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97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扎线扣、底座,所述扎线扣、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捆扎电缆的捆扎空间。所述扎线扣为固定式扎线扣或活动式扎线扣,所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或活动式底座。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扎线扣、底座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了捆扎空间开启或关闭,进而实现了该扎线扣的重复使用,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及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
本专利技术涉及扎线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
技术介绍
在电力系统中,网络布线是网络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等通讯设备)与服务器相互连接的物理通道,是网络系统的关键基础设施。网络设备的电缆未经捆绑固定时,不仅影响布线的美观,也容易导致维修或整理上的不便,且容易造成电缆故障。因此,为了实现统一走线,常采用扎线带对电缆进行整理和固定。最常见的扎线带一般包括带状捆扎部以及一个固定端,在带状捆扎部上设有一排棘状齿,在固定端上设有与所述棘状齿相配合的倒齿,当需要捆扎电缆时,将上述带状捆扎部穿过所述的固定端,通过棘状齿与倒齿的配合,使得带状捆扎部不能退出固定端,从而实现捆扎的目的。但这种结构的扎线带一旦扣合后不可拆卸,若线缆需要重新布线或更换时,只能将扎线带剪断后更换新的扎线带,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通过改进扎线扣的结构实现了重复使用的功能,大大减少了施工时间及成本。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扎线扣、底座,所述扎线扣、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捆扎电缆的捆扎空间。所述扎线扣为固定式扎线扣或活动式扎线扣,所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或活动式底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扎线扣、底座的可拆卸连接实现了捆扎空间开启或关闭,便于线缆的重新布线或更换,该扎线扣与底座具备重复使用的功能,能大大减少施工时间和成本;通过固定式或活动式的扎线扣以及固定式或活动式的底座提高了扎线扣、底座连接的灵活性,扩大其适用范围。进一步来说,所述固定式扎线扣包括一号弧形卡扣本体,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设有能沿着所述底座转动的一号连接卡扣,另一端侧壁上设有能扣合到所述底座上的一号齿形扣。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齿形扣靠近所述一号连接卡扣的一端设有一号限位凸齿,所述一号限位凸齿与一号齿形扣之间设有顶出圆弧面。通过一号限位凸齿的设置限定一号齿形扣的最紧扣合位置,通过顶出圆弧面的设置便于施力分离一号齿形扣与底座。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沿所述一号齿形扣长度方向上布设有异形回力孔,所述异形回力孔的宽度自靠近所述顶出圆弧面向远离所述顶出圆弧面的方向逐渐减小。在实际使用时,在将一号齿形扣向下扣合到底座上的过程中,随着一号齿形扣越往下扣,其扣合位置处的一号齿形扣受到的阻力越大,需要的扣合力越大,而且扣合后也易因反作用力使其脱钩,导致扣合位置发生变化。因此,通过异形回力孔的设置能利用塑性材料自身的弹力为一号齿形扣的扣合提供一定的挤压空间,减小一号齿形扣向下扣合时所需的扣合力,而且也避免了扣合之后一号齿形扣易脱钩现象。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连接卡扣包括半圆形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卡接部。通过半圆形的卡扣实现了一号连接卡扣的转动,通过卡接部的设置避免了卡扣在转动过程中从底座上滑脱。进一步来说,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所述一号限位凸齿、一号连接卡扣之间的一号拨动部。通过一号拨动部的设置便于调节一号齿形扣的扣合位置。进一步来说,所述活动式扎线扣包括二号弧形卡扣本体,所述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设有能沿着所述底座转动的二号连接卡扣,另一端设有与之一体连接形成折弯结构的弹片。所述弹片的外侧壁上设有能扣合到所述底座上的二号齿形扣。进一步来说,所述二号齿形扣远离所述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依次设置有二号限位凸齿、解锁按压部,所述解锁按压部用于分离所述二号齿形扣与底座。所述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便于调节所述二号齿形扣和底座扣合位置的二号拨动部。进一步来说,所述固定式底座包括一号底板,所述一号底板上设有与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或二号弧形卡扣本体匹配的一号弧形线托。所述一号弧形线托的一端设有供所述一号连接卡扣或二号连接卡扣转动卡接的一号固定轴,另一端设有与所述一号齿形扣或二号齿形扣扣合的固定卡扣。所述固定卡扣的钩部采用向下倾斜的内钩结构。当固定式底座与固定式扎线扣连接时,一号弧形线托的内侧与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内侧形成捆扎空间;将一号连接卡扣扣接到一号固定轴上,通过半圆形的卡扣能沿着一号固定轴转动,实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与一号弧形线托铰接,便于调节一号齿形扣与固定卡扣的扣合位置;当需要解除一号齿形扣与固定卡扣的扣合状态时,借助顶杆(或其他工具)顶靠到顶出圆弧面内并向内按压推动,此时,一号齿形扣能随之向内移动,进而使得一号齿形扣与固定卡扣分离。当固定式底座与活动式扎线扣连接时,一号弧形线托的内侧与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内侧形成捆扎空间;将二号连接卡扣扣接到一号固定轴上,实现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与一号弧形线托铰接,便于调节二号齿形扣与固定卡扣的扣合位置;当需要解除二号齿形扣与固定卡扣的扣合状态时,向下按压解锁按压部,弹片随之向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方向移动,此时,二号齿形扣随之向远离固定卡扣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二号齿形扣与固定卡扣分离。进一步来说,所述活动式底座包括二号底板,所述二号底板上依次设有二号弧形线托、弹性扣合柱。所述二号弧形线托远离所述弹性扣合柱的一端设有供所述一号连接卡扣或二号连接卡扣转动卡接的二号固定轴,另一端设有缺口。所述弹性扣合柱的一侧设有能扣合到所述一号齿形扣或二号齿形扣上的扣合部,另一侧设有用于解除所述扣合部与一号齿形扣或二号齿形扣扣合状态的拨片。所述扣合部的钩部采用向下倾斜的内钩结构。当活动式底座与固定式扎线扣连接时,二号弧形线托的内侧与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内侧形成捆扎空间;将一号连接卡扣扣接到二号固定轴上,通过半圆形的卡扣能沿着二号固定轴转动,实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与二号弧形线托铰接,再通过弹性扣合柱的扣合部与一号弧形卡扣本体另一端的一号齿形扣的扣合实现对捆扎空间的锁合;当需要解除一号齿形扣与扣合部的扣合状态时,只需向外拨动拨片,弹性扣合柱随之发生形变,并带动扣合部远离一号齿形扣,进而实现一号齿形扣与扣合部的分离。当活动式底座与活动式扎线扣连接时,二号弧形线托的内侧与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内侧形成捆扎空间;将二号连接卡扣扣接到二号固定轴上,实现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与二号弧形线托铰接,再通过扣合部与二号齿形扣的扣合实现对捆扎空间的锁合;当需要解除二号齿形扣与扣合部的扣合状态时,可采用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向下按压解锁按压部,弹片随之向二号弧形卡扣本体的方向移动,此时,二号齿形扣随之向远离扣合部的方向移动,进而使得二号齿形扣与扣合部分离;第二种是向外拨动拨片,弹性扣合柱随之发生形变,并带动扣合部远离二号齿形扣,进而实现二号齿形扣与扣合部的分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式扎线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式扎线扣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活动式扎线扣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活动式扎线扣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式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固定式底座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扎线扣、底座,所述扎线扣、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捆扎电缆的捆扎空间;所述扎线扣为固定式扎线扣或活动式扎线扣,所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或活动式底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重复使用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可拆卸连接的扎线扣、底座,所述扎线扣、底座之间设有用于捆扎电缆的捆扎空间;所述扎线扣为固定式扎线扣或活动式扎线扣,所述底座为固定式底座或活动式底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式扎线扣包括一号弧形卡扣本体,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一端设有能沿着所述底座转动的一号连接卡扣,另一端侧壁上设有能扣合到所述底座上的一号齿形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齿形扣靠近所述一号连接卡扣的一端设有一号限位凸齿,所述一号限位凸齿与一号齿形扣之间设有顶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沿所述一号齿形扣长度方向上布设有异形回力孔,所述异形回力孔的宽度自靠近所述顶出圆弧面向远离所述顶出圆弧面的方向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连接卡扣包括半圆形的卡扣,所述卡扣的两端向外延伸形成卡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号弧形卡扣本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所述一号限位凸齿、一号连接卡扣之间的一号拨动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扎线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式扎线扣包括二号弧形卡扣本体,所述二号弧形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传宝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英曼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