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王蒙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7911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包括主架体,后犁铧,调节槽,异形轮,前犁铧,调节杆,前插秧筒,后插秧筒,侧滑槽;所述主架体的四个顶角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四处车轮;所述后犁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架体的后方横梁上;所述调节槽的架体通过支架焊接在主架体的前方横梁的上方;所述异形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架体的前方横梁的上方;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在主架体上,且驱动件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连接异形轮上的从动带轮;所述前犁铧的前方下侧通过铰接活动连接主架体的前方;可以看出,比现有的移栽设备增加了自动化挖坑的功能,体积较小,方便在较软土地上使用,挖出的土坑分布更均匀,实现自动化种植,降低了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红薯苗栽种设备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
技术介绍
红薯最宜种于含有机质多、表土疏松、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里,还需底土结实,以利于结薯。红薯能耐瘠薄,能抗酸性与碱性;新垦土地,海边碱土都能优良生长。富有钙、钾和有机质的土壤更好,有机质能使土壤疏松,不使土壤开裂,有利于红薯生长,表土深厚的沙质土壤,能保持一定的温度,心土能保持一定的湿度,便于红薯吸收,且养分不易流失,是红薯理想的土壤,种植红薯苗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将红薯苗的根部埋入到育苗坑内,然后用土将根部压实,将红薯苗的中部轻压在地面上,并用浮土压住红薯苗中部,避免红薯苗弹起,用浮土支撑住红薯苗的上部,保证红薯苗上部竖直,浇适量水,每亩地大约可种植三千株红薯苗。例如申请号:CN201210111659.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红薯专用移栽装置,包括机架、行走轮,机架上设有一个链条,该链条的主动轮与行走轮的轮轴传动连接;在链条上设有数个开沟板和秧苗夹,该秧苗夹设有两个控制开合的滚轮,在链条的前面设有两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后犁铧(3),调节槽(4),异形轮(5),前犁铧(6),调节杆(7),前插秧筒(8),后插秧筒(9),侧滑槽(10),驱动件(11);所述主架体(1)的四个顶角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四处车轮(2);所述后犁铧(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架体(1)的后方横梁上;所述调节槽(4)的架体通过支架焊接在主架体(1)的前方横梁的上方;所述异形轮(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架体(1)的前方横梁的上方;所述驱动件(11)固定连接在主架体(1)上,且驱动件(11)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连接异形轮(5)上的从动带轮(501);所述前犁铧(6)的前方下侧通过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后犁铧(3),调节槽(4),异形轮(5),前犁铧(6),调节杆(7),前插秧筒(8),后插秧筒(9),侧滑槽(10),驱动件(11);所述主架体(1)的四个顶角处分别活动连接有四处车轮(2);所述后犁铧(3)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主架体(1)的后方横梁上;所述调节槽(4)的架体通过支架焊接在主架体(1)的前方横梁的上方;所述异形轮(5)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主架体(1)的前方横梁的上方;所述驱动件(11)固定连接在主架体(1)上,且驱动件(11)的输出轴通过带传动连接异形轮(5)上的从动带轮(501);所述前犁铧(6)的前方下侧通过铰接活动连接主架体(1)的前方;所述调节杆(7)滑动连接在调节槽(4)内,且调节杆(7)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异形轮(5)的左侧表面上;所述调节杆(7)的一端通过铰接活动连接在前犁铧(6)的前侧上半部分;所述侧滑槽(10)通过焊接连接在两侧的主架体(1)内框内表面;所述前插秧筒(8)滑动连接在侧滑槽(10)上,且前插秧筒(8)的下弹簧板(801)固定连接在侧滑槽(10)的复位弹簧(1002)下方;所述后插秧筒(9)的上方通过合页连接在前插秧筒(8)的上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槽(4)的朝向内侧的一面开设有方形槽,且调节槽(4)的槽内上表面上开设有一处矩形的限位槽(40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农业生产用红薯苗栽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形轮(5)的外侧轴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王蒙
申请(专利权)人:陈王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