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3195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摩托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所述分流凸台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逐渐增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了燃油雾化效果,使燃烧更加充分、能量释放效果好,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
本技术涉及摩托车
,尤其涉及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燃油发动机化油器的工作原理为:燃油在配置化油器的发动机气缸内活塞运动时抽吸空气的负压吸力下,从化油器泡沫管经喷口喷出,然后与进入喉管部位的高速空气流进行混合雾化,最后进入发动机汽缸燃烧室由火花塞点燃产生高温高压瞬爆气体,驱动活塞,带动其他机械部件运动做功。现有的化油器喷管为直筒式结构,燃油直接喷出后气流不易吹破油膜,会导致燃油与空气混合的不够充分,降低燃油雾化效果,导致燃烧不充分,最终影响能量的释放,不仅浪费燃料而且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燃油雾化效果的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所述分流凸台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雾化燃油出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腔内壁与管腔轴线间的夹角范围为3°~11°。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管腔的靠近化油器的一端的内径范围为2.35mm~3.35mm。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分流凸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槽在平行于管腔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等腰梯形。在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化油器的一侧的管腔内设有滤网。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将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设计为喇叭状,喇叭状的管腔的内壁上设有楔形分流凸台,同时在喷油口处设有导流槽,通过分流凸台与导流槽的配合,使燃油喷出时候易于被空气吹散,从而提高了燃油的雾化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了燃油雾化效果,使燃烧更加充分、能量释放效果好,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雾化燃油出管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化油器;2-雾化燃油出管;21-分流凸台;22-导流槽;3-发动机。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所述分流凸台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雾化燃油出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将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设计为喇叭状,喇叭状的管腔的内壁上设有楔形分流凸台,同时在喷油口处设有导流槽,通过分流凸台与导流槽的配合,使燃油喷出时候易于被空气吹散,从而提高了燃油的雾化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使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提高了燃油雾化效果,使燃烧更加充分、能量释放效果好,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进一步的,所述管腔内壁与管腔轴线间的夹角范围为3°~11°。进一步的,所述管腔的靠近化油器的一端的内径范围为2.35mm~3.35mm。从上述描述可知,根据反复试验确定管腔锥度和口径在此范围内时,既保证了能量释放效果,又能降低油耗。进一步的,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分流凸台的截面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槽在平行于管腔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等腰梯形。进一步的,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化油器的一侧的管腔内设有滤网。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摩托车化油器1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1上的雾化燃油出管2,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一端与化油器1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3连接,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1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在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21,所述分流凸台21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21在雾化燃油出管2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1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在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导流槽22,所述导流槽22沿雾化燃油出管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请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为:一种摩托车化油器1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1上的雾化燃油出管2,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形状为圆柱形,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一端与化油器1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另一端与发动机3螺纹连接,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1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在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21,5个所述分流凸台21在雾化燃油出管2的内壁上沿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分流凸台21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21在雾化燃油出管2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1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在靠近发动机3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导流槽22,10个所述导流槽22沿雾化燃油出管2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管腔内壁与管腔轴线间的夹角范围为3°~11°。所述管腔的靠近化油器1的一端的内径范围为2.35mm~3.35mm。所述分流凸台21的截面形状为等腰钝角三角形。所述导流槽22在平行于管腔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形状为等腰梯形。所述雾化燃油出管2在靠近化油器1的一侧的管腔内设有滤网。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将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设计为喇叭状,喇叭状的管腔的内壁上设有楔形分流凸台,同时在喷油口处设有导流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所述分流凸台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雾化燃油出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包括设置在化油器上的雾化燃油出管,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一端与化油器内的油腔连通,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另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燃油出管的管腔形状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呈喇叭状,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内壁设有分流凸台,所述分流凸台呈楔形,所述分流凸台在雾化燃油出管的内壁上的投影宽度自靠近化油器的一端向靠近发动机的一端逐渐增大,所述雾化燃油出管在靠近发动机的一端的边缘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雾化燃油出管的圆周方向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化油器燃油出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管腔内壁与管腔轴线间的夹角范围为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晓芳夏增平
申请(专利权)人:福鼎市鑫金龙机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