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泳愉专利>正文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23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包括移动床架、床体以及升降机构;该移动床架包括底座以及扶手架;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顶升件以及第二顶升件;所述第一顶升件的上端与所述床体下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的上端与所述床体下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丝杆以及驱动件;所述丝杆穿过所述第一顶升件与所述第二顶升件且与两者相互配合连接;位于第一顶升件一端的丝杆与位于第二顶升件一端的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该移动床结构设计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对移动床进行高度调节,操作灵活,使得该移动床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
技术介绍
移动床是医院中最为常用的护理设备,用于将病人转移至病床或者手术台上的中转设备,也可以充当病床使用,是病人在日常治疗过程中最常接触的设备之一。现有的移动床一般不具有高度调节功能,导致该移动床不能灵活运用,如果病人需要做检查时,由于高度不合适,需要将病人搬运至检查床上,这就导致病人做检查时需要频繁的进行转移,很大程度会使病人造成二次伤害。另外,如果病人情况紧急,需要在移动床上施救时,由于不能调节高度,会给医生在抢救过程中带来不便。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授权公告号为CN208541496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病床”,该病床由可进行伸缩的第一动力装置及可进行伸缩的第二动力装置驱动分别驱动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运动,从而带动床体做升降运动,但是存在以下不足:由于有两个驱动力,难以控制第一动力装置和第二动力装置精确的同步运动,使得病床难以平稳的升降,且结构也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包括移动床架、设置在所述移动床架上的床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床体与所述移动床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床体高度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n所述移动床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扶手架;/n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顶升件以及第二顶升件;其中,所述第一顶升件的上端与所述床体下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的上端与所述床体下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丝杆以及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丝杆穿过所述第一顶升件与所述第二顶升件且与两者相互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顶升件一端的丝杆与位于所述第二顶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包括移动床架、设置在所述移动床架上的床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床体与所述移动床架之间用于调节所述床体高度的升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移动床架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两端扶手架;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顶升组件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顶升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第一顶升件以及第二顶升件;其中,所述第一顶升件的上端与所述床体下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的上端与所述床体下端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的丝杆以及驱动所述丝杆转动的驱动件;所述丝杆穿过所述第一顶升件与所述第二顶升件且与两者相互配合连接;位于所述第一顶升件一端的丝杆与位于所述第二顶升件一端的丝杆的螺纹旋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组件为两组,两组顶升组件共用一个所述丝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顶升件包括两个第一顶升杆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一顶升杆之间的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顶升杆的上端与所述床体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二顶升件包括两个第二顶升杆以及固定连接在两个所述第二顶升杆之间的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顶升杆的上端与所述床体铰接,下端与所述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均与所述丝杆配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调节高度的移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其中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泳愉黄洁明钟冕徐庆华温宇明卢敏艳方洁莹蓝宁辉
申请(专利权)人:陈泳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