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2083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S2:碾压;S3:称量;S4:密封反应;S5:养生培养;S6:灭活处理;S7:过滤;S8:菌液回收;S9压榨梳理,本发明专利技术抗菌抑菌功能;超强保健功能:竹纤维中负离子浓度高达6000个/立方厘米;吸湿放湿功能: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自动调节人体湿度平衡: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并消除不良异味;蓄热保暖功能:竹纤维远红外发射率高达0.87,蓄热保暖大大优于传统纤维面料;柔软舒适功能:竹纤维具有单位细度细、手感柔软,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竹原纤维
,具体为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
技术介绍
竹纤维,是从自然生长的竹子中提取出的纤维素纤维,继棉、麻、毛、丝后的第五大天然纤维。竹原纤维具有良好的透气性、瞬间吸水性、较强的耐磨性和良好的染色性等特性。竹原纤维的化学成分主要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三者同属于高聚糖,总量占纤维干质量的90%以上,其次是蛋白质、脂肪、果胶、单宁、色素、灰分等,大多数存在于细胞内腔或特殊的细胞器内,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其生理作用。纤维素是组成竹原纤维细胞的主要物质,也是它能作为纺织纤维的意义所在。由于竹龄的不同,其纤维素含量也不同,如毛竹嫩竹为75%、1年生为66%、3年生为58%。竹原纤维中的半纤维素含量一般为14%~25%,毛竹平均含量约为22.7%,并且随着竹龄的增加,其含量也有所下降,如2年生长竹24.9%,4年生23.6%。在竹原纤维脱胶工艺工艺中,传统的脱胶工艺处理的竹原纤维抗菌抑菌效果比较差,而且处理后的竹原纤维保健性、吸湿放湿性、保暖性、柔软舒适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抗菌抑菌功能;超强保健功能;吸湿放湿功能;蓄热保暖功能;柔软舒适功能;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选料,选取慈竹材料作为脱胶工艺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清洗烘干备用;<br>S2:碾压,将慈竹材料放入碾压分选设备机器中进行碾压处理,得到碎枝干,并分片备用;S3:称量,称取步骤S2中分片好的竹片1000kg,再称取纤维酶1000kg,备用;S4:密封反应,将步骤S3中称取的竹片倒入密封罐中进行密封反应,加水浸泡3-5天,脱胶反应后生成果糖、半纤维素和杂质,运用脱脂方法得到脱胶后的精干竹条,备用;S5:养生培养,在步骤S4中脱胶后的精干竹条中加入步骤S3中称量的纤维酶1000kg,养生培养24小时;S6:灭活处理,在步骤S5中的物料中加入酶剂进行灭活处理,使得竹原纤维的质量不会对其纤维成分进行破坏;S7:过滤,将步骤S6中的原料进行过滤,分别收集竹原纤维和滤液,备用S8:菌液回收,在步骤S7的滤液中再次加入酶剂形成可用菌液池进行回收,无任何排泄物,达到零废弃物排放;S9:压榨梳理,将步骤S7中收集的竹原纤维在梳理机上对纤维进行压榨梳理,即获得该纺织竹纤维。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清洗采用的是高压水枪冲洗的方式,烘干工艺的温度为30-40℃。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的密封罐采用的是不锈钢密封罐结构。优选的,所述步骤S4密封反应的时,溶液浸泡温度为35℃。优选的,所述步骤S6和步骤S8中酶剂均为纯碱水喷洒纤维竹条溶剂,使用浓度均为1%浓度。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酶剂用量为总物料的30%,所述步骤S8中的酶剂用量为滤液的5%。优选的,所述步骤S8中回收的菌液在真空灌装机中进行定量灌装。优选的,所述步骤S9中梳理机采用的是高均匀度半精纺梳理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严格控制该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通过严格控制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参数,抗菌抑菌功能:将原先培植好的大肠杆菌、葡萄球菌等有害细菌,放细菌在棉、木纤维制品中能够大量繁衍,在竹纤维面料布上一小时,细菌消失了48%,24小时后被杀死75%;超强保健功能:竹纤维中负离子浓度高达6000个/立方厘米,相当于郊外田野的负离子浓度含量;吸湿放湿功能:竹纤维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吸湿、放湿功能,从而自动调节人体湿度平衡;除臭吸附功能:竹纤维内部特殊的超细微孔结构使其具有强劲的吸附能力,能吸附空气中甲醛、苯、甲苯、氨等有害物质,并消除不良异味;蓄热保暖功能:竹纤维远红外发射率高达0.87,蓄热保暖大大优于传统纤维面料;柔软舒适功能:竹纤维具有单位细度细、手感柔软;白度好、色彩亮丽;韧性及耐磨性强,有独特的回弹性;有较强的纵向和横向强度、且稳定均一,悬垂性佳。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S1:选料,选取慈竹材料作为脱胶工艺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清洗烘干备用;S2:碾压,将慈竹材料放入碾压分选设备机器中进行碾压处理,得到碎枝干,并分片备用;S3:称量,称取步骤S2中分片好的竹片1000kg,再称取纤维酶1000kg,备用;S4:密封反应,将步骤S3中称取的竹片倒入密封罐中进行密封反应,加水浸泡3天,脱胶反应后生成果糖、半纤维素和杂质,运用脱脂方法得到脱胶后的精干竹条,备用;S5:养生培养,在步骤S4中脱胶后的精干竹条中加入步骤S3中称量的纤维酶1000kg,养生培养24小时;S6:灭活处理,在步骤S5中的物料中加入酶剂进行灭活处理,使得竹原纤维的质量不会对其纤维成分进行破坏;S7:过滤,将步骤S6中的原料进行过滤,分别收集竹原纤维和滤液,备用S8:菌液回收,在步骤S7的滤液中再次加入酶剂形成可用菌液池进行回收,无任何排泄物,达到零废弃物排放;S9:压榨梳理,将步骤S7中收集的竹原纤维在梳理机上对纤维进行压榨梳理,即获得该纺织竹纤维。所述步骤S1中清洗采用的是高压水枪冲洗的方式,烘干工艺的温度为30℃,所述步骤S4中的密封罐采用的是不锈钢密封罐结构,所述步骤S4密封反应的时,溶液浸泡温度为35℃,所述步骤S6和步骤S8中酶剂均为纯碱水喷洒纤维竹条溶剂,使用浓度均为1%浓度,所述步骤S6中酶剂用量为总物料的30%,所述步骤S8中的酶剂用量为滤液的5%,所述步骤S8中回收的菌液在真空灌装机中进行定量灌装,所述步骤S9中梳理机采用的是高均匀度半精纺梳理机。实施例2S1:选料,选取慈竹材料作为脱胶工艺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清洗烘干备用;S2:碾压,将慈竹材料放入碾压分选设备机器中进行碾压处理,得到碎枝干,并分片备用;S3:称量,称取步骤S2中分片好的竹片1000kg,再称取纤维酶1000kg,备用;S4:密封反应,将步骤S3中称取的竹片倒入密封罐中进行密封反应,加水浸泡4天,脱胶反应后生成果糖、半纤维素和杂质,运用脱脂方法得到脱胶后的精干竹条,备用;S5:养生培养,在步骤S4中脱胶后的精干竹条中加入步骤S3中称量的纤维酶1000kg,养生培养24小时;S6:灭活处理,在步骤S5中的物料中加入酶剂进行灭活处理,使得竹原纤维的质量不会对其纤维成分进行破坏;S7:过滤,将步骤S6中的原料进行过滤,分别收集竹原纤维和滤液,备用S8:菌液回收,在步骤S7的滤液中再次加入酶剂形成可用菌液池进行回收,无任何排泄物,达到零废弃物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选料,选取慈竹材料作为脱胶工艺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清洗烘干备用;/nS2:碾压,将慈竹材料放入碾压分选设备机器中进行碾压处理,得到碎枝干,并分片备用;/nS3:称量,称取步骤S2中分片好的竹片1000kg,再称取纤维酶1000kg,备用;/nS4:密封反应,将步骤S3中称取的竹片倒入密封罐中进行密封反应,加水浸泡3-5天,脱胶反应后生成果糖、半纤维素和杂质,运用脱脂方法得到脱胶后的精干竹条,备用;/nS5:养生培养,在步骤S4中脱胶后的精干竹条中加入步骤S3中称量的纤维酶1000kg,养生培养24小时;/nS6:灭活处理,在步骤S5中的物料中加入酶剂进行灭活处理,使得竹原纤维的质量不会对其纤维成分进行破坏;/nS7:过滤,将步骤S6中的原料进行过滤,分别收集竹原纤维和滤液,备用;/nS8:菌液回收,在步骤S7的滤液中再次加入酶剂形成可用菌液池进行回收,无任何排泄物,达到零废弃物排放;/nS9:压榨梳理,将步骤S7中收集的竹原纤维在梳理机上对纤维进行压榨梳理,即获得该纺织竹纤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原纤维环保脱胶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料,选取慈竹材料作为脱胶工艺的原材料,并将原材料清洗烘干备用;
S2:碾压,将慈竹材料放入碾压分选设备机器中进行碾压处理,得到碎枝干,并分片备用;
S3:称量,称取步骤S2中分片好的竹片1000kg,再称取纤维酶1000kg,备用;
S4:密封反应,将步骤S3中称取的竹片倒入密封罐中进行密封反应,加水浸泡3-5天,脱胶反应后生成果糖、半纤维素和杂质,运用脱脂方法得到脱胶后的精干竹条,备用;
S5:养生培养,在步骤S4中脱胶后的精干竹条中加入步骤S3中称量的纤维酶1000kg,养生培养24小时;
S6:灭活处理,在步骤S5中的物料中加入酶剂进行灭活处理,使得竹原纤维的质量不会对其纤维成分进行破坏;
S7:过滤,将步骤S6中的原料进行过滤,分别收集竹原纤维和滤液,备用;
S8:菌液回收,在步骤S7的滤液中再次加入酶剂形成可用菌液池进行回收,无任何排泄物,达到零废弃物排放;
S9:压榨梳理,将步骤S7中收集的竹原纤维在梳理机上对纤维进行压榨梳理,即获得该纺织竹纤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官芳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竹芊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