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敬专利>正文

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233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包括担架主体和护栏,所述护栏通过支撑杆连接在担架主体的两侧,支撑杆通过铰链连接在担架主体上,支撑杆可绕铰链旋转,护栏的顶部设有滚轮。支撑杆上设有定位孔,相应的担架主体也设有定位孔,支撑杆与担架主体之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进行固定。支撑杆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护栏上,实现护栏的可折叠,护栏上也设有定位孔,支撑杆与护栏之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进行固定。当在平地行驶时护栏位于担架主体的上方,对人员起到保护的作用;当需要爬楼梯或爬高时,将支撑杆旋转,使护栏位于担架主体的下方,并通过定位销进行定位,护栏上的滚轮与地面或楼梯接触,以方便爬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
技术介绍
在野外环境的医疗救护中,担架是野外伤员快速护送的重要工具之一。目前急救所使用的便携式担架多为杆式担架或铲式担架,对于杆式担架而言,杆式担架由两条担架杆和套设在担架杆上的软质帆布构成,两条担架杆使伤员被夹在两条担架杆之间,同时伤员固定效果差,容易使伤员二次受伤。当折叠收拢时,担架杆的四个支脚不能拆卸,不仅占用空间大,并且在雪地、山地使用时困难较大,不便于更换支脚,也至于不能快速转移伤员。对于铲式担架而言,铲式担架折叠后占用面积大,且重量相对于杆式担架重,不便于携带。无论是杆式担架还是铲式担架,都需要至少两人共同配合才能使用,而且在爬高、爬楼梯时都比较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用于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主体和护栏,所述护栏通过支撑杆连接在担架主体的两侧,支撑杆通过铰链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主体(1)和护栏(2),所述护栏(2)通过支撑杆(21)连接在担架主体(1)的两侧,支撑杆(21)通过铰链连接在担架主体(1)上,支撑杆(21)可绕铰链旋转,护栏(2)的顶部设有滚轮(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担架主体(1)和护栏(2),所述护栏(2)通过支撑杆(21)连接在担架主体(1)的两侧,支撑杆(21)通过铰链连接在担架主体(1)上,支撑杆(21)可绕铰链旋转,护栏(2)的顶部设有滚轮(2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上设有定位孔,相应的担架主体(1)也设有定位孔,支撑杆(21)与担架主体(1)之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进行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21)的另一端通过铰链连接在护栏(2)上,护栏(2)上也设有定位孔,支撑杆(21)与护栏(2)之间通过定位销与定位孔配合进行固定。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担架主体(1)包括位于两侧的主杆(11)、连接杆Ⅰ(12)和连接杆Ⅱ(13),连接杆Ⅰ(12)的一端与主杆(11)连接,连接杆Ⅰ(12)的另一端与连接杆Ⅱ(13)铰接,连接杆Ⅰ(12)与连接杆Ⅱ(13)可相对转动,连接杆Ⅱ(13)的另一端与主杆(11)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场景使用的救护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杆(11)设有滑轨(111),连接杆Ⅰ(12)和连接杆Ⅱ(13)与主杆(11)连接的一端均设有滑块(14),连接杆Ⅰ(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敬曹晨张宸睿
申请(专利权)人:陈敬曹晨张宸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