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包括柜体,柜体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呈水平结构分布的湿评台和干评台,且湿评台和干评台顶部外壁的边缘处均焊接有镶边,湿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下水孔,且下水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水管,湿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送水管,且送水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阀门,湿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沥水架,干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摆放有样茶盘,沥水架包括底架,底架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湿评台和干评台合二为一,减小了审评台占用的面积,并且在评审员评审的过程中无需频繁在仅需坐在审评台前,即可进行干评和湿评,更加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
本技术涉及茶具
,尤其涉及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
技术介绍
干评台为检验干茶外形的审评台,台的高度为850-900毫米,宽度为600毫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台下可设抽斗;湿评台的的高度为850-900毫米,宽度为600毫米,长度视需要而定,台下可设抽斗。现有的茶叶审评台分为干评台和湿评台,使用时,两个审评台需要同时放置在室内,会占用大量空间,在评审的过程中,评审员还需要在两个审评台之间来回走动,较为不便。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包括柜体,所述柜体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呈水平结构分布的湿评台和干评台,且湿评台和干评台顶部外壁的边缘处均焊接有镶边,所述湿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下水孔,且下水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水管,所述湿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送水管,且送水管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阀门,所述湿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沥水架,所述干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摆放有样茶盘。进一步的,所述沥水架包括底架,所述底架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成等距离分布的分隔杆,且分隔杆的顶端焊接有防护球。进一步的,所述底架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吸盘。进一步的,所述干评台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且底座的顶部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波形管,所述波形管远离底座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补光灯。进一步的,所述柜体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防滑垫。进一步的,所述柜体正面外壁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且柜门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置的湿评台和干评台,湿评台和干评台安装台柜体顶部的两侧,将两个审评台合二为一,减小了审评台占用的面积,并且在评审员评审的过程中无需频繁在仅需坐在审评台前,即可进行干评和湿评,更加方便使用。2.通过设置的沥水架,当湿评完成后,使用清水对茶具进行冲洗,冲洗完成后将茶具放置在沥水架上,能够使得茶具更快干燥,同时也能够方便评审员取放。3.通过设置的补光灯,在室内光线较为昏暗时,评审员不方便对茶叶的外形和色泽进行鉴定,补光灯能够为茶叶进行补光,方便评审员观察茶叶,并且补光灯通过波形管连接固定,使得评审员能够随意调节补光灯的位置和角度,使得补光灯使用更加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的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的沥水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柜体、2柜门、3把手、4支撑腿、5防滑垫、6吸盘、7湿评台、8干评台、9镶边、10下水孔、11沥水架、12样茶盘、13底座、14波形管、15补光灯、16送水管、17阀门、18下水管、19底架、20支撑架、21分隔杆、22防护球、23支撑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照图1-3,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包括柜体1,柜体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呈水平结构分布的湿评台7和干评台8,且湿评台7和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边缘处均焊接有镶边9,镶边9防止水流出,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下水孔10,使残茶能够流出,且下水孔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水管18,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送水管16,且送水管1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阀门17,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沥水架11,能够方便评审员取放茶具,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一侧摆放有样茶盘12,样茶盘12用于摆放干茶叶。进一步的,沥水架11包括底架19,底架19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架20,且支撑架20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成等距离分布的分隔杆21,分隔杆21能够将不同茶具分开,且分隔杆21的顶端焊接有防护球22,防护球22能够防止分隔杆21的顶端刺伤评审员手掌。进一步的,底架19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杆23,且支撑杆23的底端螺纹连接有吸盘6,吸盘6能够防止沥水架11在湿评台7上滑动。进一步的,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底座13,且底座13的顶部外壁上螺纹连接有波形管14,波形管14能够方便调节补光灯15的角度,波形管14远离底座13的一端螺纹连接有补光灯15,补光灯15能够为茶叶进行补光,方便评审员观察茶叶。进一步的,柜体1底部外壁的四角处均焊接有支撑腿4,支撑腿4用于支撑柜体1,且支撑腿4的底部外壁上粘接有防滑垫5,防滑垫5能够防止柜体1滑动。进一步的,柜体1正面外壁的两侧均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有柜门2,能够在柜体1的内部收纳各种评茶用具,且柜门2的一侧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把手3,把手3方便打开柜门2。工作原理:使用时,操作人员可以坐在柜体1的前方,在干评台8上对茶叶的形状和色泽进行审评,当室内光线较暗时,操作人员可以将补光灯15打开,使用补光灯15对茶叶进行照明,防止因光线模糊造成误评,当需要调整补光灯15的角度时,操作人员可以改变波形管14的弯曲角度,从而使得补光灯15的光照角度发生改变;在湿评台7上可以对茶叶的内质,包括香气、滋味、汤色、叶底进行审评,评审结束后,操作人员可以直接将残茶倒在湿评台7上,茶水能够通过下水孔10和下水管18流出,之后操作人员可以转动阀门17从送水管16取水,冲洗茶具,接着将茶具放置在沥水架11的两根分隔杆21之间,进行沥水待下次取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呈水平结构分布的湿评台(7)和干评台(8),且湿评台(7)和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边缘处均焊接有镶边(9),所述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下水孔(10),且下水孔(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水管(18),所述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送水管(16),且送水管(1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阀门(17),所述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沥水架(11),所述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一侧摆放有样茶盘(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包括柜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1)的顶部外壁上通过螺钉安装有呈水平结构分布的湿评台(7)和干评台(8),且湿评台(7)和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边缘处均焊接有镶边(9),所述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开有下水孔(10),且下水孔(10)的内部螺纹连接有下水管(18),所述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螺纹连接有送水管(16),且送水管(16)的一端螺纹连接有阀门(17),所述湿评台(7)顶部外壁的一侧设置有沥水架(11),所述干评台(8)顶部外壁的一侧摆放有样茶盘(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湿两用茶叶审评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沥水架(11)包括底架(19),所述底架(19)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支撑架(20),且支撑架(20)的顶部外壁上焊接有成等距离分布的分隔杆(21),且分隔杆(21)的顶端焊接有防护球(2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小燕,许海军,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博峰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