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云台救护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00976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救护设备领域,公开一种云台救护系统,包括救护车,还包括救护车医疗系统完善模块及云台减震救护车架;所述救护车医疗系统完善模块包括GPS模块、GSM通信模块及机器视觉模块;所述GPS模块、GSM通信模块及机器视觉模块均装配在救护车上;所述云台减震救护车架包括下移动床和上担架床,所述下移动床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上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与上担架床可拆卸连接;下移动床下端设置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上端铰接下移动床、中部铰接折叠连杆、下端设置有万向轮,所述折叠连杆铰接下移动床。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救护车救援时存在的救援时间分配问题及担架床抬运过程不稳定易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云台救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救护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云台救护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代社会医疗系统发达,救援设备越来越高端智能,救护系统趋近完善,但当前我国救护体系下仍存在以下问题:救护车救援时存在救援时间分配问题(家属准备不及时,医护人员分析病情时间不够);救援过程中存在二次伤害风险的风险,例如,在上下楼抬担架床搬运患者过程中,难以避免地受场地的影响,会造成担架床不稳定,易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增加患者的痛苦。在追求及时救援的同时,患者抬运情况尤为关键,考虑不当会对患有特殊疾病的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公开号为CN204562603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智能救护车医疗系统,采用EC5-1719CLDNA作为控制器,能够为急诊的患者提供简单的诊断措施,并通过无线收发模块将结果发送给医院医生,医生通过诊断分析,为患者及时提供救助指导,节约时间,但该专利并未考虑到担架床抬运过程不稳定易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救护车救援时存在的救援时间分配问题及担架床抬运过程不稳定易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的问题,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云台救护系统,包括救护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救护车医疗系统完善模块及云台减震救护车架;/n所述救护车医疗系统完善模块包括GPS模块、GSM通信模块及机器视觉模块;所述GPS模块、GSM通信模块及机器视觉模块均装配在救护车上;/n所述GPS模块用于及时反馈救护车的实时位置,便于做好急救准备;/n所述GSM通信模块用于向患者家属发送短信,使患者家属填写患者过敏史、以往病史基本信息,并以发送网址的方式使家属登录后查看救护车实时位置;/n所述机器视觉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人脸识别,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得知患者以往救治信息,提前制定抢救方案;/n所述云台减震救护车架包括下移动床(2)和上担架床(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云台救护系统,包括救护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救护车医疗系统完善模块及云台减震救护车架;
所述救护车医疗系统完善模块包括GPS模块、GSM通信模块及机器视觉模块;所述GPS模块、GSM通信模块及机器视觉模块均装配在救护车上;
所述GPS模块用于及时反馈救护车的实时位置,便于做好急救准备;
所述GSM通信模块用于向患者家属发送短信,使患者家属填写患者过敏史、以往病史基本信息,并以发送网址的方式使家属登录后查看救护车实时位置;
所述机器视觉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人脸识别,使医护人员第一时间得知患者以往救治信息,提前制定抢救方案;
所述云台减震救护车架包括下移动床(2)和上担架床(1),所述下移动床(2)上端设置有减震装置(3),所述减震装置(3)上设置有连接板(4),所述连接板(4)与上担架床(1)可拆卸连接;下移动床(2)下端设置支撑腿(6),所述支撑腿(6)上端铰接下移动床(2)、中部铰接折叠连杆(7)、下端设置有万向轮(8),所述折叠连杆(7)铰接下移动床(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云台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4)上端设置有轨道(10),所述上担架床(1)下端设置有滑轨(9),所述滑轨(9)与轨道(10)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云台救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10)和滑轨(9)的两侧为便于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胡博温小令唐天岳贺亚玺张原宁王家祥葛书铭袁诗豪张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