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体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525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工件预成型装置、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在控制器作用下,通过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实现上料,并通过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将基板移送到相应的位置并在工件预成型装置的作用下依次贴合,最后通过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移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的基体成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体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组装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体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成型产品的制造过程中,通常需要多道组装工序,而这些组装工序多是由人工完成的,例如,将塑胶件热压至电子产品的工件(如壳体)时,先将塑胶件放置于工件的特定位置,再通过热压装置以将塑胶件热压至工件上;再例如,将三个基板依次上下贴合并进行热压时,先需要人工依次将中间基板放置在底部基板上,再将上部基板放置在中间基板上,最后通过热压装置以将基板热压成型。上述人工操作方式,整个生产过程多次需要人工进行搬抬,生产效率较低且耗费人力较多。此外,由于在组装的过程中,工件之间需要精确对位,而人工操作容易出现对位不准的缺陷,从而致使产品良率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高效率、高精度、全自动的基体成型装置。本技术可以通过如下措施达到。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工件预成型装置、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n所述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提升板、第一顶板、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底板开口,第一提升板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第一提升板上放置第一基板,第一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通孔,第一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一顶板位于第一提升板上方,第一顶板上设有供第一基板穿过的第一顶板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包括工作台和控制器,工作台由工作台框架和工作台面组成,其特征在于:工作台上设有第一基板提升装置、连接基板提升装置、第二基板提升装置、第一基板水平移动装置、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工件预成型装置、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
所述第一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一底板、第一提升板、第一顶板、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一导向轴;所述第一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底板上设有第一底板开口,第一提升板位于第一底板上方,第一提升板上放置第一基板,第一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一导向通孔,第一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一轴承,第一顶板位于第一提升板上方,第一顶板上设有供第一基板穿过的第一顶板开口,第一导向轴经第一轴承穿出,第一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顶板固定连接,第一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一底板开口下方,第一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一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提升板沿第一导向轴上下移动;
第二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二底板、第二提升板、第二顶板、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导向轴;所述第二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二底板上设有第二底板开口,第二提升板位于第二底板上方,第二提升板上放置第二基板,第二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二导向通孔,第二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二轴承,第二顶板位于第二提升板上方,第二顶板上设有供第二基板穿过的第二顶板开口,第二导向轴经第二轴承穿出,第二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顶板固定连接,第二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二底板开口下方,第二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二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提升板沿第二导向轴上下移动;
连接基板提升装置包括第三底板、第三提升板、第三顶板、第三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导向轴;所述第三底板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三底板上设有第三底板开口,第三提升板位于第三底板上方,第三提升板上放置连接基板,第三提升板的四个角分别设有第三导向通孔,第三导向通孔内设有第三轴承,第三顶板位于第三提升板上方,第三顶板上设有供连接基板穿过的第三顶板开口,第三导向轴经第三轴承穿出,第三导向轴的下端与第三底板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顶板固定连接,第三垂直驱动机构位于第三底板开口下方,第三垂直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三垂直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提升板沿第三导向轴上下移动;
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一吸盘、第一吸盘固定板、第一立式支架、第一水平导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垂直气缸、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一滑块;第一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一水平导轨,第一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一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一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一吸盘固定连接,第一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一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一滑块固定连接,第一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沿第一水平导轨移动,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一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二吸盘、第二吸盘固定板、第二立式支架、第二水平导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垂直气缸、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二滑块;第二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二水平导轨,第二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二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二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二吸盘固定连接,第二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二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二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二滑块固定连接,第二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二滑块沿第二水平导轨移动,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二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包括第三吸盘、第三吸盘固定板、第三立式支架、第三水平导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垂直气缸、第三气缸固定板、第三滑块;第三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三水平导轨,第三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三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三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三吸盘固定连接,第三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三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三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三滑块固定连接,第三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三滑块沿第三水平导轨移动,第三水平驱动机构、第三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第一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一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连接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连接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第二基板水平移送装置位于第二基板提升装置上方一侧;
工件预成型装置包括第一下压板、第五滑块、第五水平导轨、第四水平驱动机构;第五水平导轨设在工作台面上,第一下压板与第五滑块固定连接,第四水平驱动机构与控制器连接,第四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五滑块沿第五水平导轨滑动;
预成型工件移送装置包括第五吸盘、第五吸盘固定板、第七垂直气缸、第七气缸固定板、第六滑块、第六水平导轨、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第四立式支架、第五水平驱动机构;第四立式支架下端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上端与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固定连接,第四水平导轨支撑板上固定有第六水平导轨,第七垂直气缸的活塞杆与第五吸盘固定板固定连接,第五吸盘固定板一端与第五吸盘固定连接,第七垂直气缸固定在第七气缸固定板的一侧,第七气缸固定板的另一侧与第六滑块固定连接,第五水平驱动机构驱动第六滑块沿第六水平导轨移动,第五水平驱动机构、第七垂直气缸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垂直驱动机构、第二垂直驱动机构、第三垂直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的顶升轴分别穿过第一底板开口、第二底板开口、第三底板开口上下移动带动提升板上下移动;所述第一直线减速机、第二直线减速机、第三直线减速机一侧分别设有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分别与工作台面固定连接,第一传感器支撑架、第二传感器支撑架、第三传感器支撑架上分别设有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第四光电传感器、第五光电传感器、第六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平驱动机构、第二水平驱动机构、第三水平驱动机构分别为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分别固定在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第一水平气缸、第二水平气缸、第三水平气缸的活塞杆分别与第一气缸固定板、第二气缸固定板、第三气缸固定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水平导轨支撑板上设有至少一个第三光电传感器,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光电传感器分别与控制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体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水平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一同步带压板、第一同步带固定板,第一伺服电机位于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并与工作台固定连接,第五水平导轨的左侧、右侧分别设有第一张紧同步轮,第一伺服电机的电机轴与位于左侧的第一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海军宋海滨陈长春卢文勇卢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山鼎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