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54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一、针头二和三通阀体,所述的三通阀体的三个通道分别连接注射器、针头一和针头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注射器、三通阀体、软管以及软管针组成的三通注射器能够转换从针筒和针头一以及针筒和针头二之间的通道转换,保证软管针在输送药液时出现晃动脱落的概率降低,提高送液的稳定性,也不会出现反复插拔针头带来的漏液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药品灌装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
技术介绍
注射剂指药物制成的供注入体内的无菌溶液(包括乳浊液和混悬液)以及供临用前配成溶液或混悬液的无菌粉末或浓溶液,注射剂作用迅速可靠,不受pH、酶、食物等影响,无首过效应,可发挥全身或局部定位作用,适用于不宜口服药物和不能口服的病人。注射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用具,注射器也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容器、如有些色谱法中的科学仪器穿过橡胶隔膜注射。将气体注射到血管中将会导致空气栓塞。从注射器中去除空气以避免栓塞的办法是将注射器倒置、轻轻敲打、然后在注射到血流之前挤出一点儿液体。目前大型医院每天要进行注射剂的配置超万只,某些医院也开始使用注射剂的配药机器人,但是其配药机器人主要依靠提高单次混匀数量来增加效率,这样提高效率有限,现有的三通注射器与输液袋连接的一端的软针管容易出现晃动松动的情况,连接不稳定且容易漏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该三通注射器药液通道转换方便,方便卡接和固定,输液稳定性好,配药效率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包括注射器、针头一、针头二和三通阀体,所述的三通阀体的三个通道分别连接注射器、针头一和针头二。优选的,所述的三通阀体通过软管连接针头一或针头二。优选的,所述的三通阀体上设置有将阀芯转向的转向开关。优选的,所述的软管与三通阀体的一个通道相连接,所述的软管另一端设有软管针。<br>所述的软管针包括针柄、针头二以及接口三,所述的针头二设置在针柄一端,所述的接口三设置在针柄另一端,且接口三与软管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针柄上设有针柄槽口,所述的针柄槽口内下端设置针栓,所述的针柄下端靠近软管的一侧边缘处设有限位块。优选的,所述的注射器包括活塞杆、针筒以及橡胶塞,所述的活塞杆下端伸入注射器内并安装橡胶塞,所述的橡胶塞与注射器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的三通阀体头包括三通插头、阀芯、针头一、接口一以及接口二,所述的三通插头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设有针头一、接口一以及接口二,所述的接口二安插在针筒下端,所述的接口二连接软管,所述的阀芯设置在三通插头内部。优选的,所述的针筒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的针柄一端设有过线槽,所述的过线槽和接口三同侧设置,所述的过线槽的直径等于软管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管针上的针柄槽口和针栓方便针管的卡接固定,利用注射器、三通阀体、软管以及软管针组成的三通注射器能够转换从针筒和针头一以及针筒和针头二之间的通道转换,保证软管针在输送药液时出现晃动脱落的概率降低,提高送液的稳定性,也不会出现反复插拔针头带来的漏液问题,能够配药机器人上使用,提高配药效率。本技术药液通道转换方便,方便卡接和固定,输液稳定性好,配药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软管针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注射器和三通阀体的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图。图中,1-注射器,2-三通阀体,3-软管,4-软管针,5-固定夹,11-活塞杆,12-针筒,13-橡胶塞,21-三通插头,22-阀芯,23-针头一,24-接口一,25-接口二,41-针柄,42-针柄槽口,43-针头二,44-针栓,45-限位块,46-接口三,47-过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照附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包括注射器1、针头一23、针头二43和三通阀体2,所述的三通阀体2的三个通道分别连接注射器1、针头一23和针头二43。优选的,所述的三通阀体2通过软管3连接针头一23或针头二43。优选的,所述的三通阀体2上设置有将阀芯22转向的转向开关。优选的,所述的软管3与三通阀体2的一个通道相连接,所述的软管3另一端设有软管针4。所述的软管针4包括针柄41、针头二43以及接口三46,所述的针头二43设置在针柄41一端,所述的接口三46设置在针柄41另一端,且接口三46与软管3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针柄41上设有针柄槽口42,所述的针柄槽口42内下端设置针栓44,所述的针柄41下端靠近软管3的一侧边缘处设有限位块45,在实际使用时,手持软管针4的针柄41,将针栓44插入固定软管针4的固定座5,限位块45起到限位作用,防止针栓44脱离,然后转动针柄41,将针柄41转动至固定座5一侧,固定座5上端一侧被套在针柄槽口42内,完成软管针4的快速安装,拆卸时反向转动针柄41,然后反向拔出针栓44即可。优选的,所述的注射器1包括活塞杆11、针筒12以及橡胶塞13,所述的活塞杆11下端伸入注射器1内并安装橡胶塞13,所述的橡胶塞13与注射器1内表面紧密贴合。所述的三通阀体2头包括三通插头21、阀芯22、针头一23、接口一24以及接口二25,所述的三通插头21的三个输出端分别设有针头一23、接口一24以及接口二25,所述的接口二25安插在针筒12下端,所述的接口二25连接软管3,所述的阀芯22设置在三通插头21内部,接口一24和接口二25分别连接注射器1和软管3,将针头一23插入西林瓶内,将针头二43插入输液袋,实现西林瓶、注射器1和输液袋三连通。优选的,所述的针筒12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的针柄41一端设有过线槽47,所述的过线槽47和接口三46同侧设置,所述的过线槽47的直径等于软管3的直径,将冗长的软管3卡入过线槽47内,能够实现软管3的卡放,降低软管3随意摆动断开的概率。本技术软管针4上的针柄槽口42和针栓44方便针管的卡接固定,利用注射器1、三通阀体2、软管3以及软管针4组成的三通注射器1能够转换从注射器1和西林瓶以及注射器1和输液袋之间的通道转换,软管针4在输送药液时出现晃动脱落的概率降低,也不会出现反复插拔针头带来的漏液问题。本技术药液通道转换方便,方便卡接和固定,输液稳定性好,配药效率高。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针头一(23)、针头二(43)和三通阀体(2),所述的三通阀体(2)的三个通道分别连接注射器(1)、针头一(23)和针头二(4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注射器(1)、针头一(23)、针头二(43)和三通阀体(2),所述的三通阀体(2)的三个通道分别连接注射器(1)、针头一(23)和针头二(4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阀体(2)通过软管(3)连接针头一(23)或针头二(4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阀体(2)上设置有将阀芯(22)转向的转向开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药用三通注射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软管(3)与三通阀体(2)的一个通道相连接,所述的软管(3)另一端设有软管针(4);
所述的软管针(4)包括针柄(41)、针头二(43)以及接口三(46),所述的针头二(43)设置在针柄(41)一端,所述的接口三(46)设置在针柄(41)另一端,且接口三(46)与软管(3)另一端相连接,所述的针柄(41)上设有针柄槽口(42),所述的针柄槽口(42)内下端设置针栓(44),所述的针柄(41)下端靠近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安之卓医疗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