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2390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包括支撑轴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轴上的尾轮;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其轴线布置的切口,并分别通过轴承组件转动安装在斗提机上;每组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上设有与支撑轴一端相匹配的盲孔,支撑轴的一端插装在盲孔内使得轴承内圈跟随支撑轴转动;轴承外圈固定设置在斗提机上,其相对向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盲腔,轴承内圈间隙配合并转动安装在第一盲腔内。本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结构简单,实现尾轮转动时的自润滑,避免石膏粉外泄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省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
本技术涉及润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
技术介绍
在特种砂浆行业,石膏是重要的原材料之一,经过煅烧球磨后的石膏粉料具有粒度细、流动性好、渗透能力强,并且具有一定的自润滑性能。普通斗提机尾轮装置安装后无法实现自润滑,即将尾轮固定安装的支撑轴上,而支撑轴上的轴承都是外置的,主要是方便维护和更换,但是在输送石膏粉时,石膏粉很容易突破密封盖,不仅会污染环境和空气,还会渗透到斗提机尾轮的轴承中,较短时间内将会造成轴承的损坏,从而增加生产线的维护成本,而中断更换轴承时将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结构简单,实现尾轮转动时的自润滑,避免石膏粉外泄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省资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包括支撑轴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轴上的尾轮;支撑轴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其轴线布置的切口,并分别通过轴承组件转动安装在斗提机上;每组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所述轴承内圈上设有与支撑轴一端相匹配的盲孔,支撑轴的一端插装在盲孔内使得轴承内圈跟随支撑轴转动;轴承外圈固定设置在斗提机上,其相对向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盲腔,轴承内圈间隙配合并转动安装在第一盲腔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盲腔的直径比轴承内圈外径多0.1-2mm。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盲腔下端设有沿着其径向布置的第二盲腔,第二盲腔内设有支撑板,支撑板通过弹性组件与轴承内圈弹性接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多个可与第二盲腔连通的通孔。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弹簧下端与第一盲腔底端接触、上端与支撑板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上端设置为与第一盲腔内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切口左右截面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均采用耐磨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由于轴承组件包括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将轴承内圈间隙配合设置在轴承外圈的第一盲腔内,通过石膏粉进入轴承内圈和轴承外圈之间,利用其润滑性实现对其轴承组件的自润滑,不仅避免石膏粉外泄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防止采用其他轴承方式,石膏粉的渗入轴承内造成轴承润滑不匹配,影响使用寿命;由于支撑轴两端设有沿其轴线布置的切口,盲孔设置为支撑轴一端径向截面相匹配的结构,因此实现支撑轴快速安装在轴承内圈上;由于在第一盲腔内设有第二盲腔,并且设置弹性组件与支撑板连接,因此通过第二盲腔将多余的石膏粉进行储存,实现对石膏粉润滑时的及时补充,并且当轴承内圈安装在轴承外圈内时,不仅通过支撑板对轴承内圈进行夹紧,避免间隙过大影响转动,而且使得石膏粉从通孔处进入支撑板,实现对轴承内圈下端的润滑,因此润滑效果更好;本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结构简单,实现尾轮转动时的自润滑,避免石膏粉外泄造成的环境污染,节省资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斗提机整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尾轮安装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轴承内圈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轴承外圈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轴承外圈主视图;图中:1、斗提机,2、尾轮,3、支撑轴,31、切口,4、轴承组件,41、轴承内圈,42、盲孔,43、轴承外圈,44、第一盲腔,45、第二盲腔,46、弹簧,47、支撑板,48、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本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包括支撑轴3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轴3上的尾轮2;支撑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其轴线布置的切口31,并分别通过轴承组件4转动安装在斗提机1上;每组轴承组件4包括轴承内圈41和轴承外圈43,所述轴承内圈41上设有与支撑轴3一端相匹配的盲孔42,支撑轴3的一端插装在盲孔42内使得轴承内圈41跟随支撑轴3转动,作为另一端的方案,支撑轴3的两端可以通过平键设置在轴承内圈41的盲腔内;轴承外圈43固定并密封设置在斗提机1上,其相对向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盲腔44,轴承内圈41间隙配合并转动安装在第一盲腔44内;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盲腔44的直径比轴承内圈41外径多0.1-2mm。如图5所示,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盲腔44下端设有沿着其径向布置的第二盲腔45,第二盲腔45内设有支撑板47,支撑板47通过弹性组件与轴承内圈41弹性接触;进一步的,所述弹性组件为弹簧46,弹簧46下端与第一盲腔44底端接触、上端与支撑板47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47上端设置为与第一盲腔44内壁相匹配的弧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47上设有多个可与第二盲腔45连通的通孔48;进一步的,所述切口31为矩形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内圈41和轴承外圈43均采用耐磨材料,比如球墨铸铁制造。本一种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使用时,将轴承组件4安装在斗提机1的机尾内部,比如轴承外圈43上设有螺纹孔,通过锁紧螺杆将轴承外圈43固定设置,再将装有尾轮2的支撑轴3的两端分别套装在盲孔42内,由于支撑轴3两端设有切口31,切口31沿着支撑轴3轴线布置,优选的缺口左右截面为矩形,并且盲孔42设置为支撑轴3一端径向截面相匹配的结构,因此不仅实现支撑轴3快速安装在轴承内圈41上,而且方便支撑轴3带动轴承内圈41同转;再将轴承内圈41间隙配合设置在轴承外圈43的第一盲腔44内,由于斗提机1内装有具有润滑的石膏粉,因此石膏粉很容易进入轴承内圈41和轴承外圈43之间,通过石膏粉物料本身的润滑性实现对其轴承组件4的自润滑,不仅避免石膏粉外泄造成环境污染,而且防止采用其他轴承方式,石膏粉的渗入轴承内造成轴承润滑不匹配,影响使用寿命。另外,在第一盲腔44内设有第二盲腔45,并且设置弹性组件与支撑板47连接,因此通过第二盲腔45将多余的石膏粉进行储存,实现对石膏粉润滑时的及时补充,并且当轴承内圈41安装在轴承外圈43内时,一方面可以通过支撑板47对轴承内圈41进行夹紧,避免间隙过大影响转动,另一方面由于尾轮2重力作用,轴承内圈41作用在轴承外圈43下端位置处压力将大,石膏粉难以进入,造成润滑效果不好,但在支撑板47上设有多个可与第二盲腔45连通的通孔48,通过石膏粉从通孔48处进入支撑板47,实现对轴承内圈41下端的润滑,因此润滑效果更好。由于轴承组件4采用耐磨材料球墨铸铁制造,并且加上石膏粉的自润滑,可以耐高温,在280℃以下均可正常工作,使得使用寿命长,可连续工作9000h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包括支撑轴(3)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轴(3)上的尾轮(2);其特征在于,/n支撑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其轴线布置的切口(31),并分别通过轴承组件(4)转动安装在斗提机(1)上;/n每组轴承组件(4)包括轴承内圈(41)和轴承外圈(43),所述轴承内圈(41)上设有与支撑轴(3)一端相匹配的盲孔(42),支撑轴(3)的一端插装在盲孔(42)内使得轴承内圈(41)跟随支撑轴(3)转动;/n轴承外圈(43)固定设置在斗提机(1)上,其相对向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盲腔(44),轴承内圈(41)间隙配合并转动安装在第一盲腔(44)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包括支撑轴(3)和固定安装在支撑轴(3)上的尾轮(2);其特征在于,
支撑轴(3)的两端分别设有沿其轴线布置的切口(31),并分别通过轴承组件(4)转动安装在斗提机(1)上;
每组轴承组件(4)包括轴承内圈(41)和轴承外圈(43),所述轴承内圈(41)上设有与支撑轴(3)一端相匹配的盲孔(42),支撑轴(3)的一端插装在盲孔(42)内使得轴承内圈(41)跟随支撑轴(3)转动;
轴承外圈(43)固定设置在斗提机(1)上,其相对向内的一侧设有第一盲腔(44),轴承内圈(41)间隙配合并转动安装在第一盲腔(44)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腔(44)的直径比轴承内圈(41)外径多0.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斗提机自润滑尾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盲腔(44)下端设有沿着其径向布置的第二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权雨辰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中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