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分析C*-C*烃的色谱固定相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01817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一种C↓[1]~C↓[5]烃分析用的色谱固定相,其主要特点在于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在一定的条件下使其转化成γ-Al↓[2]O↓[3],然后经KOH、KCl和石墨化炭黑改性而成。装填有本发明专利技术固定相的玻璃毛细管色谱柱适用于C↓[1]~C↓[5]烃及纯乙烯、丙烯、丁二烯等气中烃杂质的分析,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离能力,稳定的保留时间重复性。(*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改性的Al2O3,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是一种以Al2O3为基体涂布石墨化炭黑的色谱固定相。在色谱分析中,一个多组份混合物能否完全分离开,主要取决于色谱柱的效能和选择性,后者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固定相的选择是否合适,因此,固定相的选择就成为色谱分析中的关键问题。在石油化工领域里,C1~C5烃的分析是非常重要而又普遍的分析项目。目前分析该类低碳烃的色谱固定相和色谱柱包括角鲨烷、聚乙二醇(孙传经编,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1978,187~19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癸二腈(杨翠定等编,石油化工分析方法(RIPP试验方法),1990,205~213)、高聚物多孔小球如GDX-501(分析化学,1975,3(3)188)的固定液及其填充柱;还有用KCl、NaSO4改性的氧化铝为固定相的多孔层开管柱(P.Sandra,etd.16 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apillaryChromatography,Vol.1,plazzo dei Garda,Italy,1994,GermanyHuthig Gmbhy Heidelberg,1994,258~261)。一般来说,使用固定液作固定相,由于固定液对气态的烃的保留较小,因此必须使用较低的分析温度(30~40℃),高固定液涂渍量(>25重%)和长的色谱柱(6~9m),即使这样,低碳烃的分离也不够理想,而且这些条件又给实际应用造成很大困难,因为接近室温的分析温度使仪器的温控要求很严,高涂渍量使固定液的流失增加,长柱子需要更高的载气入口压力;另外,固定液或Al2O3直接用作固定相时还存在固定液分解和Al2O3极性受载气含水量影响而导致组分保留时间不稳定的问题;高聚物多孔小球由于受选择性的限制,对低碳烃的分离也不理想,而且分析时间较长。从实际应用的综合效果看,对C1~C5烃的分离,目前仍以无机盐改性的氧化铝固定相为佳,然而,由于氧化铝的来源、改性方法的不同,其性能会有很大的差别。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选择一种性能稳定、易于获得的氧化铝为原料,采用合适的改性条件,以制得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和重复性且适用于分析C1~C5烃的色谱固定相。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方案以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在一定的温度下使其转化成γ-Al2O3,再将其脱活处理,涂布石墨化炭黑(下称GCB)即制得所需的色谱固定相。本专利技术的色谱固定相是由γ-Al2O3和GCB所构成,其重量比为GCB∶Al2O3=1∶15~40,最好是1∶20~30。具体制备依次为1.将120~200目拟薄水铝石,在550~650℃和通空气的条件下,恒温5~9小时,制得γ-Al2O3,2.将(1)步得到的γ-Al2O3放入浓度为20~25%的KOH水溶液中,浸泡20~40min,抽滤后用浓度为20~35%的KCl水溶液淋洗1~3次,再抽滤,烘干,在350±20℃下活化6~7小时,得到脱活的γ-Al2O3;3.在盛有GCB的容器中,放入体积比为1∶3~5的三氯甲烷/四氯化碳溶剂,用超声波分散15~35min,得到GCB悬浮液;4.将(3)步得到的GCB悬浮液和(2)步得到的脱活的γ-Al2O3混合,混合重量比为GCB∶γ-Al2O3=1∶15~40,最好是1∶20~30,待溶剂完全挥发后再于150~180℃下烘干,即得到所需的色谱固定相。所述的拟薄水铝石包括硫酸法、低碳或高碳烷氧基铝水解法得到的氢氧。化铝。硫酸法生产的有牌号为TAG-201氢氧化铝,高碳烷氧基铝水解法即Alfor法(Hydrocarbon Processing,1971,50(11)126)得到的牌号为SB氢氧化铝;低碳烷氧基铝水解(CN85100218.8)得到的牌号为HP氢氧化铝,最好是SB氢氧化铝。上述拟薄水铝石的Al2O3含量>65%。所述的(1)步得到的γ-Al2O3在脱活前可根据需要筛成140~160目、160~180目或180~200目。所述的(2)步脱活处理所用的KOH和KCl溶液的量,以浸没γ-Al2O3为准。所述的石墨化炭黑是市售产品,它是把炭黑在惰性气体中于2500~3000℃下,使原来不均匀的表面结构石墨化,得到有均匀表面的石墨化炭黑(孙传经编著,气相色谱分析原理与技术,化学工业出版社,1979,215)。本专利技术所用的石墨化炭黑是吉林炭素厂生产,牌号为SHB-1,其比表面10~12m2/g。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固定相可按照已知的方法(杨海鹰等,色谱,1988,6(3);129)制成色谱柱,即将固定相装入一个内径2.8±0.2mm、外径8±0.3mm、长约1~1.8m玻璃管内,通氮气置换20~30min后将其置于玻璃毛细管拉制机上,拉制成可用于C1~C5烃和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在内的纯烃中的烃杂质分析的填充毛细管色谱分离柱。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优点本专利技术选择性能稳定、易于获得的拟薄水铝石为原料,可以在较宽范围的转化条件下得到纯度较高的γ-Al2O3;采用石墨化炭黑对γ-Al2O3改性处理制得的固定相拉制成填充毛细管色谱柱,对C1~C5烃具有良好的选择性分离能力,稳定的保留时间重复性, 大的柱容量及长的使用寿命。下面通过实例进一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实例1~实例5实例1~实例5是制备γ-Al2O3。制备过程将120~200目的拟薄水铝石置于石英管内,其两端堵上,放入管式炉内,石英管的一端接上气源,通入净化空气,将炉温升至550~650℃,恒温5小时以上即制得γ-Al2O3。各实例的具体制备条件与结果见表1。表1 由表1可知,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制得的γ-Al2O3的纯度(通过晶相分析)是高的;五个实例的实验条件差别虽然较大,但所得的γ-Al2O3的纯度很接近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际操作是容易控制的。实例6本实例是对γ-Al2O3进行改性并制成色谱柱对催化裂化气中的C1~C5进行分析。1.制备固定相(1)筛取由实例3制得的160~180目的γ-Al2O35g,用20ml20%KOH水溶液室温下浸泡20min后抽滤,然后用30ml 25%KCl水溶液分三次淋洗,抽滤;(2)将滤干的Al2O3置于红外灯下烘0.5小时,然后转至马弗炉,350℃下活化6小时;(3)称取0.33g的小比表面石墨化炭黑置于250ml锥形瓶内,加入50ml的比例为二氯甲烷∶四氯化碳=1∶4的溶剂,用超声波分散35mm,得到悬浮液;(4)由(3)步得到的石墨化炭黑悬浮液与(2)步脱活的γ-Al2O3混合,溶剂挥发后再于160℃下烘半小时即制得固定相。2.取上述固定相4.5g,按前述的已知方法(杨海鹰等,色谱,6(3),129,1988)拉制成色谱柱内径0.5mm,长16m;内芯三根,内芯外径0.12mm。用该色谱柱分离催化裂化气样品中的C1~C5烃,色谱程序升温条件55℃(15min),按6℃/min升至120℃。分离结果见附图说明图1。图中峰序1.甲烷;2.乙烷;3.乙烯;4.丙烷;5.丙烯;6.异丁烷;7.正丁烷;8.正丁烯;9. 2-反丁烯,10.异丁烯;11.异戊烧;12. 2-顺丁烯;13.正戊烷。由图1可知,用本专利技术的固定相拉制成的色谱柱,分析实际样品中的C1~C5烃,可得到定量分离。实例7本实例是对γ-Al2O3进行改性并拉制成色谱柱,对精乙烯及精丙烯中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分析C↓[1]~C↓[5]烃的色谱固定相,其特征在于它是由γ-Al↓[2]O↓[3]和石墨化炭黑所构成,其重量比为石墨化炭黑:γ-Al↓[2]O↓[3]=1∶15~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海鹰陈银爱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