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荧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0182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荧光类新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分子式为: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荧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次生代谢产物
,涉及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发酵液产物的分离纯化,具体涉及一种化学结构新型的荧光类化合物。本专利技术给出了该荧光类化合物的提取、分离、鉴定过程。
技术介绍
盾叶薯蓣(DioscoreazingiberensisC.H.Wright)为我国特有的薯蓣品种,又称为黄姜,是生产皂素的主要植物原料。薯蓣皂素被医药界称为“药用黄金”,其可以合成皮质激素、蛋白同化激素、性激素等数千种甾体激素类药物。盾叶薯蓣为获取薯蓣皂素的重要原料之一。目前,全世界已发现138种含薯蓣皂素的薯蓣属植物,但是只有10%左右的薯蓣属植物具有工业利用价值。随着薯蓣皂素市场需求缺口的不断增大,盾叶薯蓣已遭受掠夺式的采挖,使得这种珍贵的野生资源逐渐枯竭。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一类在其部分或全部生活史中存活于健康植物组织内部,而不使宿主植物表现出明显感染症状的微生物。植物内生菌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物种丰富、数量庞大,主要包括内生真菌、内生细菌和内生放线菌三大类。植物内生菌因长时间与宿主协同进化,不仅参与植物次生代谢及其成分的转化合成,还能独立产生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为新药(新化合物)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巨大的资源库。本专利的专利技术人于2006年从盾叶薯蓣的根状茎中筛选出一株盾叶薯蓣内生细菌。通过菌落特征、细胞形态、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随后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该菌株的ITS序列、16SrDNA序列进行测定,并用blast进行比对,发现其与BacilluslicheniformisASC585的16SrDNA同源性为99%,从而确定其属于地衣芽孢杆菌,并命名为EndophyticBacilluslicheniformisSyb06.11.1。有关该菌株的筛选方法以及菌株的鉴定和保藏信息,参见专利ZL200810150274.3中的记载。
技术实现思路
目前,盾叶薯蓣内生菌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真核内生菌及放线菌的相关研究,有关其细菌内生菌的报道还非常少,且其新型天然产物资源库尚未被广泛开发。基于此,本专利的专利技术人将盾叶薯蓣内生菌作为研发方向,探寻从盾叶薯蓣内生菌的次级代谢产物中分离纯化新型化合物。本专利的专利技术人成功的从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发酵产物中分离到一种荧光类新化合物,将其命名为:内生地衣芽孢杆菌菌素A。经结构鉴定,其结构式为:内生地衣芽孢杆菌菌素A为一个七元环去芳香化合物,带一个正电荷,分子式C15H13O4+,分子量257.0805,淡黄色针状结晶,易溶于甲醇,在紫外365nm下显蓝色荧光,经硫酸乙醇显色,在365nm紫外下具有强烈黄绿色荧光。由上所述,内生地衣芽孢杆菌菌素A,其从盾叶薯蓣内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所述盾叶薯蓣内生菌为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保存于CGMCC,保藏时间为2008年1月10日,保藏编号2334。有关盾叶薯蓣内生菌为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的信息,参见专利ZL200810150274.3的记载内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将其命名为荧光关联示踪法。其用乙酸乙酯萃取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的发酵液,浓缩得目标物粗品;目标物粗品经经色谱柱分离,薄层层析制备,纯化得所述荧光类化合物。作为所述荧光类化合物制备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之一,其包括,酸水解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的发酵液,调pH至中性,用乙酸乙酯萃取,浓缩得乙酸乙酯浸膏;正相柱层析分离,洗脱液为环己烷:乙酸乙酯=10:1;第一次SephadexLH-20柱分离,洗脱液为甲醇;第二次SephadexLH-20柱分离,洗脱液为氯仿:甲醇=1:1;RP-C18反向硅胶柱分离,洗脱液为甲醇:水=6:4;制备薄层层析;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洗脱液为氯仿:甲醇=1:1。该化合物分子结构中存在一个大π键,成闭环结构,有荧光性,可用于制作有机发光材料。本专利技术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经荧光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此化合物具有荧光性,可应用于制作发光材料。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请求保护所述荧光类化合物在制备发光材料方面的所有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荧光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至少具有下述的有益效果或优点。本专利技术首次从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发酵产物中分离到一种荧光类新化合物,经色谱柱分离,结合核磁,高分辨质谱等多种技术鉴定,确定该化合物为一种新的天然产物。从其结构式看出,其为一个七元环去芳香的化合物,带一个正电荷。经荧光性能测定,结果显示此化合物具有荧光性,可应用于制作发光材料。本专利技术丰富了天然产物资源库,为新药的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基础。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分离流程。图2是本实施例所述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经薄层色谱检测未显色结果图。图3是本实施例所述正相硅胶柱层析分离,经薄层色谱检测显色结果图。图4是本实施例所述两次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的分离,经薄层色谱检测未显色结果图。图5是本实施例所述两次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的分离,经薄层色谱检测显色结果图。图6是本实施例所述制备薄层层析结果图。图7是本实施例所述制备薄层层析,经薄层色谱检测未显色结果图。图8是本实施例所述制备薄层层析,经薄层色谱检测显色结果图。图9是本实施例所述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纯化,经薄层色谱检测未显色结果图。图10是本实施例所述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纯化,经薄层色谱检测显色结果图。图11是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结晶图。图12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1H-NMR谱图。图13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13C-NMR谱图。图14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DEPT谱图。图15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HMBC谱图。图16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HSQC谱图。图17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H1-H1COSY谱图。图18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低分辨质谱图。图19为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高分辨质谱图。图20是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最大激发波长测定图。图21是本实施例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最大发射波长测定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其效果,现将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阐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发酵液的制备方法。菌株Syb06.11.1菌株保存于CGMCC,保藏时间为2008年1月10日,保藏编号2334。有关该菌株的分离鉴定参见专利ZL200810150274.3。(1)培养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荧光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荧光类化合物,其结构式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类化合物,其具有七元环结构,带一个正电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类化合物,其具有荧光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类化合物,其从盾叶薯蓣内生菌的发酵液中分离得到,所述盾叶薯蓣内生菌为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保存于CGMCC,保藏时间为2008年1月10日,保藏编号2334。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荧光类化合物,其晶体为淡黄色针状结晶。


6.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乙酸乙酯萃取盾叶薯蓣内生地衣芽孢杆菌Syb06.11.1的发酵液,浓缩得目标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宝福田均勉曹让金苗魏茜敏胡仲秋周乐高锦明徐虹王娜娜曹劲松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