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654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后端面上固定线性驱动器,所述线性驱动器的输出端穿过基座并固定活塞杆座,所述活塞杆座上端安装三通注射器,所述三通注射器上端连接三通针座,所述三通针座后端安装转向阀,所述基座上表面后侧设有摆动气缸,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端穿过基座并抵住转向阀,所述基座前端设有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后端与三通针座相接触,采用线性驱动器驱动活塞杆座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对三通注射器进行抽吸动作,气动夹爪将三通注射器固定在基座上,摆动气缸工作通过操纵杆带动转向阀转动一定的角度和位置,实现三通针座管路的切换,实现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适用于配药机器人及其他需要溶媒混配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
本技术涉及药品灌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
技术介绍
注射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注射剂作用迅速可靠,不受pH、酶、食物等影响,无首过效应,可发挥全身或局部定位作用,适用于不宜口服药物和不能口服的病人。目前大型医院每天要进行注射剂的配置超万只,但是目前的注射剂的配药还是由医护人员进行手动完成,配药效率非常低下,而且不安全。目前某些医院也开始使用注射剂的配药机器人,但是其配药机器人主要依靠提高单次混匀数量来增加效率,这样提高效率有限,注射器分别在西林瓶和母液袋之间转换,反复抽插针头容易出现漏液情况,且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该装置实现管路自动切换,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后端面上固定线性驱动器,所述线性驱动器的输出端穿过基座并固定活塞杆座,所述活塞杆座上端安装三通注射器,所述三通注射器上端连接三通针座,所述三通针座后端安装转向阀,所述基座上表面后侧设有摆动气缸,所述摆动气缸的输出端穿过基座并抵住转向阀。优选的,所述基座前端设有气动夹爪,所述气动夹爪后端与三通针座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基座前端下侧设有定位平台,所述定位平台与三通注射器的针筒下端面相贴合。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座上端设有定位槽一,所述三通注射器的活塞杆下端安插在定位槽一内。优选的,所述基座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定位槽二,所述三通注射器的针筒设置在定位槽二内。优选的,所述基座前端面上侧设有定位槽三,所述三通针座设置在定位槽三内。优选的,所述操纵杆上设有与转向阀相匹配的T型卡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线性驱动器驱动活塞杆座在竖直方向往复运动,对三通注射器进行抽吸动作,气动夹爪将三通注射器固定在基座上,摆动气缸工作通过操纵杆带动转向阀转动一定的角度和位置,实现三通针座管路的切换,实现切换不同的工作状态,适用于配药机器人及其他需要溶媒混配的场合,达到自动溶药和换向的目的。本技术实现管路自动切换,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4为图3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5为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线性驱动器,2-基座,3-活塞杆座,4-三通注射器,5-气动夹爪,6-摆动气缸,7-三通针座,8-转向阀,9-操纵杆,10-定位平台,11-定位槽一,12-定位槽二,13-定位槽三,14-定位槽四。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照附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后端面上固定线性驱动器1,所述线性驱动器1的输出端穿过基座2并固定活塞杆座3,所述活塞杆座3上端安装三通注射器4,所述三通注射器4上端连接三通针座7,所述三通针座7后端安装转向阀8,所述基座2上表面后侧设有摆动气缸6,所述摆动气缸6的输出端穿过基座2并抵住转向阀8。优选的,所述基座2前端设有气动夹爪5,所述气动夹爪5后端与三通针座7相接触,所述气动夹爪5由固定在基座2上的驱动气缸驱动并在前后方向上做线性运动,所述线性驱动器1、摆动气缸6以及驱动气缸均与外接控制系统电性连接,所述外接控制系统为计算机。优选的,所述基座2前端下侧设有定位平台10,所述定位平台10与三通注射器4的针筒下端面相贴合,定位平台10方便三通注射器4的卡接定位,便于快速找到三通注射器4的安装位置,节约拆装时间。优选的,所述活塞杆座3上端设有定位槽一11,所述三通注射器4的活塞杆下端安插在定位槽一11内,定位槽一11实现活塞杆的卡接,便于活塞杆座3带动活塞杆上下运动,完成抽拉动作。优选的,所述基座2前端面中间位置设有定位槽二12,所述三通注射器4的针筒设置在定位槽二12内,定位槽二12内放置针筒,使得注射器针筒隐藏起来,节约空间的同时避免碰撞,提高注射安全性。优选的,所述基座2前端面上侧设有定位槽三13,所述三通针座7设置在定位槽三13内,三通针座7卡在定位槽三13内,一端被气动夹爪5限位,另一端与操纵杆9卡接,减少操纵杆9带动转向阀8转动时三通针座7的偏移。优选的,所述操纵杆9上设有与转向阀8相匹配的T型卡槽,T型卡槽为转向阀8提供卡接空间,提高操纵杆9与转向阀8连接的稳定性。工作原理:将三通注射器4安装在基座2前端,将三通注射器4下端的活塞杆卡在活塞杆座3上,同时三通注射器4上端的三通针座7卡在定位槽三13内,实现三通注射器4的针筒隐藏在定位槽二12内,驱动气缸驱动气动夹爪5向后运动抵住三通针座7,然后线性驱动器1工作使得活塞杆座3向下运动,母液袋内的药液被抽进针筒内,完成抽液动作,摆动气缸6驱动操纵杆9转动,操纵杆9带动转向阀8在三通针座7内转动,完成液体流动管路的更换,线性驱动器1工作带动活塞杆座3往复运动,实现药液推入、混合以及抽取,摆动气缸6驱动操纵杆9反向转动,实现转向阀8反向转动,液体流动管路再次切换,线性驱动器1工作带动活塞杆向上运动,实现药液推入母液袋。本技术实现管路自动切换,自动化程度高,适用范围广。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后端面上固定线性驱动器(1),所述线性驱动器(1)的输出端穿过基座(2)并固定活塞杆座(3),所述活塞杆座(3)上端安装三通注射器(4),所述三通注射器(4)上端连接三通针座(7),所述三通针座(7)后端安装转向阀(8),所述基座(2)上表面后侧设有摆动气缸(6),所述摆动气缸(6)的输出端穿过基座(2)并抵住转向阀(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2),所述基座(2)后端面上固定线性驱动器(1),所述线性驱动器(1)的输出端穿过基座(2)并固定活塞杆座(3),所述活塞杆座(3)上端安装三通注射器(4),所述三通注射器(4)上端连接三通针座(7),所述三通针座(7)后端安装转向阀(8),所述基座(2)上表面后侧设有摆动气缸(6),所述摆动气缸(6)的输出端穿过基座(2)并抵住转向阀(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前端设有气动夹爪(5),所述气动夹爪(5)后端与三通针座(7)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三通注射器自动换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前端下侧设有定位平台(10),所述定位平台(10)与三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