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13400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包括工作台和用于支撑该工作台的高度调整支架;工作台包括基座,该基座与第一工作台之间布置有丝杆组件一,且该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之间布置有丝杆组件二,第二工作台上还设有承接台,第二工作台中心设有凹槽,承接台下端面中心开设有与该凹槽适配的凸起,第二工作台上布置有丝杆组件三,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能够对承载在承接台上的电炉EBT沿着工作台长度方向、宽度方向和高度方向的调整,还能够进一步微调承接台的电炉EBT与电炉预定安装位置的相对位置等,方便电炉EBT的安装,增加了整个电炉检修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炉维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介绍
EBT是电炉的滑板挡渣机构,安装在下部炉壳的下方,其壳体是一个长方体,壳体内部设置1套气缸,推动滑板机构动作,完成出钢的滑板收缩以及出钢完成后的滑板推出动作。在电炉EBT也经常需要进行了检修改造时,EBT安装在下部炉壳的下方,拆装时需要将EBT自下而上提升到下部炉壳下方,调整到位后,再连接紧固螺栓,常规方法是利用升降平台将EBT倒运到下部炉壳正下方后,运用手拉葫芦将EBT吊起调整,并连接螺栓。由于EBT重量约为1t,且下部炉壳下方并无非常合适的手拉葫芦的生根点,因此更换EBT时吊装调整的时间约为3-4小时。并且,国内部分电炉厂的电炉为在线检修,必须进行在线拆装,由于没有专用工具的话,一般需要8-10人,施工时间为8-10小时,施工较为困难,效率低下,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达到的第一个技术目标是提供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能够在工作台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该工作台(100)的高度调整支架(200),所述工作台包括基座(110),该基座(110)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且与所述高度调整支架(200)连接;所述基座(110)上设有第一工作台(120),该基座(110)与第一工作台(120)之间布置有丝杆组件一(111),该丝杆组件一(111)的丝杆沿着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在基座(110)上,且所述丝杆组件一(111)的螺母与第一工作台(120)的下端面连接;第一工作台(120)上设有第二工作台(130),且该第一工作台(120)与第二工作台(130)之间布置有丝杆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包括工作台(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支撑该工作台(100)的高度调整支架(200),所述工作台包括基座(110),该基座(110)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且与所述高度调整支架(200)连接;所述基座(110)上设有第一工作台(120),该基座(110)与第一工作台(120)之间布置有丝杆组件一(111),该丝杆组件一(111)的丝杆沿着工作台长度方向布置在基座(110)上,且所述丝杆组件一(111)的螺母与第一工作台(120)的下端面连接;第一工作台(120)上设有第二工作台(130),且该第一工作台(120)与第二工作台(130)之间布置有丝杆组件二(121),该丝杆组件二(121)沿着工作台宽度方向布置在第一工作台(120)上,且所述丝杆组件二的螺母与第二工作台(130)的下端面连接;所述第二工作台(130)上还设有承接台(140),所述第二工作台(130)中心设有凹槽(141),承接台(140)下端面中心开设有与该凹槽(141)适配的凸起(132),所述第二工作台(130)上布置有丝杆组件三(131),该丝杆组件三(131)的螺母与承接台(140)下端面连接;所述工作台沿着长度方向的一端还开设有避让槽(1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支架(200)包括分别位于所述工作台(100)的四个端角处的四个调整支腿(210),该调整支腿(210)具有上支腿(211)、下支腿(212)和涡轮蜗杆结构(220),所述涡轮蜗杆结构(220)布置于该上支腿(211)与下支腿(212)之间,且所述涡轮蜗杆结构(220)中的涡轮中还贯穿有连接上支腿与下支腿的螺杆(22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支架(200)沿着该工作台(100)长度方向相对的涡杆之间设置有传动杆(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炉EBT的调整定位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度调整支架(200)的下端设有作业平台(300),所述作业平台(300)分别沿着工作台(100)宽度方向对称布置于所述工作台(100)两侧,且所述作业平台(300)朝着背离工作台(100)方向延伸,所述作业平台(300)的宽度与所述工作台(100)宽度的比值在4: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为斌沈国强王兴华赵新华严晓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