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塔门、排气管、底座,塔体底部嵌固于底座上表面,塔门配合安装于塔体前侧,排气管底部焊接在塔体顶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面包放置在发酵筒内,启动电机带动转杆,在夹块与转块的啮合下致使转块带动翻转杆与发酵筒转动,使得发酵筒不断的翻转,从而使面包多个面同时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避免堆积在发酵腔内导致面包变质,在发酵后只需向发酵筒按下压块,使压块挤压限位块,在拉簧的拉力下使压板弯曲,致使咬合板脱离固定板,便于打开盖板取出发酵筒内发酵好的面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发酵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
技术介绍
食品发酵是指利用有益微生物进行加工制造的食品在食使用发酵塔时需要将食品放置在发酵塔内的发酵板上,使得食品底部与发酵板贴合,避免使在发酵时食品掉落至发酵塔塔底与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接触,以免食品与水接触而变质。目前现有的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在对面包进行发酵时,由于在发酵塔内面包放置在发酵板上方,使得面包底部与发酵板贴合,导致在发酵过程中面包底部未能充分发酵,然而在对面包进行翻面时需要打开塔门,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发酵塔内,致使面包发酵所需的时间长,容易出现变质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在对面包进行发酵时,由于在发酵塔内面包放置在发酵板上方,使得面包底部与发酵板贴合,导致在发酵过程中面包底部未能充分发酵,然而在对面包进行翻面时需要打开塔门,使得外界的空气进入发酵塔内,致使面包发酵所需的时间长,容易出现变质现象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塔门、排气管、底座,所述塔体底部嵌固于底座上表面,所述塔门配合安装于塔体前侧,所述排气管底部焊接在塔体顶部,所述塔体包括发酵腔、固定架、电机、定位杆、顶块、排水管,所述发酵腔嵌设于塔体内部,所述固定架外端焊接于发酵腔内壁,所述电机嵌固于固定架内侧,所述定位杆与电机顶部相连接,所述顶块底部嵌固于定位杆顶端且位于排气管底部,所述排水管嵌设于发酵腔底部最低处,所述固定架有两层,且电机的密封性好,并且发酵腔底部为弧形。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定位杆包括转杆、夹块、转块、翻转杆、发酵筒,所述转杆通过活动卡合连接于定位杆内部且转杆底部与电机相接,所述夹块嵌套于转杆外表面,所述转块与夹块相啮合,所述翻转杆焊接在转块外侧,所述发酵筒嵌套于翻转杆外端,所述转块与翻转杆有四排,且发酵筒为圆柱筒。更进一步的说,所述转块包括凸块、卡齿、夹槽,所述凸块焊接在转块表面,所述卡齿嵌固于凸块外侧且焊接在翻转杆内壁,所述夹槽嵌设于相连两个卡齿之间,所述凸块与卡齿绕转块呈环形分布,且凸块两侧为斜面。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卡块包括限位杆、定位块、限位环,所述限位杆两端水平嵌固于卡块内壁,所述定位块内侧与限位杆相焊接,所述限位环通过螺栓连接于卡块外壁且紧贴于定位块表面,所述定位块为橡胶材质的弧形块,且限位环能够自由转动。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发酵筒包括盖板、通孔、转轴、翻转块、卡块,所述盖板与发酵筒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通孔嵌设于盖板与发酵筒表面,所述转轴配合安装于盖板与发酵筒左侧,所述翻转块安装在发酵筒内部,所述卡块左侧通过焊接连接于盖板与发酵筒右侧,所述盖板与发酵筒均为半圆形,且翻转块将发酵筒内部分为三等份。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卡块包括固定轴、压板、咬合板、固定板,所述固定轴通过螺栓连接于卡块顶部左侧,所述压板与卡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咬合板嵌固于卡块底端,所述固定板与咬合板相咬合,所述咬合板左端顶部由三角凸块,且固定板底部设有凹槽。更进一步的说,所述压板包括压块、限位块、拉簧,所述压块活动卡合于压板中段,所述限位块右端焊接在压块左侧,所述拉簧一端嵌固于限位块上下表面且另一端焊接在压板左侧内壁,所述拉簧的弹力大于压板对其的压力。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将面包放置在发酵筒内,启动电机带动转杆,在夹块与转块的啮合下致使转块带动翻转杆与发酵筒转动,使得发酵筒不断的翻转,从而使面包多个面同时进行发酵,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通过排水管排出,避免堆积在发酵腔内导致面包变质。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发酵后只需向发酵筒按下压块,使压块挤压限位块,在拉簧的拉力下使压板弯曲,致使咬合板脱离固定板,便于打开盖板取出发酵筒内发酵好的面包。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塔体的内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定位杆的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转块的侧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卡齿的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发酵筒的侧视剖视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卡块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压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塔体1、塔门2、排气管3、底座4、发酵腔11、固定架12、电机13、定位杆14、顶块15、排水管16、转杆141、夹块142、转块143、翻转杆144、发酵筒145、凸块a1、卡齿a2、夹槽a3、限位杆a21、定位块a22、限位环a23、盖板b1、通孔b2、转轴b3、翻转块b4、卡块b5、固定轴b51、压板b52、咬合板b53、固定板b54、压块m1、限位块m2、拉簧m3。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请参阅图1-图8: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塔门2、排气管3、底座4,所述塔体1底部嵌固于底座4上表面,所述塔门2配合安装于塔体1前侧,所述排气管3底部焊接在塔体1顶部,所述塔体1包括发酵腔11、固定架12、电机13、定位杆14、顶块15、排水管16,所述发酵腔11嵌设于塔体1内部,所述固定架12外端焊接于发酵腔11内壁,所述电机13嵌固于固定架12内侧,所述定位杆14与电机13顶部相连接,所述顶块15底部嵌固于定位杆14顶端且位于排气管3底部,所述排水管16嵌设于发酵腔11底部最低处,所述固定架12有两层,且电机13的密封性好,并且发酵腔11底部为弧形,利于将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水引入排水管16,避免堆积在发酵腔11内。图中,所述定位杆14包括转杆141、夹块142、转块143、翻转杆144、发酵筒145,所述转杆141通过活动卡合连接于定位杆14内部且转杆141底部与电机13相接,所述夹块142嵌套于转杆141外表面,所述转块143与夹块142相啮合,所述翻转杆144焊接在转块143外侧,所述发酵筒145嵌套于翻转杆144外端,所述转块143与翻转杆144有四排,且发酵筒145为圆柱筒,利于电机13带动转杆141上的夹块142转动,使得翻转杆144带动发酵筒145自转,从而使面包的多个面同时进行发酵。图中,所述转块143包括凸块a1、卡齿a2、夹槽a3,所述凸块a1焊接在转块143表面,所述卡齿a2嵌固于凸块a1外侧且焊接在翻转杆144内壁,所述夹槽a3嵌设于相连两个卡齿a2之间,所述凸块a1与卡齿a2绕转块143呈环形分布,且凸块a1两侧为斜面,利于转块143通过凸块a1与卡齿a2啮合在夹块142一侧。图中,所述卡块a2包括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塔门(2)、排气管(3)、底座(4),所述塔体(1)底部嵌固于底座(4)上表面,所述塔门(2)配合安装于塔体(1)前侧,所述排气管(3)底部焊接在塔体(1)顶部,其特征在于:/n所述塔体(1)包括发酵腔(11)、固定架(12)、电机(13)、定位杆(14)、顶块(15)、排水管(16),所述发酵腔(11)嵌设于塔体(1)内部,所述固定架(12)外端焊接于发酵腔(11)内壁,所述电机(13)嵌固于固定架(12)内侧,所述定位杆(14)与电机(13)顶部相连接,所述顶块(15)底部嵌固于定位杆(14)顶端且位于排气管(3)底部,所述排水管(16)嵌设于发酵腔(11)底部最低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结构包括塔体(1)、塔门(2)、排气管(3)、底座(4),所述塔体(1)底部嵌固于底座(4)上表面,所述塔门(2)配合安装于塔体(1)前侧,所述排气管(3)底部焊接在塔体(1)顶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塔体(1)包括发酵腔(11)、固定架(12)、电机(13)、定位杆(14)、顶块(15)、排水管(16),所述发酵腔(11)嵌设于塔体(1)内部,所述固定架(12)外端焊接于发酵腔(11)内壁,所述电机(13)嵌固于固定架(12)内侧,所述定位杆(14)与电机(13)顶部相连接,所述顶块(15)底部嵌固于定位杆(14)顶端且位于排气管(3)底部,所述排水管(16)嵌设于发酵腔(11)底部最低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14)包括转杆(141)、夹块(142)、转块(143)、翻转杆(144)、发酵筒(145),所述转杆(141)通过活动卡合连接于定位杆(14)内部且转杆(141)底部与电机(13)相接,所述夹块(142)嵌套于转杆(141)外表面,所述转块(143)与夹块(142)相啮合,所述翻转杆(144)焊接在转块(143)外侧,所述发酵筒(145)嵌套于翻转杆(144)外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品发酵专用发酵塔,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块(143)包括凸块(a1)、卡齿(a2)、夹槽(a3),所述凸块(a1)焊接在转块(143)表面,所述卡齿(a2)嵌固于凸块(a1)外侧且焊接在翻转杆(144)内壁,所述夹槽(a3)嵌设于相连两个卡齿(a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振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琪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