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相色谱技术,特别提供了一种专用于酸性气中微量氨分析的系统。石油炼厂在气分脱硫和含硫污水气提系统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硫化氢酸性气体,它一般先被用作回收硫磺的原料,而后放空。由于含硫污水气提工艺采用二乙醇胺作溶剂,使所产生的酸性气中往往含有氨气。氨气易与硫化氢反应生成复合铵盐,沉积于反应器和管道壁,严重时可能造成堵塞,影响系统正常运行。因此,对酸性气中的氨进行监测是十分必要的。70年代,国外已有一些基于化学发光、电化学、半导体和光纤维敏感器、以及带有库仑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等机理对气体中氨进行检测的报道。为满足环保需要,对空气和工业过程气体中的氨的分析技术的研究一直在进行,尤其是对氨的连续监测技术,其中,最常见的是采用电位电极敏感器。但是,由于电解质极易污染,电极寿命极短,其灵敏度也不是很高。近来,有人报道用玫瑰红显色带监测空气中的氨,其灵敏度可达1ppm,但装置较复杂,不适于日常分析。对于酸性气中的氨的分析,国内一些工厂常采用的方法是硫酸吸收法。由于干扰严重,测定误差大,很难用于指导生产。最近国内有报道用于类似目的的专用色谱仪,采用氢、氮双载气,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酸性气中微量氨分析系统,由气相色谱仪、显示器、内存大于4M的计算机、打印机组成,通过色谱数据采集串行卡和色谱仪控制卡将计算机与色谱仪连接起来,计算机接有显示器和打印机,其特征在于:色谱仪的分离部分采用2m~3m的不锈钢填充柱,10~20%重量的固定相PEG20M,3~5%重量的改性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余量的60~80目405白色担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吉平,林乐明,田玉增,张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