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铁列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大多数的地铁列车的新风系统和空调系统为一体化设计,并设置在地铁列车的车体顶部,用于为地铁列车内的乘客提供舒适的温湿度环境。现有的列车通风系统(包括新风和空调)具有以下缺点:1、地铁列车在运行时会产生大量的废热,列车通风系统缺少能够回收利用废热的功能,不利于节能环保,增加了整个地铁系统的能耗;2、列车通风系统位于车体顶部,列车维护人员需高攀维护,且车体顶部的操作空间极为有限,增加了列车通风系统的维护难度,同时列车通风系统设置高度较高,使得列车重心上移,不利于列车稳定运行;3、列车通风系统侵占了车体顶部空间,这也是目前国内的地铁列车内净高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得部分长途的地铁列车(如北京地铁22号线、广州地铁18号线)内无法加装行李架,无法解决长途地铁列车的乘坐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及控制方法,以解决现有的列车通风系统无法回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所述地铁列车的车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外部,且二者之间设有空隙,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组件(100)、空气调节组件(200)和送风组件(300);/n所述进风组件(100)包括第一进风装置和第二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第一进风管(110),所述第一进风管(110)设于所述空隙内,所述第一进风管(110)的进风端位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管(110)的排风端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进风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的第二进风管(120),所述第二进风管(120)的进风端与所述车体的转向架相对设置;/n所述空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所述地铁列车的车体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位于所述内壳体的外部,且二者之间设有空隙,其特征在于,包括进风组件(100)、空气调节组件(200)和送风组件(300);
所述进风组件(100)包括第一进风装置和第二进风装置,所述第一进风装置包括第一进风管(110),所述第一进风管(110)设于所述空隙内,所述第一进风管(110)的进风端位于所述外壳体的顶部,所述第一进风管(110)的排风端位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进风装置包括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的第二进风管(120),所述第二进风管(120)的进风端与所述车体的转向架相对设置;
所述空气调节组件(200)设于所述外壳体的底部,所述空气调节组件(200)包括热泵装置、进风调节装置、排风调节装置以及均沿车体的长度方向布置且并列排布的制冷风道(210)和制热风道(220),所述热泵装置的蒸发器(230)设于所述制冷风道(210)内,所述热泵装置的冷凝器(240)设于所述制热风道(220)内;所述进风调节装置分别连通于所述制冷风道(210)和制热风道(220)的进风端以及所述第一进风管(110)和第二进风管(120)的排风端;
所述送风组件(300)包括送风装置和多个送风管(310),所述送风管(310)设于所述空隙内,所述排风调节装置分别连通于所述制冷风道(210)和制热风道(220)的排风端以及所述送风管(310)的进风端,所述送风管(310)的排风端连通于所述送风装置,所述送风装置位于所述内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内壳体和外壳体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风管(120)的进风端内设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导风板(130),所述导风板(130)具有关闭导风状态和持续导风状态,所述导风板(130)由持续导风状态切换至关闭导风状态时,所述导风板(130)封闭所述第二进风管(120)的进风端,且所述导风板(130)与水平面倾斜设置,其外壁面朝向所述车体的下方;所述导风板(130)由关闭导风状态切换至持续导风状态时,所述导风板(130)转动以让位于所述第二进风管(120)的进风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调节装置包括制冷进风阀(250)和制热进风阀(260),所述制冷进风阀(250)设于所述制冷风道(210)的进风端,所述制热进风阀(260)设于所述制热风道(220)的进风端;
所述制冷进风阀(250)的阀板在关闭时与所述制冷风道(210)倾斜设置,以引导所述进风调节装置内的空气流向所述制热风道(220);所述制热进风阀(260)的阀板在关闭时与所述制热风道(220)倾斜设置,以引导所述进风调节装置内的空气流向所述制冷风道(2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铁列车的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风道(210)设有位于所述蒸发器(230)的排风侧的第一废热排出口(211),所述制热风道(220)设有位于所述冷凝器(240)的排风侧的第二废热排出口(221);所述排风调节装置包括制冷排风阀(270)和制热排风阀(280),所述制冷排风阀(270)设于所述制冷风道(210)的排风端,所述制热排风阀(280)设于所述制热风道(220)的排风端;
所述制冷排风阀(270)的阀板在关闭时与所述制冷风道(210)倾斜设置,以引导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