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盐城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608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包括车头、车轮、底板、侧板、车厢、液压杆、滑动块、滑动槽、进料口、车厢盖、排污管、排污口、过滤网以及出料口,车头设于侧板一侧前端,底板垂直设于侧板另一侧下方,车厢设于底板上方,车厢下方两侧设有液压杆,液压杆下方连接有滑动块,底板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槽,车厢上方设有进料口,进料口上设有车厢盖,排污口的后端设有排污管,车厢下方中部设有出料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车厢、进料口、排污管以及出料口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垃圾能从进料口进入车厢内,当需要排出垃圾的污水时,两个液压杆形成高度差,使车厢形成倾斜角度,顺利将污水从排污管内排出,降低工人的操作难度,提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
本专利技术涉及垃圾车
,具体为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
技术介绍
垃圾运输车在转运生活垃圾的同时还要将其产生的污水连带一起转运走,现有技术的垃圾运输车包括有可卸式带推铲的车厢,虽然带有污水收集箱,车厢后门下端设置有导水板,运输车后部设置有接水槽,在垃圾转运过程中,后门关闭,由于污水收集箱与车厢采用分离式结构,容易造成污水外漏,车厢渗漏的污水没有完全导入污水收集箱内,大量含有有机物、亚硝酸盐、硫化物、亚铁盐等有害物质的污水直接渗漏到车厢外,并淋洒到地面上,扩大污染面积,造成对道路、空气等环境的二次污染;且现有技术的垃圾车其车厢、污水收集箱在排污时污水难以排泄干净,且污水排放时容易连垃圾一起排放出去,不方便分类收集进行定点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包括车头、车轮、底板、侧板、车厢、液压杆、滑动块、滑动槽、进料口、车厢盖、排污管、排污口、过滤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车轮(2)、底板(3)、侧板(4)、车厢(5)、液压杆(6)、滑动块(7)、滑动槽(8)、进料口(9)、车厢盖(10)、排污管(11)、排污口(12)、过滤网(13)以及出料口(14),所述车头(1)设于所述侧板(4)一侧前端,所述底板(3)垂直设于所述侧板(4)另一侧下方,所述车轮(2)分别设于车头(1)和底板(3)下方,所述车厢(5)设于所述底板(3)上方,所述车厢(5)下方两侧设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下方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底板(3)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槽(8),所述液压杆(6)通过滑动块(7)活动设于所述底板(3)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车用垃圾收集车厢,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头(1)、车轮(2)、底板(3)、侧板(4)、车厢(5)、液压杆(6)、滑动块(7)、滑动槽(8)、进料口(9)、车厢盖(10)、排污管(11)、排污口(12)、过滤网(13)以及出料口(14),所述车头(1)设于所述侧板(4)一侧前端,所述底板(3)垂直设于所述侧板(4)另一侧下方,所述车轮(2)分别设于车头(1)和底板(3)下方,所述车厢(5)设于所述底板(3)上方,所述车厢(5)下方两侧设有液压杆(6),所述液压杆(6)下方连接有滑动块(7),所述底板(3)上表面两侧设有滑动槽(8),所述液压杆(6)通过滑动块(7)活动设于所述底板(3)上方,所述车厢(5)上方设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上设有车厢盖(10),所述车厢(5)远离侧板(4)的一侧下方设有排污口(12),所述排污口(12)的后端设有排污管(11),所述排污口(12)与排污管(11)的连接处设有过滤网(13),所述车厢(5)下方中部设有出料口(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小龙郑竹安熊新翟豪瑞胡学敏蔡一正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