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15307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包括床身主体,床身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床身主体的一侧连接有刮板式排屑车,床身主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立柱,立柱一侧的床身主体上安装有护罩钣金,立柱包括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第一立柱、第二立柱和第三立柱的下端均与床身主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床身主体是本组合机床基座三组主轴动力头匹配定制刀具按加工功能排序分别垂直安装于立柱之上,对应回转式四分度伺服转盘的定心位置环周安装四组液压同步夹,整机安装全封闭护罩钣金,以专业定制化设计为基础,特制专用核心部件,辅以部分通用组件,搭载智能控制系统组合而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
本技术涉及机床
,具体为一种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
技术介绍
目前水暖、建材、五金、卫浴洁具等加工行业中,大多数还采用多轴式复合机生产加工,一般都是1~2轴单工位或联体式1~4轴双工位和仪表车床,或者3~5轴产品专用加工设备。这些设备的主轴进给一般分为油缸和牙管二种方式,进给行程一般都为机械、电气同时结合完成,这种方式的缺点是:1)调机难度大;2)加工精度也过低。往往设备运行一股时间生程位置都会出现较大的偏差。传统设备在根据工件结构复杂程度按加工顺序排产时,少则需要投入3~5台,多则5~10台设备才能加工完成。而在每流转下一台设备加工时都需要转运大批的产品,不仅耽误工时,换一台设备就意味着产品要重新上机、下机装夹一次,即使一般结构性的产品每加工一件都需要3~5次搬运、3~5次上下机装夹、3~5人来完成全部工序。部份高精度产品加的必要时,可投入单轴头数控加工中心,虽然在精度上弥补了加工行业的缺陷,由于单轴头、短行程的局限性,即使一次能装入多个工件加工,在生产效率上,远远落后于多工位专用组合机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包括床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2),床身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刮板式排屑车(3),床身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立柱(5),立柱(5)一侧的床身主体(1)上安装有护罩钣金(4),所述立柱(5)包括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和第三立柱(53),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和第三立柱(53)的下端均与床身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和第三立柱(53)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主轴动力头(6)、第二主轴动力头(7)和第三主轴动力头(8),第三立柱(5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手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轴转盘式伺服搪孔车牙组合机床,包括床身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床身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控制电箱(2),床身主体(1)的一侧连接有刮板式排屑车(3),床身主体(1)的上表面安装有立柱(5),立柱(5)一侧的床身主体(1)上安装有护罩钣金(4),所述立柱(5)包括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和第三立柱(53),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和第三立柱(53)的下端均与床身主体(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立柱(51)、第二立柱(52)和第三立柱(53)的上端分别连接有第一主轴动力头(6)、第二主轴动力头(7)和第三主轴动力头(8),第三立柱(53)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手操箱(54),所述护罩钣金(4)包括上护罩(41)和侧护罩(42),上护罩(41)的一侧与侧护罩(42)的上端固定连接,上护罩(41)的侧壁分别与第一主轴动力头(6)、第二主轴动力头(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仁和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生和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