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933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由搅拌器、旋流器和脱水器组成,搅拌器半圆底釜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碳钢搅拌棒固定连接,碳钢搅拌棒设置在搅拌器半圆底釜内部,搅拌器半圆底釜的底部通过塑料管与旋流器连通,旋流器的底部设置有底流口,旋流器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口,溢流出口通过第一塑料管与脱水器顶部连通,所述脱水器由脱水器内筒和脱水器外筒组成,脱水器内筒套在脱水器外筒内,所述脱水器内筒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脱水器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脱水器内筒的内壁上铺设有防渗土工布,所述脱水器外筒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体积小、造价较低、操作简单,可得到几乎不含有盐的素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属于实验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针对两次分离得到低损耗的素土的洗盐装置,现有装置都较大型,依赖于蒸发结晶洗盐原理,操作复杂且造价昂贵,另外现有技术得到的产品都是结晶盐,从而导致得到的土颗粒的精度非常低。由鉴于此,设计一种小型的、造价较低,操作简单,可用于非大型实验室实验洗盐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本装置体积小、造价较低、操作简单、两次分离得到低损耗的素土的洗盐装置,在洗盐过程中经过两次分离使土体的损失降低,过程中可得到几乎不含有盐的素土。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由搅拌器、旋流器和脱水器组成,所述搅拌器上设置有搅拌器半圆盖,搅拌器半圆盖通过卡槽卡在搅拌器半圆底釜上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上设置有旋转电机,旋转电机与碳钢搅拌棒固定连接,碳钢搅拌棒设置在搅拌器半圆底釜内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上设置有滑块,滑块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搅拌器半圆底釜的底部通过塑料管与旋流器连通,所述旋流器为锥形结构,旋流器的底部设置有底流口,旋流器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口,溢流出口通过第一塑料管与脱水器顶部连通,所述脱水器由脱水器内筒和脱水器外筒组成,脱水器内筒套在脱水器外筒内,所述脱水器内筒与第一旋转电机连接,脱水器内筒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脱水器内筒的内壁上铺设有防渗土工布,所述脱水器外筒底部设置有排水口。搅拌器半圆底釜的半径为30cm,搅拌器半圆盖的半径为29cm。所述脱水器外筒为圆柱形,直径60cm,高100cm;脱水器内筒上部为圆柱,底面圆半径25cm,高50cm;脱水器内筒下部为圆锥,顶面圆半径25cm,母线长40cm,上部的圆柱和下部的圆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器内筒和脱水器外筒之间左右相距5cm,上部相距7cm,脱水器内筒下部锥底和脱水器外筒18底部相距3cm。所述圆孔的直径为1mm。所述旋转电机和第一旋转电机均带有定时功能。所述碳钢搅拌棒由11根组成。所述排水口与盛水容器连通,盛水容器内设置有电导率仪。所述脱水器外筒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通过螺丝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装置造价较低,操作简单,可用于非大型实验室实验。2、搅拌装置下部有称重传感器,往搅拌器添加土和水时不需要另外称重。3、在洗盐过程中经过两次分离使土体的损失降低,过程中可得到几乎不含有盐的素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由搅拌器22、旋流器7和脱水器13组成,所述搅拌器22上设置有搅拌器半圆盖1,搅拌器半圆盖1通过卡槽3卡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与碳钢搅拌棒4固定连接,碳钢搅拌棒4设置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内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设置有滑块6,滑块6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搅拌器半圆底釜5的底部通过塑料管12与旋流器7连通,所述旋流器7为锥形结构,旋流器7的底部设置有底流口10,旋流器7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口11,溢流出口11通过第一塑料管23与脱水器13顶部连通,所述脱水器13由脱水器内筒17和脱水器外筒18组成,脱水器内筒17套在脱水器外筒18内,所述脱水器内筒17与第一旋转电机14连接,脱水器内筒17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15,脱水器内筒17的内壁上铺设有防渗土工布16,所述脱水器外筒18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4。搅拌器半圆底釜5的半径为30cm,搅拌器半圆盖1的半径为29cm。所述脱水器外筒18为圆柱形,直径60cm,高100cm;脱水器内筒17上部为圆柱,底面圆半径25cm,高50cm;脱水器内筒17下部为圆锥,顶面圆半径25cm,母线长40cm,上部的圆柱和下部的圆锥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脱水器内筒17和脱水器外筒18之间左右相距5cm,上部相距7cm,脱水器内筒17下部锥底和脱水器外筒18底部相距3cm。所述圆孔15的直径为1mm。所述旋转电机2和第一旋转电机14均带有定时功能。所述碳钢搅拌棒4由11根组成。所述排水口24与盛水容器21连通,盛水容器21内设置有电导率仪。所述脱水器外筒18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下两部分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工作原理:通过两次分离得到低损耗的素土,以此满足造价较低,操作简单,可用于非大型实验室实验的洗盐要求。通过图1所示组装仪器并在脱水器内筒17内层一周按照如图布局打半径为1mm的圆孔15。通过将搅拌器半圆盖1的半圆取开,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加入一定质量的试样盐渍土,并按土水比例1:5加入蒸馏水,可以通过搅拌器半圆底釜5的可移动装置内部的带有称重传感器的滑块6控制加入的土和水质量,试样添加结束后将搅拌器半圆盖1复位。通过启动带有定时的旋转电机2,在碳钢搅拌棒4的作用下将土、水混合均匀,在带有定时的旋转电机2正反各转动五圈后带有称重传感器的滑块6移动,使泥水从口流出并通过直径50mm的塑料管12进入脱水旋流器7。在脱水旋流器7的作用下较大颗粒由底流口排出,水和小颗粒由溢流出口11排出并流入脱水器13中。在带有定时装置的第一旋转电机14的作用下,由旋流器7排出的水和细颗粒在在脱水器内筒17中做离心运动,水通过防渗土工布16进入脱水器外筒18并由排水口24排出,剩下的土颗粒聚集在脱水器内筒17锥尖部位,离心运动结束后将脱器内筒17和脱水器外筒18连接处拆除清出土颗粒。收集旋流器7底部的大颗粒和脱水器13锥尖部位的小颗粒。用电导率仪测量由脱水器13排出的液体电导率,若满足要求则停止实验,若不满足要求,则从第二步开始重复实验,直到达到实验要求为止。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搅拌器(22)、旋流器(7)和脱水器(13)组成,所述搅拌器(22)上设置有搅拌器半圆盖(1),搅拌器半圆盖(1)通过卡槽(3)卡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与碳钢搅拌棒(4)固定连接,碳钢搅拌棒(4)设置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内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设置有滑块(6),滑块(6)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搅拌器半圆底釜(5)的底部通过塑料管(12)与旋流器(7)连通,所述旋流器(7)为锥形结构,旋流器(7)的底部设置有底流口(10),旋流器(7)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口(11),溢流出口(11)通过第一塑料管(23)与脱水器(13)顶部连通,所述脱水器(13)由脱水器内筒(17)和脱水器外筒(18)组成,脱水器内筒(17)套在脱水器外筒(18)内,所述脱水器内筒(17)与第一旋转电机(14)连接,脱水器内筒(17)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15),脱水器内筒(17)的内壁上铺设有防渗土工布(16),所述脱水器外筒(18)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其特征在于:由搅拌器(22)、旋流器(7)和脱水器(13)组成,所述搅拌器(22)上设置有搅拌器半圆盖(1),搅拌器半圆盖(1)通过卡槽(3)卡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设置有旋转电机(2),旋转电机(2)与碳钢搅拌棒(4)固定连接,碳钢搅拌棒(4)设置在搅拌器半圆底釜(5)内部,所述搅拌器半圆底釜(5)上设置有滑块(6),滑块(6)上设置有称重传感器,搅拌器半圆底釜(5)的底部通过塑料管(12)与旋流器(7)连通,所述旋流器(7)为锥形结构,旋流器(7)的底部设置有底流口(10),旋流器(7)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出口(11),溢流出口(11)通过第一塑料管(23)与脱水器(13)顶部连通,所述脱水器(13)由脱水器内筒(17)和脱水器外筒(18)组成,脱水器内筒(17)套在脱水器外筒(18)内,所述脱水器内筒(17)与第一旋转电机(14)连接,脱水器内筒(17)的侧壁上设置有圆孔(15),脱水器内筒(17)的内壁上铺设有防渗土工布(16),所述脱水器外筒(18)底部设置有排水口(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在实验室的洗盐装置,其特征在于:搅拌器半圆底釜(5)的半径为30cm,搅拌器半圆盖(1)的半径为29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用在实验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擎峰谷留杨陈臆俞晶晶郭连星
申请(专利权)人:兰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