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9244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搅拌体,所述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和搅拌体的上壁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贯穿有圆盘,且圆盘的侧壁和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水泵的出水端贯穿壳体和搅拌体右壁连通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搅拌体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可以对原料液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大颗粒物料被分散,分散开来的物料更容易与水分子结合水化,从而提高了脂质体水化效率,对搅拌体内的原料液循环搅拌,可以充分的将大颗粒物料分散开,转动轴带动搅拌轮转动,从而产生对流体的剪切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
本技术涉及脂质体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
技术介绍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具有提高药物疗效、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及靶向作用的特点。三十多年来,人们就其制备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脂质体是由磷脂分子在水相中通过疏水作用形成的,因此制备脂质体所强调的不是膜组装,而是如何形成适当大小、包封率高和稳定性高的囊泡。制备的方法不同,脂质体的粒径可从几十纳米到几微米,并且结构也不尽相同。脂质体作为一种新型的药物传递系统正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因此,脂质体制备的相关设备的研发也越来越受重视。而在脂质体制备过程中,脂质体水化是十分重要的步骤,水化的效果直接影响脂质体的质量。因此,脂质体水化釜的作用不容小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包括壳体,壳体内设有搅拌体,所述壳体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壳体和搅拌体的上壁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上贯穿有圆盘,且圆盘的侧壁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搅拌体(2),所述壳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和搅拌体(2)的上壁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上贯穿有圆盘(5),且圆盘(5)的侧壁和搅拌轴(4)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搅拌体(2)左、右侧壁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9)啮合,所述搅拌体(2)上壁设有两个贯穿壳体(1)上壁的入料口(10),两个所述入料口(10)位于电机(3)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质体生产用水化釜,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壳体(1)内设有搅拌体(2),所述壳体(1)顶面固定安装有电机(3),所述电机(3)的输出端贯穿壳体(1)和搅拌体(2)的上壁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上贯穿有圆盘(5),且圆盘(5)的侧壁和搅拌轴(4)固定连接,所述搅拌轴(4)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6),所述搅拌体(2)左、右侧壁均转动安装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内侧端固定连接有第二锥齿轮(9),所述第一锥齿轮(6)和第二锥齿轮(9)啮合,所述搅拌体(2)上壁设有两个贯穿壳体(1)上壁的入料口(10),两个所述入料口(10)位于电机(3)左、右两侧,所述壳体(1)右壁固定安装有水泵(11),所述水泵(11)的进水端贯穿壳体(1)和搅拌体(2)右壁连通有出水管(12),所述水泵(11)的出水端贯穿壳体(1)和搅拌体(2)右壁连通有进水管(16),所述进水管(16)位于搅拌体(2)上方,所述搅拌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力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