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
本技术涉及农业无土栽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
技术介绍
无土栽培,是近几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作物栽培的新技术。栽培的作物不是栽培在土壤中,而是种植在溶有矿物质的水溶液(营养液)里,或者是在某种栽培基质中,用营养液进行作物栽培,在栽培时需要使用到无土栽培架。在实际的使用中,现有的无土栽培架,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地形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不能够很好地将栽培架固定在指定的地形,不便于使栽培架适用于不同的地形,而且在使用时,不能根据需要适当的调节好栽培架的角度,同时不能很好地便于取料,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将栽培架进行拼接安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无土栽培架,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地形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不能够很好地将栽培架固定在指定的地形,不便于使栽培架适用于不同的地形,而且在使用时,不能根据需要适当的调节好栽培架的角度,同时不能很好地便于取料,在使用时,不能很好地将栽培架进行拼接安装的问题。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3)、安装机构(6)、连接块(7)、拼接机构(9)、第一开槽(10)和固定装置(12),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有旋转轴(2),所述支撑机构(3)安装在旋转轴(2)下方,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杆(4),所述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3)、安装机构(6)、连接块(7)、拼接机构(9)、第一开槽(10)和固定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有旋转轴(2),所述支撑机构(3)安装在旋转轴(2)下方,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上方安装有架体(5),所述安装机构(6)固定在架体(5)底部,所述连接块(7)固定在架体(5)一侧上下表面,所述连接块(7)远离所述架体(5)的一端安设有凸块(8),所述拼接机构(9)套设在2个所述架体(5)之间相接处的连接块(7)外部,所述第一开槽(10)开设在架体(5)上表面,所述第一开槽(10)上方安装有拆卸机构(11),所述固定装置(12)固定在第一开槽(10)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包括底座(1)、支撑机构(3)、安装机构(6)、连接块(7)、拼接机构(9)、第一开槽(10)和固定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底部固定有旋转轴(2),所述支撑机构(3)安装在旋转轴(2)下方,所述底座(1)上表面固定有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上方安装有架体(5),所述安装机构(6)固定在架体(5)底部,所述连接块(7)固定在架体(5)一侧上下表面,所述连接块(7)远离所述架体(5)的一端安设有凸块(8),所述拼接机构(9)套设在2个所述架体(5)之间相接处的连接块(7)外部,所述第一开槽(10)开设在架体(5)上表面,所述第一开槽(10)上方安装有拆卸机构(11),所述固定装置(12)固定在第一开槽(10)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3)包括第一固定块(31)、第一内槽(32)、支撑杆(33)、第二固定块(34)、第二内槽(35)和伸缩杆(36),所述第一固定块(31)固定在旋转轴(2)底部,所述第一固定块(31)内部开设有第一内槽(32),所述支撑杆(33)安装在第一固定块(31)下方,所述支撑杆(33)上端固定有第二固定块(34),所述第二固定块(34)内部开设有第二内槽(35),所述伸缩杆(36)一端拧合在第一内槽(32)中,所述伸缩杆(36)另一端拧合在第二内槽(35)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槽(32)与第二内槽(35)以及伸缩杆(36)表面均为螺纹结构,所述第一内槽(32)与第二内槽(35)的内部尺寸均与伸缩杆(36)外部的尺寸相吻合,所述第一内槽(32)和第二内槽(35)通过伸缩杆(36)形成螺纹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机构(6)包括转轴(61)、第三固定块(62)和第三内槽(63),所述转轴(61)固定在架体(5)底部,所述转轴(61)底部固定有第三固定块(62),所述第三固定块(62)内部开设有第三内槽(6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业用适用不同地形且方便进行取料的无土栽培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固定块(62)通过转轴(61)与架体(5)构成旋转结构,所述第三固定块(62)旋转的角度范围为0-360°,所述第三内槽(63)的内部与固定杆(4)外部上端点均为螺纹结构,所述第三固定块(62)通过第三内槽(63)与固定杆(4)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雍明远,
申请(专利权)人:遂宁市明川零贰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