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行李箱,包括:箱体和拉杆,箱体的材料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箱体适于基于三浦折叠原理进行折叠,拉杆可拆卸设置于箱体上,拉杆包括两个纵向伸缩杆和一个横向伸缩杆,两个纵向伸缩杆可拆卸设置于箱体上,横向伸缩杆连接于两个纵向伸缩杆之间,且纵向伸缩杆适于纵向伸缩,横向伸缩杆适于横向伸缩。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拉杆可从箱体上拆除,且拉杆可纵横双向收缩,且收缩后的横向伸缩杆可收缩进纵向伸缩杆内,便于收纳及携带。另外,箱体采用三浦折叠方式折叠,简单且折叠后所占空间大幅减少。另还可以将多个折叠好的行李箱放入其它行李箱中,只需一键加热即可将折叠的行李箱展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折叠行李箱
本专利技术涉及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折叠行李箱。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外出旅游、出差的机会越来越多,外出过程中行李箱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市面的旅行箱产品体积较大,虽然大型行李箱对于出行载物来说比较便利,但其日常收纳却极为不便,需要占用较大空间,即使是中小型行李箱,也会因其固定的体积造成居住空间的浪费,给人们的居住生活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目前行李箱体积较大,给收纳带来了较大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行李箱,包括:箱体和拉杆,所述箱体的材料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所述箱体适于基于三浦折叠原理进行折叠,所述拉杆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拉杆包括两个纵向伸缩杆和一个横向伸缩杆,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上,所述横向伸缩杆适于连接于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之间,且所述纵向伸缩杆适于纵向伸缩,所述横向伸缩杆适于横向伸缩。较佳地,所述横向伸缩杆包括多节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横管,所述横管按照直径递增或递减的顺序以所述横向伸缩杆的中间横管为中心左右交替设置。较佳地,所述横管包括横管本体和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所述横管本体的内壁或外壁,所述横管本体上还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设置于所述横管本体的外壁或内壁。较佳地,所述横向伸缩杆的两端与所述纵向伸缩杆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外径小于所述纵向伸缩杆的内径。较佳地,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纵向伸缩杆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侧壁厚度方向贯穿的开孔端,所述开孔端适于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插入,所述限位部适于将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分别限制在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的内腔内。较佳地,所述限位部包括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横向伸缩杆的左右两端的横管的端部,且所述挡板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开孔端的横截面积。较佳地,还包括固定器,所述固定器包括底座和滑片,所述底座固定于所述箱体的上面板,所述滑片固定于所述纵向伸缩杆的底部,所述滑片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较佳地,所述滑片包括滑片本体和滑动条,所述滑动条设置于滑片本体上,所述滑片本体上设置有弹性按钮,所述底座包括底座本体,所述底座本体上开设有适于与所述滑动条配合的凹槽,所述底座本体上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弹性按钮配合的卡口。较佳地,所述箱体由折叠面板围合而成,所述折叠面板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防护层、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层、电加热膜层和防水层。较佳地,还包括万向轮,所述万向轮通过所述固定器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的下面板。本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行李箱,拉杆和万向轮可从箱体上拆除,箱体由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制成,可以通过对箱体进行加热实现行李箱的主动折叠与收纳功能,且箱体采用三浦折叠方式折叠,折叠方式简单,且折叠后所占空间大幅减少;另外,拉杆可以实现纵横双向收缩,且收缩后的横向伸缩杆可以收缩进纵向伸缩杆内。如此,折叠后的行李箱所占空间较小,便于收纳及携带。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箱体展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箱体折叠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拉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Ⅰ处放大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横向伸缩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横向伸缩杆收缩后的截面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固定器的底座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可折叠行李箱的固定器的滑片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箱体;2-拉杆;3-万向轮;4-开关按钮;5-蓄电池;6-折痕;11-上面板;12-下面板;13-前面板;14-后面板;15-左面板;16-右面板;21-横向伸缩杆;22-纵向伸缩杆;211-横管;212-挡板;221-纵管;71-底座;72-滑片;711-底座本体;712-凹槽;713-卡口;721-滑片本体;722-滑动条;723-弹性按钮。具体实施方式行李箱是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尤其是出差、旅游等情况下为人们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但行李箱在不使用时的收纳及携带问题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一种可折叠的行李箱,将不使用的行李箱通过折叠减小体积至平面状态,以便于收纳及携带,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将行李箱由立体变为扁平,折叠后的行李箱虽然体积有所减小,但是行李箱收纳或携带时所占面积仍然较大。另外,由于行李箱的箱体1自身具有厚度,如果将已经折叠至扁平状态的箱体1继续折叠,每对折一次,厚度就会增加一倍,因此行李箱难以通过多次对折的方式实现缩小占用空间的目的。为解决上述行李箱的收纳存储及携带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行李箱,行李箱的初始形状为折叠的四边形,折痕6基于三浦折纸方式进行设计,箱体1采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制作而成。使用时,箱体1加热升温后变软,施加外力,对折叠箱体1的两端稍微拉伸,箱体1即可展开。不使用时,只需要沿着拉链打开,对行李箱再次进行加热,即可主动折叠。且采用三浦折纸的折叠方式,折叠后所占空间大幅减少,不超过折叠前行李箱1体积的十五分之一,可以装在购物袋中随身携带,也可以在旅行时将多个折叠好的行李箱放入其它行李箱中,只需一键加热即可以展开成正常的行李箱,使得人们不用再为行李箱容量不足而担心。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结合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折叠行李箱,包括:箱体1和拉杆2,拉杆2可拆卸设置于箱体1上,拉杆2包括两个纵向伸缩杆22和一个横向伸缩杆21,两个纵向伸缩杆22均可拆卸设置于箱体1上,横向伸缩杆21连接于两个纵向伸缩杆22之间,纵向伸缩杆22适于沿箱体1的纵向方向伸缩,横向伸缩杆21适于沿箱体1的横向方向伸缩,箱体1的材料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箱体1适于基于三浦折叠原理进行折叠。本实施例提供的行李箱,箱体1采用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制成,由于该材料既具有导电性能,又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功能,因此可以对箱体1通电,利用电流产生的焦耳热量对箱体1进行加热,使得箱体1可以自动折叠。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折叠方式按照三浦折叠方式进行,三浦折叠的折痕6是由一个个平行四边形构成的,由于平行四边形的各个角均不是直角,这种折痕6可以让折叠的材料更耐用,避免折叠材料在折叠和展开过程中磨损过快。另外,常规折叠方式中,每次对折后材料的厚度就会增加一倍,对于行李箱这种体积较大的物品来说,很难通过多次对折来缩小箱体1的占用空间,而物体表面通过三浦折叠产生褶皱,只需稍微拉伸长方形一侧的两角,物品即可展开,收缩时反向一推即可,如此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拉杆(2),所述箱体(1)的材料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所述箱体(1)适于基于三浦折叠原理进行折叠,所述拉杆(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拉杆(2)包括两个纵向伸缩杆(22)和一个横向伸缩杆(21),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2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横向伸缩杆(21)适于连接于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22)之间,且所述纵向伸缩杆(22)适于纵向伸缩,所述横向伸缩杆(21)适于横向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和拉杆(2),所述箱体(1)的材料为形状记忆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所述箱体(1)适于基于三浦折叠原理进行折叠,所述拉杆(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拉杆(2)包括两个纵向伸缩杆(22)和一个横向伸缩杆(21),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22)可拆卸设置于所述箱体(1)上,所述横向伸缩杆(21)适于连接于两个所述纵向伸缩杆(22)之间,且所述纵向伸缩杆(22)适于纵向伸缩,所述横向伸缩杆(21)适于横向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伸缩杆(21)包括多节长度相同、直径不同的横管(211),所述横管(211)按照直径递增或递减的顺序以所述横向伸缩杆(21)的中间横管为中心左右交替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管(211)包括横管本体和弹性卡扣,所述弹性卡扣设置于所述横管本体的内壁或外壁,所述横管本体上还设置有适于与所述弹性卡扣配合的第一卡孔,所述第一卡孔设置于所述横管本体的外壁或内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伸缩杆(21)的两端与所述纵向伸缩杆(22)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横向伸缩杆(21)的外径小于所述纵向伸缩杆(22)的内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折叠行李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伸缩杆(21)的左右两端设置有限位部,所述纵向伸缩杆(22)的侧壁设置有沿所述侧壁厚度方向贯穿的开孔端,所述开孔端适于所述横向伸缩杆(21)的左右两端插入,所述限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劲松,刘彦菊,王雪婷,刘立武,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