CPi×b1+TPi×b2+GPi×b3获取得学生的调整对比值UPi;其中b1、b2和b3均为预设比例系数;
步骤六:统计学生输入的指令并对学生进行分类,将输入第一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一生,将输入第二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二生,将输入第三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三生,将输入第四指令的学生标记为区四生;
步骤七:统计区一生的对应的调整对比值,选取区一生中最大的调整对比值并标记为U1;设定显示文字大小记为Hk,k=1、……、n,显示文字大小Hk对应一个范围值记为(ak,ak+1],且a1的取值为零;a1<a2<……<ak;将区一生的调整对比值与显示文字大小的范围值进行匹配,当U1∈(ak,ak+1],则该区一生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同时生成区一生的摄取指令并将其与显示文字大小Hk发送至计算机内;
步骤八:对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依据步骤七进行处理,依次得到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的摄取指令以及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依次将区二生、区三生和区四生的摄取指令以及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发送值计算机内;
步骤九:当计算机接收到区一生的摄取指令和对应的显示文字大小Hk,则计算机控制摄像模块采集黑白中区域一的图片,然后将图片中的文字进行调整,使其大小与显示文字大小相等,然后将调整后的图片发送至投影模块,投影模块将调整后的图片投影在幕布上;同时开始计时,区一生观看完成后,通过学生辅助端输入停止指令至计算机内,则在预设时间范围内,接收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武凌王松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财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