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54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属于冷却器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壳体、上隔板、下隔板、若干个第一圆管、海水进水口、海水出水口、淡水进水口、淡水出水口、转轴、电机和导流机构,上隔板和下隔板将壳体分隔成上腔、冷却腔和下腔,第一圆管设置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海水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上腔相连通,海水出水口设置在壳体上且与下腔相连通,淡水进水口和淡水出水口均设置在壳体上且与冷却腔相连通,转轴同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转轴与上隔板和下隔板转动连接且密封设置,电机固设在壳体的顶部,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导流机构能够利用转轴的转动带动冷却腔内的淡水上下流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利用海水冷却淡水,高效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冷却装置
,涉及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装置是换热设备的一类,用以冷却流体。冷藏集装箱是指一种有良好隔热,且能维持一定低温要求,适用于各类易腐食品的运送、贮存的特殊集装箱。冷藏集装箱上的冷凝器在工作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了确保冷凝器正常工作,需要及时给冷凝器冷却降温。现有船舶上都采用水冷系统给冷凝器降温,利用水冷系统中的淡水吸收冷凝器中的热量,来降低冷凝器的温度。但是现有冷却装置普遍存在热交换效率不高的问题,导致淡水的降温速度慢,不能确保冷凝器长时间的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能够提高海水与淡水的热交换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呈圆柱状;上隔板和下隔板,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上隔板和下隔板将壳体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上腔、冷却腔和下腔;若干个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设置在上隔板和下隔板之间,所述第一圆管的上端与上腔相连通,所述第一圆管的下端与下腔相连通;海水进水口、海水出水口、淡水进水口和淡水出水口,所述海水进水口设置在壳体侧壁的顶部且与上腔相连通,所述海水出水口设置在壳体的底部且与下腔相连通,所述淡水进水口和淡水出水口均设置在壳体的侧壁上且与冷却腔相连通;海水盘管,所述海水盘管缠绕在壳体位于冷却腔的外侧壁上;转轴,所述转轴同轴转动设置在壳体内,所述转轴与上隔板和下隔板转动连接且密封设置;电机,所述电机固设在壳体的顶部,所述电机与转轴传动连接;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设置在冷却腔内,所述导流机构能够利用转轴的转动带动冷却腔内的淡水上下流动,增加淡水和第一圆管内海水的热交换率。在上述的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中,所述导流机构包括:移动水箱,所述移动水箱滑动设置冷却腔内,所述移动水箱具有: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位于移动水箱内;若干个第二圆管,所述第二圆管竖直设置在移动水箱内且上下端均与冷却腔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圆管与若干个第一圆管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圆管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圆管外;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通过转轴的转动带动移动水箱在冷却腔内上下滑动。在上述的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中,还包括:第一伸缩软管,所述第一伸缩软管设置在上隔板与移动水箱之间,所述第一伸缩软管的一端与上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储水腔的顶部相连通;第二伸缩软管,所述第二伸缩软管设置在移动水箱和下隔板之间,所述第二伸缩软管的一端与储水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二伸缩软管的另一端与下腔的顶部相连通。在上述的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中,所述转轴从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竖直部、螺纹部和第二竖直部,所述第一竖直部位于上腔内,所述螺纹部位于冷却腔内,所述第二竖直部位于下腔内,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内螺纹管,所述内螺纹管竖直设置在移动水箱内且上下端均与冷却腔相连通,所述内螺纹管通过内螺纹连接在螺纹部上;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均竖直设置在冷却腔的内侧壁上;两个滑块,两个所述滑块均设置在移动水箱的外侧壁上,两个所述滑槽与两个滑块一一对应,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内。在上述的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中,所述第一竖直部和第二竖直部上均设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沿周向转动设置有若干个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转动杆,所述转动杆水平设置,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设置在固定套上,所述转动杆上沿周向固设有若干个第二转叶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冷却用的淡水通过淡水进水口进入到冷却腔内,然后通过淡水出水口回到水冷系统内,海水通过第一海水进水口和第二海水进水口进入到上腔内,然后随着第一圆管流入下腔内,利用第一圆管内的海水流动冷却冷却腔内的淡水,同时启动电机带动转轴转动,导流机构利用转轴的转动,带动冷却腔内的淡水向下流动,增加淡水和第一圆管内海水的热交换率,加快淡水的冷却速度,确保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正常工作;2、当电机带动转轴顺时针转动,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移动水箱向下滑动,位于移动水箱下方的淡水受到挤压,穿过第二圆管和第一圆管之间的缝隙流动到移动水箱的上方,当电机带动转轴逆时针转动,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带动移动水箱向上滑动,位于移动水箱上方的淡水受到挤压,穿过第二圆管和第一圆管之间的缝隙流动到移动水箱的下方,移动水箱的上下滑动,使冷却腔内温度较高的淡水在第二圆管和第一圆管之间的缝隙内上下流动,与第一圆管内温度较低的海水进行热交换,提高淡水冷却的速度;3、启动海水冷却泵,关闭第二海水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打开第一海水进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温度较低的海水通过第一海水进水口注入到上腔内,冲击第一转叶板的正面,带动第一转叶板和转轴逆时针转动,带动移动水箱向上滑动,位于移动水箱上方的淡水受到挤压,穿过第二圆管流动到移动水箱的下方,当移动水箱上的滑块滑动至滑槽顶部与第二压力传感器接触,第二压力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控制器,控制器关闭第一海水进水管上的第一电磁阀,打开第二海水进水管上的第二电磁阀,海水通过第二海水进水口注入到上腔内,冲击第一转叶板的背面,带动第一转叶板和转轴顺时针转动,带动移动水箱向下滑动,位于移动水箱下方的淡水受到挤压,穿过第二圆管流动到移动水箱的上方,移动水箱的上下滑动,使冷却腔内温度较高的淡水在第二圆管和第一圆管之间的缝隙内上下流动,与第一圆管内温度较低的海水进行热交换,提高淡水的冷却速度;此外,上腔内的海水通过若干个第一圆管流入到下腔内,再通过海水出水口流出,不断的更换新的海水,使上腔、下腔和第一圆管内的海水保持较低的温度,持续冷却淡水;4、上腔内的海水通过第一伸缩软管流入储水腔内,使储水腔内的海水也可以与第二圆管内的淡水进行热交换,提高了热交换率;此外,储水腔内的海水通过第二伸缩软管流入下腔内,提高冷却装置内海水更换的速度,使储水腔内的海水保持较低的温度,可以持续冷却第二圆管内的淡水,提高淡水的冷却速度;此外,当移动水箱上下滑动时,所述第一伸缩软管和第二伸缩软管可以伸长和缩短,并且不影响海水向下流通;5、当转轴发生转动时,带动固定套上的转动杆和第二转叶板跟着转动,由于转动杆转动设置在固定套上,当转动杆上沿周向设置的若干个第二转叶板遇到不同的海水阻力时,第二转叶板会带动转动杆发生自转,同时实现水平和上下搅拌海水,加快海水的流动速度;此外,上腔内的海水在第二转叶板的搅拌作用下,可以顺利地流入第一圆管内,与第二圆管内的淡水进行热交换。附图说明图1是本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3是图1中B-B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C-C处的剖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呈圆柱状;/n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所述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均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将壳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上腔(2)、冷却腔(3)和下腔(4);/n若干个第一圆管(33),所述第一圆管(33)设置在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之间,所述第一圆管(33)的上端与上腔(2)相连通,所述第一圆管(33)的下端与下腔(4)相连通;/n海水进水口、海水出水口(41)、淡水进水口(31)和淡水出水口(32),所述海水进水口设置在壳体(1)侧壁的顶部且与上腔(2)相连通,所述海水出水口(41)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下腔(4)相连通,所述淡水进水口(31)和淡水出水口(32)均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且与冷却腔(3)相连通;/n海水盘管(7),所述海水盘管(7)缠绕在壳体(1)位于冷却腔(3)的外侧壁上;/n转轴(13),所述转轴(3)同轴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转轴(13)与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转动连接且密封设置;/n电机(9),所述电机(9)固设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电机(9)与转轴(13)传动连接;/n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设置在冷却腔(3)内,所述导流机构能够利用转轴(13)的转动带动冷却腔(3)内的淡水上下流动,增加淡水和第一圆管(33)内海水的热交换率。/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呈圆柱状;
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所述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均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将壳体(1)内部从上到下依次分隔成上腔(2)、冷却腔(3)和下腔(4);
若干个第一圆管(33),所述第一圆管(33)设置在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之间,所述第一圆管(33)的上端与上腔(2)相连通,所述第一圆管(33)的下端与下腔(4)相连通;
海水进水口、海水出水口(41)、淡水进水口(31)和淡水出水口(32),所述海水进水口设置在壳体(1)侧壁的顶部且与上腔(2)相连通,所述海水出水口(41)设置在壳体(1)的底部且与下腔(4)相连通,所述淡水进水口(31)和淡水出水口(32)均设置在壳体(1)的侧壁上且与冷却腔(3)相连通;
海水盘管(7),所述海水盘管(7)缠绕在壳体(1)位于冷却腔(3)的外侧壁上;
转轴(13),所述转轴(3)同轴转动设置在壳体(1)内,所述转轴(13)与上隔板(11)和下隔板(12)转动连接且密封设置;
电机(9),所述电机(9)固设在壳体(1)的顶部,所述电机(9)与转轴(13)传动连接;
导流机构,所述导流机构设置在冷却腔(3)内,所述导流机构能够利用转轴(13)的转动带动冷却腔(3)内的淡水上下流动,增加淡水和第一圆管(33)内海水的热交换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冷藏集装箱水冷系统的高效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包括:
移动水箱(5),所述移动水箱(5)滑动设置冷却腔(3)内,所述移动水箱(5)具有:储水腔(51),所述储水腔(51)位于移动水箱(5)内;若干个第二圆管(52),所述第二圆管(52)竖直设置在移动水箱(5)内且上下端均与冷却腔(3)相连通,若干个所述第二圆管(52)与若干个第一圆管(33)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圆管(52)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一圆管(33)外;
驱动机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小浩康德军戴慧慧
申请(专利权)人: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