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内配光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246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车灯内配光镜,包括内配光镜主体,内配光镜主体上设有多个折射部,折射部由若干斜面连接成棱柱状凸起结构,棱柱状凸起结构上至少两个斜面不完全相同,相邻的两个折射部之间共一条边界线,相邻的两个折射部上共边界线的面之间形成凹陷部,每个折射部包括透光区和遮蔽区,透光区或遮蔽区均分别由至少一个斜面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车灯内配光镜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选择透光材料注塑成初成品;在半成品表面上设置遮蔽层形成半成品;确定半成品上的透光区域和遮蔽区域;在半成品的透光区域激光去除所在区域的遮蔽层,并使其保留透光材料层,得到成品。实现均匀发光的效果且发光效果比较立体,可以呈现强烈的明暗对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灯内配光镜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灯照明
,具体涉及一种车灯内配光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配光镜是汽车灯具的三大组成之一,用于将反射镜反射出的平行光束在水平方向扩散,以扩大光线的照射范围;在竖直方向向下折射,使车前一定距离内的路面各处都有良好而均匀的照明。现有的车灯内配光镜,为了造型发光效果均匀,主要采用在内配光镜上添加纹理花纹,使位置灯光线尽量的均匀;另一种是内配光镜采用光扩散材料,使光线透过光扩散材料后实现均匀发光;由于设计的造型单一,且发光效果都是平面的,显得单调、呆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车灯内配光镜,包括内配光镜主体,所述内配光镜主体上设有多个折射部,所述折射部由若干斜面连接成棱柱状凸起结构,棱柱状凸起结构上至少两个斜面不完全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之间共一条边界线,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上共边界线的面之间形成凹陷部,每个所述折射部包括透光区和遮蔽区,所述透光区或遮蔽区均分别由至少一个斜面组成。进一步地,所述斜面为多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灯内配光镜,包括内配光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光镜主体(1)上设有多个折射部(2),所述折射部(2)由若干斜面(2a)连接成棱柱状凸起结构(3),所述棱柱状凸起结构(3)上至少两个斜面(2a)不完全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2)之间共一条边界线(4),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2)上共边界线(4)的面之间形成凹陷部(5),每个所述折射部(2)包括透光区(6)和遮蔽区(7),所述透光区(6)或遮蔽区(7)均分别由至少一个斜面(2a)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灯内配光镜,包括内配光镜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配光镜主体(1)上设有多个折射部(2),所述折射部(2)由若干斜面(2a)连接成棱柱状凸起结构(3),所述棱柱状凸起结构(3)上至少两个斜面(2a)不完全相同,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2)之间共一条边界线(4),相邻的两个所述折射部(2)上共边界线(4)的面之间形成凹陷部(5),每个所述折射部(2)包括透光区(6)和遮蔽区(7),所述透光区(6)或遮蔽区(7)均分别由至少一个斜面(2a)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内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2a)为多边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内配光镜,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折射部(2)为等间距间隔排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内配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遮蔽区(7)设置于折射部(2)的内表面或外表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灯内配光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亮心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