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双脉冲强激光技术的孔类零件内壁喷涂装置
:本技术属于零件内壁喷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双脉冲强激光技术的孔类零件内壁喷涂装置。本技术利用功率密度在105-106W/cm2范围内、脉宽为ms量级的强激光熔融喷涂材料棒,利用功率密度高于108W/cm2、脉宽为ns量级的强激光直接辐照在熔融的喷涂材料上,部分喷涂材料吸收激光能量产生高压等离子体,高压等离子体瞬间对熔融材料施加一向下的超高冲击力,使熔融材料溅射,溅射的熔滴在零件内部雾化成更为细小的微粒,并高速撞向零件内壁,进而形成涂层的方法及装置,适用于零件内壁的喷涂。
技术介绍
:激光技术是20世纪60年代最重要的科技成就之一,它的出现,几乎对整个科技领域的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改革和推进作用。目前,已与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多个应用
,如激光加工技术、激光检测与计量技术等。不同参数的激光与材料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如低功率密度的激光作用在材料上,材料会产生加热熔融的现象,而较高的功率密度的激光作用在材料上,则材料会发生气化、产生等离子体的现象。中国专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双脉冲强激光技术的孔类零件内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夹具系统、加热保护系统、双脉冲激光发生器(1)、导光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夹具系统包括孔类零件(23)、喷涂材料棒(22)、第二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17)、软质垫圈(26)、压盖(6)、第一升降台(18)、第二升降台(16)、第一夹具(19)及第二夹具(15),所述压盖(6)和所述软质垫圈(26)位于喷涂室(10)的上部,所述夹具系统中的其余部件位于所述喷涂室(10)的下部,所述第二密封圈(14)安装于所述喷涂室(10)底部设置的环形槽上,所述孔类零件(23)穿过所述第二密封圈(14)内圈并与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双脉冲强激光技术的孔类零件内壁喷涂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夹具系统、加热保护系统、双脉冲激光发生器(1)、导光系统及控制系统:所述夹具系统包括孔类零件(23)、喷涂材料棒(22)、第二密封圈(14)、第三密封圈(17)、软质垫圈(26)、压盖(6)、第一升降台(18)、第二升降台(16)、第一夹具(19)及第二夹具(15),所述压盖(6)和所述软质垫圈(26)位于喷涂室(10)的上部,所述夹具系统中的其余部件位于所述喷涂室(10)的下部,所述第二密封圈(14)安装于所述喷涂室(10)底部设置的环形槽上,所述孔类零件(23)穿过所述第二密封圈(14)内圈并与所述第二密封圈(14)形成配合,所述孔类零件(23)放置于所述第二夹具(15)上,所述第二夹具(15)固定在所述第二升降台(16)上,所述第二夹具(15)夹紧所述孔类零件(23),所述第三密封圈(17)安装在所述第二升降台(16)中部设置的环形槽上,所述喷涂材料棒(22)穿过所述第三密封圈(17)内圈并与所述第三密封圈(17)形成配合,所述喷涂材料棒(22)放置于所述第一夹具(19)上,所述第一夹具(19)固定于所述第一升降台(18)上,所述第一夹具(19)夹紧所述喷涂材料棒(22),所述软质垫圈(26)放置在所述喷涂室(10)上部侧壁台阶上,透明玻璃(27)放置于所述软质垫圈(26)上,所述压盖(6)通过螺纹与所述喷涂室(10)上部侧壁形成配合,所述压盖(6)压紧所述透明玻璃(27);所述加热保护系统包括喷涂室(10)、隔热涂层(11)、活动窗口(25)、进气开关(9)、进气管(8)、第一密封圈(13)、电热管(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伟,牛文武,王宇峰,杨恒基,陈涛,纪啸天,张兴权,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工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