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0113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2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几应用,制备方法如下:采用碱液浸渍竹屑,浸渍完成后焙烧得到竹活性炭;将可溶性铜盐与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中得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所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后得到前体氢氧化铜混合液;将所述前体氢氧化铜混合液进行微波水热条件下烧结,冷却后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铜纳米材料;将所述竹活性炭与所述氧化铜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氮气气氛下焙烧得到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将该复合纳米材料应用于吸附废水中的有机染料,对甲基橙等有机染料具有较强的吸附效果;脱附后循环使用仍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纳米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在时代发展迅猛的现在,各种产业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废水的处理。纺织、医药、造纸等企业排出的大量有机污染物,对我国水质产生极大的影响,进而对人体生活造成威胁。在污水处理方法中,吸附法是较为有效便捷的处理手段。传统吸附剂大多采用活性炭材料进行水中吸附,因为活性炭是多孔结构、比表面积高,是一种优良的吸附材料,应用也非常广泛。但制备活性炭的主要材料是煤炭资源,随着能源危机的加剧,人们开始寻找一种可以替代煤炭作为原材料用来制备活性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们把眼光转向了生物质类资源,其成本低廉,对环境友好。近年来,研究者们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金属氧化物与碳材料结合,制备了多种碳复合材料,但是其吸附效率较低,大规模应用较为困难。氧化铜纳米粒子具有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等纳米材料的特点,制备纳米氧化铜的方法中最重要的之一就是水热法,但普通水热法可能会有加热不均匀的缺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1)采用碱液浸渍竹屑,浸渍完成后焙烧得到竹活性炭;/n(2)将可溶性铜盐与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中得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所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后得到前体氢氧化铜混合液;将所述前体氢氧化铜混合液进行微波水热条件下烧结,冷却后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铜纳米材料;/n(3)将所述竹活性炭与所述氧化铜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氮气气氛下焙烧得到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碱液浸渍竹屑,浸渍完成后焙烧得到竹活性炭;
(2)将可溶性铜盐与氢氧化钠分别溶于水中得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将所述可溶性铜盐水溶液与所述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搅拌后得到前体氢氧化铜混合液;将所述前体氢氧化铜混合液进行微波水热条件下烧结,冷却后洗涤、干燥得到氧化铜纳米材料;
(3)将所述竹活性炭与所述氧化铜纳米材料混合均匀后,氮气气氛下焙烧得到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竹屑与所述碱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g:(6~10)mL;步骤(2)中所述可溶性铜盐与所述氢氧化钠的摩尔比为1:(5~40);步骤(3)中所述竹活性炭与所述氧化铜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0.05~0.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液为浓度为1.5mol/L氢氧化钾溶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可溶性铜盐为氯化铜、硝酸铜、醋酸铜、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活性炭包覆氧化亚铜/氧化铜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焙烧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丽侠李晶晶胡佳艳宋忠诚邱滢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