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转运平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622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3 1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医用转运平车,包括车架构件、上层床板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床板,且所述上层床板设于所述车架构件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构件、第一传动件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送构件以活动方式套设在所述上层床板上,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传送构件在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层床板移动,并将所述传送构件上的病人移动输送至所述上层床板的预设转运位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传送装置,并由传送装置的传送构件将病人移送至上层床板的预设转运位置,无需人为操作转移病人,可降低转运过程的劳动强度,避免造成医务人员的身体疲劳而影响工作状态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医用转运平车
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医用转运平车。
技术介绍
医用转运平车是一种适合急诊与急救病人的医用平车,它能够方便且平稳的转运病人,大大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劳动强度,且在转运过程中不会出现颠簸振动,有效减轻病人的痛苦。但是,由于目前在转运时,病人一般平躺于转运平车的转运平台的中央,而现有医用转运平车只能通过调节转运平车的高度位置和水平方向的位置,以此缩短转运平台到检查台或手术台的距离,无法自动地移动病人在转运平台上的位置。即在将病人由转运平台转移至检查台或手术台时,需要先将病人搬离出转运平台的中央,然后再移动至检查台或手术台;相反地,在将病人由检查台或手术台转移至转运平台时,需要先将病人转移到转运平台,然后再将病人移至转运平台中央。因此在将病人移出转运平台的中央、或移至转运平台的中央时都需要人为操作,从而大大增加了转运过程的劳动强度,特别是在转运数量较多的情况下,会严重造成医务人员的身体疲劳,影响工作状态和工作效率,并且也会在转运过程加重病人的痛苦,不利于病情的好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针对上述现有医用转运平车无法自动地移动病人在转运平车上的位置,转运时需要人为操作转移,大大增压了转运过程的劳动强度以及会加重病人的痛苦,不利于病情的好转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医用转运平车。本技术实施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医用转运平车,包括车架构件、上层床板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床板,且所述上层床板设于所述车架构件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构件、第一传动件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送构件以活动方式套设在所述上层床板上,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传送构件在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层床板移动,并将所述传送构件上的病人移动输送至所述上层床板的预设转运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至少两根传动杆和同步连接多根所述传动杆的联动组件,且多根所述传动杆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与所述上层床板活动连接,并沿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传送构件为传送履带,且所述传送履带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套设到每一所述传动杆上;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其中一根所述传动杆时,多根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联动组件联动同步运转,并带动所述传送履带相对所述上层床板移动。优选地,所述医用转运平车还包括第二传动件和第二驱动电机,且所述上层床板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固定安装到所述车架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运转,带动所述上层床板在水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车架构件做直线平移运动。优选地,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丝杠传动模组和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其中:所述丝杠传动模组安装固定在所述车架构件上,且所述丝杠传动模组的传动块与所述上层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滑轨组件分别沿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每一所述滑轨组件分别包括安装固定在所述车架构件上的滑块、和安装固定到所述上层床板的底面的导轨;两根所述滑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杠传动模组运转时,所述丝杠传动模组的传动块驱动所述上层床板移动,并带动所述导轨在所述滑块上滑动。优选地,所述车架构件包括水平设置的基板和支撑在所述基板下方的脚架,所述上层床板位于所述基板上,且所述上层床板与所述基板平行。优选地,所述脚架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支脚,且每一所述支脚包括支杆、及安装固定在所述支杆上的第三传动件和第三驱动电机,其中:每一所述第三传动件设有升降杆,且每一所述支杆通过所述升降杆连接到所述基板的底面;在所述第三驱动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传动件时,所述升降杆做垂直向上或向下的运动,并带动所述基板上升或下降。优选地,所述脚架包括四个支脚,每一所述支脚的支杆背向所述基板的一端设有万向轮,且四个所述支脚的支杆通过多根横杆相互连接固定;四个所述支脚的升降杆以分布于矩形的四个顶点的方式通过第一销轴铰接固定到所述基板的底面,且每一所述第一销轴均沿所述基板的宽度方向设置。优选地,所述矩形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相同,且位于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一端的两个所述支脚的升降杆相对支杆凸起的高度相等,位于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上的第二端的两个所述支脚的升降杆相对支杆凸起的高度相等。优选地,所述医用转运平车还包括控制器、控制板和用于供电的储能电池,所述控制板和储能电池分别安装固定在所述车架构件的底部,且所述控制板与所述储能电池导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以悬挂的方式挂设在所述车架构件的侧边,并通过无线信号或导线与所述控制板连接。优选地,所述车架构件的宽度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朝上突出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防护栏,且每一所述防护栏分别通过一个沿所述基板的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销轴与所述基板铰接固定。本技术实施例的医用转运平车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传送装置,并由传送装置的传送构件将病人移送至上层床板的预设转运位置,从而实现自动地转移病人在上层床板上的位置,即无需人为操作转移病人,由此可大大降低转运过程的劳动强度,避免造成医务人员的身体疲劳而影响工作状态和效率,并且不会加重病人的痛苦,有效避免转运过程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有利于病情的好转。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转运平车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医用转运平车的结构示意图,该医用转运平车可应用于医疗领域,特别是在能够降低转运劳动强度的医用转运平车中。本实施例中的医用转运平车包括车架构件1、上层床板2以及用于将病人移转到上层床板2的预定位置的传送装置3,其中:上层床板2安装在车架构件1上,而传送装置3安装固定到该上层床板2。为缩减整体体积及简化结构,传送装置3具体可与上层床板2装配一体;即在转运时,病人可平躺于传送装置3上,由传送装置3移送病人至上层床板2上的预定位置。上述传送装置3包括传送构件31、第一传动件及第一驱动电机32,具体地,可将传送构件31以活动方式套设在上层床板2的外侧(即传送构件31可相对上层床板2移动),同时第一传动件与传送构件31传动连接,使传送构件31可跟随第一传动件动作。这样,第一传动件可在第一驱动电机32的驱动下,带动传送构件31在垂直于上层床板2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上层床板2移动,并将传送构件31上的病人移动输送至上层床板2的预设转运位置。在将病人从病床转移到上述医用转运平车时,可先将病人置于传送构件31相对于上层床板2的边缘的位置,然后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2将病人传送至相对于上层床板2的中央位置。另外,在将病人转移至医疗平台或病床时,可启动第一驱动电机32将平躺在相对于上层床板2的中央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构件、上层床板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床板,且所述上层床板设于所述车架构件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构件、第一传动件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送构件以活动方式套设在所述上层床板上,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传送构件在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层床板移动,并将所述传送构件上的病人移动输送至所述上层床板的预设转运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构件、上层床板及传送装置,其中:所述传送装置安装在所述上层床板,且所述上层床板设于所述车架构件上;所述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构件、第一传动件及第一驱动电机,所述传送构件以活动方式套设在所述上层床板上,且所述第一传动件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所述传送构件在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的方向上相对所述上层床板移动,并将所述传送构件上的病人移动输送至所述上层床板的预设转运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件包括至少两根传动杆和同步连接多根所述传动杆的联动组件,且多根所述传动杆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分别与所述上层床板活动连接,并沿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传送构件为传送履带,且所述传送履带沿所述传动杆的轴向套设到每一所述传动杆上;
在所述第一驱动电机驱动其中一根所述传动杆时,多根所述传动杆通过所述联动组件联动同步运转,并带动所述传送履带相对所述上层床板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医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医用转运平车还包括第二传动件和第二驱动电机,且所述上层床板通过所述第二传动件固定安装到所述车架构件上;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驱动所述第二传动件运转,带动所述上层床板在水平面上沿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相对于所述车架构件做直线平移运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医用转运平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件包括丝杠传动模组和两根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轨组件,其中:所述丝杠传动模组安装固定在所述车架构件上,且所述丝杠传动模组的传动块与所述上层床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两根所述滑轨组件分别沿垂直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设置,且每一所述滑轨组件分别包括安装固定在所述车架构件上的滑块、和安装固定到所述上层床板的底面的导轨;
两根所述滑轨组件分别设于所述上层床板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且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驱动所述丝杠传动模组运转时,所述丝杠传动模组的传动块驱动所述上层床板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红潘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