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008114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猴头菇培养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制备方法及应用,黄芪药渣和溶胀竹粉为猴头菇栽培料的主基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培养料生产效果显著,缩短猴头菇生产周期至25天,生产猴头菇菌丝洁白,无苦味,产量高,同时氨基酸及多酚含量大幅提高。本发明专利技术开发了黄芪药渣、竹粉软化溶胀技术,创新了培养基料的配方和培养工艺,并以此培养基生产猴头菇。本发明专利技术培养的猴头菇菌体洁白,呈椭圆形,菌刺长度在0.5‑0.8cm,单个菇体重420‑460g;猴头菇粗蛋白含量在28%‑32%,游离氨基酸含量在2.23%‑3.02%,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4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猴头菇培养料
,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又名猴头菇、刺猬菌、山伏菌,不仅营养丰富还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味道又鲜美,是著名的食药两用菌。大量研究表明,猴头菌不仅对消化系统疾病有特殊疗效,而且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降血糖、保护神经和抗菌作用。猴头菌营养成分包括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多糖、微量元素及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野生猴头菌天然资源有限,目前以人工栽培为主,但因其人工栽培周期长、产量低。所以急需寻求一种周期短、产量高、品质好的生产途径。目前,猴头菇栽培用的培养料制备主要以棉籽壳和木屑等原料为主,随着棉化种植面积的减少和林木资源的匮乏,以及其他食用菌生产产能提高,导致棉籽壳和木屑等原材料价格日益上涨,使得猴头菇生产不仅成本大幅提高、经济效益下滑。同时,使用棉籽壳和木屑培养的猴头菇与野生猴头菇相比较,其氨基酸含量低、品质比野生猴头菇差。因此,开发新的来源广泛(不受环境等限制)满足猴头菇生长要求的培养料和制备工艺,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其产量品质的新技术、新工艺,对于发展猴头菇产业至关重要。综上所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是:(1)猴头菇培养料的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2)培养的猴头菇中氨基酸含量低、品质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猴头菇的品质主要取决于其培养条件,特别是培养料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比例。迄今为止,未发现一种低成本、供应量充足且能改善猴头菇品质的食用菌培养料,本专利技术通过大量筛选和固定技术工艺,提出一种竹粉-黄芪药渣为主的新型培养料配方,解决了上述问题,有利于猴头菇产业的健康发展。竹粉质地坚硬,在使用过程中容易扎破菌袋,造成无法使用,本专利技术通过控制酸碱度的溶胀法,起到软化竹粉,提高竹粉利用率作用,使竹粉成为良好的猴头菇培养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以50%溶胀竹粉和20%-30%黄芪药渣为主基料,培养基辅料补足至100%。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特定工艺软化溶胀竹粉和黄芪药渣,成为猴头菇栽培料的主基料;第二步,构建猴头菇专用竹粉、黄芪药渣培养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方式。进一步,所述第一步竹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通过粉碎20目,用1%氨水浸泡48小时,浸泡后竹粉膨胀,增大竹粉间空隙,有利于空气渗透和菌丝在竹粉内生长;同时竹粉软化,防止装袋时扎破灭菌袋,保证菌袋成品率。进一步,所述第一步用1%HCL调pH6.4-7.0,浸泡8小时,调节pH至最有利于猴头菇生长的范围,同时使竹粉更加疏松,有利于竹粉营养成分被菌丝充分利用。进一步,所述第二步猴头菇专用竹粉、黄芪药渣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在第一步软化溶胀竹粉基础上,将黄芪药渣和第一步处理的竹粉按照一定比例(3:1-2:1)混合均匀,加入部分辅料,加水制成含水量62-65%的培养基料。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含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猴头菇栽培用培养料。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积极效果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通过特定工艺软化溶胀竹粉和黄芪药渣,使其成为猴头菇栽培料的主基料。构建猴头菇专用竹粉、黄芪药渣培养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方式,该专用培养料生产效果显著,缩短猴头菇生产周期至25天,生产猴头菇菌丝洁白,无苦味,产量高,同时氨基酸及多酚含量大幅提高(可与野生优质猴头菇相当)。本专利技术按特定条件的培养基料组合和培养工艺创新下竹粉、黄芪药渣软化溶胀工艺、竹粉培养基配方和竹粉培养基生产猴头菇。本专利技术生产的猴头菇菌丝洁白,生产周期缩短,苦味降低,氨基酸及多酚含量显著提高。本专利技术培养的猴头菇菌体洁白,呈椭圆形,菌刺长度在0.5-0.8cm,单个菇体重420-460g;猴头菇粗蛋白含量在28%-32%,游离氨基酸含量在在2.23%-3.02%,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游离氨基酸40%以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游离氨基酸总量(%)的影响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游离必需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呈味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不同栽培料对猴头菇重金属含量(mg/kg)的影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专用培养料以溶胀竹粉(含量50%--60%)和黄芪药渣(20-30%)为主基料,培养基辅料补足至100%。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1:通过特定工艺软化溶胀竹粉和黄芪药渣,成为猴头菇栽培料的主基料;S102:构建猴头菇专用竹粉、黄芪药渣培养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通过特定工艺软化溶胀竹粉和黄芪药渣,成为猴头菇栽培料的主基料;竹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通过粉碎20目,用1%氨水浸泡48小时,然后用1%HCL调pH6.4,浸泡8小时,使其软化和分解,有利于后期菌丝生长;第二步,构建猴头菇专用竹粉、黄芪药渣培养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猴头菇培养料制备(a)黄芪药渣的粉碎:竹粉粉碎20目,有利于吸水和保持一定疏松度;(b)竹粉的软化:1%氨水浸泡48小时,然后用1%HCL调pH6.4,浸泡8小时,有利于后期菌丝生长;(c)培养基配制:竹粉40%,黄芪药渣20%,棉籽壳10%,麸皮20%和玉米芯10%的比例将四种原料混合;加水至含水量达65%,浸泡4h;(d)培养基装袋及灭菌:白色聚乙烯菌袋,规格为17cm*33cm,每袋装0.8kg,在121℃下灭菌4h。第二步,液体种子的制备及接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以50%-60%溶胀竹粉和20%-30%黄芪药渣为主基料,培养基辅料补足至10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按照质量百分比以50%-60%溶胀竹粉和20%-30%黄芪药渣为主基料,培养基辅料补足至100%。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通过工艺软化溶胀竹粉和黄芪药渣,成为猴头菇栽培料的主基料;
第二步,构建猴头菇专用竹粉、黄芪药渣培养料的制备方法以及猴头菇菌丝培养和出菇管理方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猴头菇氨基酸含量的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维周霍光明刘源张李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晓庄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