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9175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注塑技术领域的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主要涉及站桩在模具外的拉力工装,拉力工装包括拉杆、扣在拉杆外的盖板和设置于模具内的限位滑块,盖板上设有拉杆沿轴向滑动的滑槽,拉杆和盖板朝向模具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底面第二斜面与第二凹槽的内底面呈钝角,限位滑块朝向拉杆的一侧下方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且斜面高度小于第二斜面,限位滑块背向拉杆的一侧弹弓将限位滑块推向第一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拉杆勾住设置于顶针组板上的限位滑块,在脱模时利用开模力实现模具分离,在利用盖板上第二斜面将限位滑块推回,将拉杆与限位滑块分离,实现全过程半自动脱模,同时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安装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
本技术涉及注塑
,具体涉及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
技术介绍
注塑产品普遍到各个领域,应用非常广泛。对注塑件产品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产品为了同时达到使用功能、外观要求并兼顾生产成本、周期,模具需要在注塑机上倒装过来以减少顶针夹线等影响产品外观。但是当模具倒装后,顶针组板将失去来自注塑机顶棍的动力,无法自动脱模,人工脱模又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也增加工人作业的风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包括模具和拉力工装,模具自上向下依次为A板、B板、C板和底板,开模时C板和底板固定不动,A板与B板同步向上运动,A板与B板之间为顶针组板,拉力工装包括拉杆、扣在拉杆外的盖板和设置于模具内部的限位滑块,盖板上设有拉杆沿轴向滑动的滑槽,所述拉杆和盖板朝向模具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底面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呈钝角,限位滑块朝向拉杆的一侧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包括模具和拉力工装,模具自上向下依次为A板、B板、C板和底板,开模时C板和底板固定不动,A板与B板同步向上运动,A板与B板之间为顶针组板,其特征在于:拉力工装包括拉杆、扣在拉杆外的盖板和设置于模具内部的限位滑块,盖板上设有拉杆沿轴向滑动的滑槽,所述拉杆和盖板朝向模具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底面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呈钝角,限位滑块朝向拉杆的一侧面下方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且第二斜面的斜面高度大于第一斜面的斜面高度,限位滑块背向拉杆的一侧设有弹弓,将限位滑块推向拉杆上第一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I型顺序限位顶出装置,包括模具和拉力工装,模具自上向下依次为A板、B板、C板和底板,开模时C板和底板固定不动,A板与B板同步向上运动,A板与B板之间为顶针组板,其特征在于:拉力工装包括拉杆、扣在拉杆外的盖板和设置于模具内部的限位滑块,盖板上设有拉杆沿轴向滑动的滑槽,所述拉杆和盖板朝向模具的一侧面上分别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第二凹槽的下底面为第二斜面,第二斜面与第二凹槽的内表面呈钝角,限位滑块朝向拉杆的一侧面下方设有第一斜面,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平行且第二斜面的斜面高度大于第一斜面的斜面高度,限位滑块背向拉杆的一侧设有弹弓,将限位滑块推向拉杆上第一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I型顺序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康康
申请(专利权)人:东江模具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