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文玲专利>正文

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60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所述握杆下端通过卡套连接植穴铲,卡套的下侧固接尺座,尺座内活动连接标尺的内端,握杆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手柄中间外设球体,球体连接拉索一端,其另一端通过滑轮连接挡板下端,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握杆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挡板背面与握杆内壁设有弹簧,料口外的握杆上固接料斗;握杆下部通过调节环连接踏杆,踏杆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外套装弹簧一;具有结构简单,思路新颖独特,使用方便,通过植穴铲挖种植穴,并向前推动握杆上端,提拉球体使秧苗通过握杆的下端落入种植穴内,再提取植穴铲使土压住秧苗根部即可,节省了取土操作用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
本技术涉及农业
,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销路的稳定,农业主产区逐渐出现了具有一定规模的种植大户,随着人力成本的提高,为了节省人力,较低种植成本,在蔬菜苗进行移栽过程中都会使用移栽器,或者是人工进行手工移栽,现有技术中的移栽器体积大,结构复杂,不便于灵活使用,实际使用效果不佳,移栽效率低。同时挖土成穴及取土、再压根部、回填穴土,用时量较大,操作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和植穴铲,所述握杆设置为空心管状,其下端通过卡套连接植穴铲,卡套的下侧固接尺座,尺座内活动连接标尺的内端,握杆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手柄中间外设球体,球体连接拉索一端,拉索另一端贯穿手柄及握杆上端,且通过设置于握杆内壁的滑轮连接挡板下端,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握杆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挡板背面与握杆内壁设有弹簧,料口外的握杆上固接料斗;握杆下部通过调节环连接踏杆,踏杆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外套装弹簧一。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握杆的下端设置为扁口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植穴铲中间上部一体设有卡套,卡套下部通过与握杆一端相应形状的竖直沟连接握杆下端,卡套后侧设有锁紧螺栓。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尺座内设置槽,槽内放置标尺的零刻度端,并通过销杆连接标尺的零刻度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整地后的墒土上根据株行距大小利用标尺确定种植穴位置后,将植穴铲定位放置于需要挖种植穴的位置,用脚踩踏踏板使植穴铲插入到墒土内一定深度,然后推动握杆上端使植穴铲前侧的泥土前移,在植穴铲后形成种植穴,秧苗在料斗内通过提拉球体,通过拉索拉开挡板,秧苗从料口顺沿握杆内壁从其下端扁口滑落到种植穴内,再提取出植穴铲,前移的泥土没有力的限制回落到秧苗的根部,并压住根部,再用脚轻踩,使秧苗根部的泥土压实,当秧苗从料口落下后,松开球体,挡板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挡住料口;同理还可以用本栽苗器点播种子进行种植。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具有结构简单,思路新颖独特,使用方便,通过植穴铲挖种植穴,并向前推动握杆上端,提拉球体使秧苗通过握杆的下端落入种植穴内,再提取植穴铲使土压住秧苗根部即可,节省了取土、回填穴土等操作用时,降低了操作劳力,同时也减化了栽植步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3为握杆的下端扁口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3中所示。实施例1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1和植穴铲2,所述握杆1设置为空心管状,其下端通过卡套3连接植穴铲2,卡套3的下侧固接尺座4,尺座4内活动连接标尺5的内端,握杆1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6,手柄6中间外设球体7,球体7连接拉索9一端,拉索9另一端贯穿手柄6及握杆1上端,且通过设置于握杆1内壁的滑轮10连接挡板12下端,挡板12通过铰链14连接于握杆1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13,挡板12背面与握杆1内壁设有弹簧11,料口13外的握杆1上固接料斗15;握杆1下部通过调节环17连接踏杆18,踏杆18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19,支撑柱19外套装弹簧一2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握杆1的下端设置为扁口21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植穴铲2中间上部一体设有卡套3,卡套3下部通过与握杆1一端相应形状的竖直沟连接握杆1下端,卡套3后侧设有锁紧螺栓1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整地后的墒土上根据株行距大小利用标尺5确定种植穴位置后,将植穴铲2定位放置于需要挖种植穴的位置,用脚踩踏踏板使植穴铲2插入到墒土内一定深度,然后推动握杆1上端使植穴铲2前侧的泥土前移,在植穴铲2后形成种植穴,秧苗在料斗15内通过提拉球体7,通过拉索9拉开挡板12,秧苗从料口13顺沿握杆1内壁从其下端扁口滑落到种植穴内,再提取出植穴铲2,前移的泥土没有力的限制回落到秧苗的根部,并压住根部,再用脚轻踩,使秧苗根部的泥土压实,当秧苗从料口13落下后,松开球体7,挡板12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挡住料口13;同理还可以用本栽苗器点播种子进行种植。实施例2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1和植穴铲2,所述握杆1设置为空心管状,其下端通过卡套3连接植穴铲2,卡套3的下侧固接尺座4,尺座4内活动连接标尺5的内端,握杆1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6,手柄6中间外设球体7,球体7连接拉索9一端,拉索9另一端贯穿手柄6及握杆1上端,且通过设置于握杆1内壁的滑轮10连接挡板12下端,挡板12通过铰链14连接于握杆1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13,挡板12背面与握杆1内壁设有弹簧11,料口13外的握杆1上固接料斗15;握杆1下部通过调节环17连接踏杆18,踏杆18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19,支撑柱19外套装弹簧一20。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植穴铲2中间上部一体设有卡套3,卡套3下部通过与握杆1一端相应形状的竖直沟连接握杆1下端,卡套3后侧设有锁紧螺栓1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尺座4内设置槽,槽内放置标尺5的零刻度端,并通过销杆连接标尺5的零刻度端。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整地后的墒土上根据株行距大小利用标尺5确定种植穴位置后,将植穴铲2定位放置于需要挖种植穴的位置,用脚踩踏踏板使植穴铲2插入到墒土内一定深度,然后推动握杆1上端使植穴铲2前侧的泥土前移,在植穴铲2后形成种植穴,秧苗在料斗15内通过提拉球体7,通过拉索9拉开挡板12,秧苗从料口13顺沿握杆1内壁从其下端扁口滑落到种植穴内,再提取出植穴铲2,前移的泥土没有力的限制回落到秧苗的根部,并压住根部,再用脚轻踩,使秧苗根部的泥土压实,当秧苗从料口13落下后,松开球体7,挡板12在弹簧的作用下回位挡住料口13;同理还可以用本栽苗器点播种子进行种植。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和植穴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设置为空心管状,其下端通过卡套连接植穴铲,卡套的下侧固接尺座,尺座内活动连接标尺的内端,握杆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手柄中间外设球体,球体连接拉索一端,拉索另一端贯穿手柄及握杆上端,且通过设置于握杆内壁的滑轮连接挡板下端,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握杆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挡板背面与握杆内壁设有弹簧,料口外的握杆上固接料斗;握杆下部通过调节环连接踏杆,踏杆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外套装弹簧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种植用栽苗器,包括握杆和植穴铲,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设置为空心管状,其下端通过卡套连接植穴铲,卡套的下侧固接尺座,尺座内活动连接标尺的内端,握杆的上端贯通连接横向设置的手柄,手柄中间外设球体,球体连接拉索一端,拉索另一端贯穿手柄及握杆上端,且通过设置于握杆内壁的滑轮连接挡板下端,挡板通过铰链连接于握杆中部后侧设置的料口,挡板背面与握杆内壁设有弹簧,料口外的握杆上固接料斗;握杆下部通过调节环连接踏杆,踏杆外端下侧设置支撑柱,支撑柱外套装弹簧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玲
申请(专利权)人:张文玲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