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387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和支撑板,所述底座的上端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方设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机一,所述支撑板的顶端中央设有齿条与电机一上的齿轮相啮合,所述滑杆的内部设有伸缩杆一与固定在滑杆一侧的伸缩气缸一连接,所述伸缩杆一的末端设有伸缩气缸二,所述伸缩气缸二的下端设有伸缩杆二,所述伸缩杆二的下端设有电机二,所述电机二的下端输出端设有钻头,所述滑杆的下方设有用来固定电机壳的夹持组件,所述底座内和支撑板上设有用来冷却钻头的冷却组件,通过齿轮齿条的啮合和各个伸缩杆之间的配合,使钻头随时根据需要改变位置在任意位置打孔,操作起来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机壳加工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目前最常用的是,利用热能、水能等推动发电机转子来发电,随着风力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电也慢慢走进我们的生活。在对电机零部件加工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打孔设备,这些零部件在打孔的过程中都是直接将工件固定在操作台上,利用打孔设备上的钻头上下移动对零部件进行钻孔,但是现有的打孔设备不便于调节,当零部件需要对其他位置进行钻孔时,需要停止设备将零部件从钻孔设备上拆卸下来,改变位置之后再利用钻头对其进行钻孔,操作起来非常不便,且现有的打孔设备不方便对不同大小的电机进行固定,打孔不方便,在对零部件加工打孔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影响打孔的质量。针对上述问题,现在设计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设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机一(4),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中央设有齿条(6)与电机一(4)上的齿轮(5)相啮合,所述滑杆(3)的内部设有伸缩杆一(10)与固定在滑杆(3)一侧的伸缩气缸一(9)连接,所述伸缩杆一(10)的末端设有伸缩气缸二(11),所述伸缩气缸二(11)的下端设有伸缩杆二(12),所述伸缩杆二(12)的下端设有电机二(13),所述电机二(13)的下端输出端设有钻头(14),所述滑杆(3)的下方设有用来固定电机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包括底座(1)和支撑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两侧分别对应设有一个支撑板(2),所述支撑板(2)的上方设有滑杆(3),所述滑杆(3)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电机一(4),所述支撑板(2)的顶端中央设有齿条(6)与电机一(4)上的齿轮(5)相啮合,所述滑杆(3)的内部设有伸缩杆一(10)与固定在滑杆(3)一侧的伸缩气缸一(9)连接,所述伸缩杆一(10)的末端设有伸缩气缸二(11),所述伸缩气缸二(11)的下端设有伸缩杆二(12),所述伸缩杆二(12)的下端设有电机二(13),所述电机二(13)的下端输出端设有钻头(14),所述滑杆(3)的下方设有用来固定电机壳的夹持组件,所述底座(1)内和支撑板(2)上设有用来冷却钻头(14)的冷却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壳用打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分别固定在两侧支撑板(2)内部的伸缩气缸三(15),两个所述伸缩气缸三(15)对立的一侧分别设有一个伸缩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杰明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耀达电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