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制作对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502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是管路制作对中装置。由底板、侧板、端板和两块直线导轨座板组成的长方形箱体卧式结构作为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底部设有穿过底板的四组升降丝杠调节工作平台的水平与高度,工作平台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用于移动操作;直线导轨座板上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直线滑轨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心个卡盘和分度盘,对中的工件分别夹持于卡盘和分度盘上,卡盘与分度盘之间通过滚珠丝杠联动机构调整需对中工件的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位于同轴心的卡盘和分度盘对应夹持所需对中的管路,卡盘和分度盘在固定于工作平台内的滚珠丝杠驱动下沿直线滑轨移动,调整管路的对中精度和间隙,提高制作精度和生产效率。适宜作为管路对中装置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路制作对中装置
本技术提供的是船舶制造领域的管路内场制作工装,主要应用于管路(DN15~DN80)内场制作阶段管子与管子、接头、法兰等附件对中焊接的装配。具体地说是管路制作对中装置。
技术介绍
管子与管子、接头、法兰等附件对中焊接在船舶管路制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对中精度和效率影响着管路的使用寿命和加工效率。目前,船舶管路制作对中基本上采用比较传统的自由对中、手工操作方法,有着很大的局限性:对不同材质、不同管径的管子,对中焊接之前需要预先进行人工目测,点焊固定,精度较低。另外,管子与管路对中焊接时的夹定长度不一,反复测量,误差较大,且费时费力,效率低下。现代船舶建造正向模块化、数字化、智能化造船发展,改变这种传统对中焊接方式迫不及待。为此,解决上述这种传统手工操作方式及对中焊接精度低的特征,开展船舶管路(DN15~DN80)内场制作阶段管子与管子、接头、法兰等附件智能化管路制作对中装置研究,提出一种船舶管路制作对中焊接装置的总体设计,通过试验验证其可行性,辅助生产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能够提高在内场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管路制作对中装置,其特征是:由底板(3)、侧板(3.1)、端板(3.2)和两块直线导轨座板(5)组成的长方形箱体卧式结构作为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底部均匀设有穿过底板(3)的四组升降丝杠(1)调节工作平台的水平与高度,工作平台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2)用于移动操作;直线导轨座板(5)上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14),直线滑轨(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心个卡盘(11)和分度盘(12),所需对中的工件分别夹持于卡盘(11)和分度盘(12)上,卡盘(11)与分度盘(12)之间通过滚珠丝杠(4)联动机构调整需对中工件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管路制作对中装置,其特征是:由底板(3)、侧板(3.1)、端板(3.2)和两块直线导轨座板(5)组成的长方形箱体卧式结构作为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的底部均匀设有穿过底板(3)的四组升降丝杠(1)调节工作平台的水平与高度,工作平台底部四角设有万向轮(2)用于移动操作;直线导轨座板(5)上分别安装平行设置的直线滑轨(14),直线滑轨(14)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同轴心个卡盘(11)和分度盘(12),所需对中的工件分别夹持于卡盘(11)和分度盘(12)上,卡盘(11)与分度盘(12)之间通过滚珠丝杠(4)联动机构调整需对中工件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路制作对中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卡盘(11)安装在卡盘回转座(7)和卡盘座板(6)上,卡盘座板(6)的底部四角设有直线轴承(14.1)将其装配在直线滑轨(14)上,卡盘座板(6)底部中间设有端轴座(4.1),并通过滚珠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春亮李凯强刘殿有吴超金盈浩弓海亮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