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炼钢用下水口
本技术涉及炼钢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炼钢用下水口。
技术介绍
钢包下水口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管状的下水口主要由外围的铁壳层和铁壳层内的耐火材料层组成,铁壳层和耐火材料层高度一致,在使用过程中,下水口下端排出的钢水和上端渗出的钢水容易与铁壳粘在一起,导致残钢不容易清除,影响水口下一次的重复利用,往往使用一次就要更换,造成大量浪费。申请号为201621204934.8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钢包下水口,主要由外围的铁壳层和铁壳层内的耐火材料层组成,铁壳层下端比耐火材料层下端高1-5mm,铁壳层上端比耐火材料层上端1-5mm,仍然存在铁壳与耐火材料粘连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炼钢用下水口,解决耐火层和钢套容易粘连的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炼钢用下水口,包括耐火层和包裹于耐火层外侧的钢套,还包括隔套,所述隔套设置在钢套的上端且位于钢套与耐火层之间,所述隔套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外凸沿和内凸沿,所述内凸沿设置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炼钢用下水口,包括耐火层(1)和包裹于耐火层(1)外侧的钢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套(3),所述隔套(3)设置在钢套(2)的上端且位于钢套(2)与耐火层(1)之间,所述隔套(3)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外凸沿(31)和内凸沿(32),所述内凸沿(32)设置在外凸沿(31)的内侧,所述外凸沿(31)和内凸沿(32)之间设置有环槽(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炼钢用下水口,包括耐火层(1)和包裹于耐火层(1)外侧的钢套(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套(3),所述隔套(3)设置在钢套(2)的上端且位于钢套(2)与耐火层(1)之间,所述隔套(3)的上端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外凸沿(31)和内凸沿(32),所述内凸沿(32)设置在外凸沿(31)的内侧,所述外凸沿(31)和内凸沿(32)之间设置有环槽(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炼钢用下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火层(1)的上端设置有沿径向方向向外凸起的挡边(11),所述隔套(3)的内凸沿(32)设置在挡边(11)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炼钢用下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沿(31)的高度高于内凸沿(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慕平,蒋文豪,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鑫宝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