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变换电路、LED驱动电源以及LED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3298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信号变换电路、LED驱动电源以及LED灯。其中信号变换电路,包括隔离变换单元,用于接收PWM信号并将其隔离传输变换为输出信号;稳压单元,该稳压单元与隔离变换单元连接,用于为PWM信号的变换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电压调节单元,该单元与隔离变换单元以及稳压单元连接,用于调节控制所述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电压跟随单元,用于稳定输出所述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该单元与稳压单元和电压跟随单元连接,用于对稳压单元和电压跟随单元进行供电。实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调节输出信号,减少干扰,提高输出信号的精度和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信号变换电路、LED驱动电源以及LED灯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尤其涉及一种信号变换电路、LED驱动电源以及LED灯。
技术介绍
在LED户外驱动电源设计中,信号变换电路是非常关键环节。如图1所示,图1为传统的信号变换电路,电阻R1、电容C1为滤波电路,电阻R2、电阻R3为分压电路。传统的信号变换电路,输出信号跟随输入信号,输出信号难以调节,且输出信号来源于输入信号,受干扰大,控制信号精度差,不适合高精信号控制。另外,在输入信号延迟或无输入信号状态下,输出信号不能有效地维持较小电压,以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变换电路、LED驱动电源以及LED灯,旨在解决相关技术中输出信号难以调节,精度差,在输入信号延迟或无输入信号状态下,输出信号不能有效地维持较小电压以实现对控制器的控制的问题。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号变换电路,其包括:隔离变换单元,用于接收PWM信号并将所述PWM信号隔离传输变换为输出信号;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PWM信号的变换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电压调节单元,所述电压调节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以及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用于调节控制所述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电压跟随单元,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输出端用于与控制器连接,且用于稳定输出所述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器;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进行供电;其中,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还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未有所述PWM信号输入时,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稳压单元输出控制电压信号经由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输出至所述控制器。进一步地,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管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稳压管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高压启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稳压芯片,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和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变换单元包括第七电阻、第二十一电阻以及光耦,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PWM信号,所述光耦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调节单元包括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以及可调电阻器,所述第八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和所述第七电阻之间,所述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连接,所述第九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八电阻与所述电压跟随单元之间,所述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接地,所述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可调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所述可调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九电阻和所述第十电阻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一电阻和所述可调电阻器之间,所述第十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压跟随单元包括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第十七电阻、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三二极管以及运算放大器,所述运算放大器的电源端与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的接地端接地,所述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所述第三二极管的负极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十七电阻与所述第三二极管并联,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六电容的另一端接地且与所述第四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四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十六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运算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与所述第六电容之间,所述第十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电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五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十五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的另一端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十三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八电阻和所述第九电阻之间,所述第十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四电容与所述第十四电阻之间,以及连接至所述第十六电阻和所述第五电容之间。进一步地,还包括过温保护单元,所述过温保护单元的一端与所述供电单元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用于过温时拉低所述输出信号或所述控制电压信号的电压以降低温度。进一步地,所述过温保护单元包括第十八电阻、第十九电阻、第二十电阻、热敏电阻、第七电容、第二稳压管、以及三极管,所述热敏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所述第一电源之间,所述热敏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十八电阻一端连接,所述第十八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十四电阻与所述控制器之间,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十九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三极管的基极与所述第二稳压管的正极之间,所述第十九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七电容与所述第十九电阻并联,所述第二十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二稳压管的负极与所述热敏电阻之间,所述第二十电阻的另一端接地。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LED驱动电源,其包括信号变换电路,所述信号变换电路为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信号变换电路。第三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LED灯,其包括LED驱动电源,所述LED驱动电源为上述第二方面所述的LED驱动电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隔离变换单元将PWM信号进行隔离传输变换为输出信号,稳压单元为PWM信号变换提供基准电压,电压调节单元可对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信号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n隔离变换单元,用于接收PWM信号并将所述PWM信号隔离传输变换为输出信号;/n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PWM信号的变换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n电压调节单元,所述电压调节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以及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用于调节控制所述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n电压跟随单元,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输出端用于与控制器连接,且用于稳定输出所述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器;/n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进行供电;/n其中,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还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未有所述PWM信号输入时,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稳压单元输出控制电压信号经由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输出至所述控制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号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隔离变换单元,用于接收PWM信号并将所述PWM信号隔离传输变换为输出信号;
稳压单元,所述稳压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连接,用于为所述PWM信号的变换提供稳定的基准电压;
电压调节单元,所述电压调节单元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以及所述稳压单元连接,用于调节控制所述输出信号的电压幅度;
电压跟随单元,所述电压跟随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输出端用于与控制器连接,且用于稳定输出所述输出信号至所述控制器;
供电单元,所述供电单元与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连接,用于对所述稳压单元和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进行供电;
其中,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还用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当未有所述PWM信号输入时,所述供电单元通过所述稳压单元输出控制电压信号经由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输出至所述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号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一稳压管以及第一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单元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稳压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一稳压管的正极接地,所述第一电容与所述第一稳压管并联,所述第二二极管的正极与高压启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的负极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压跟随单元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号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压单元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电容、第三电容以及稳压芯片,所述第六电阻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和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稳压芯片的接地端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阻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出端连接且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二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稳压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的一端连接至所述第六电阻与所述第三电阻之间,所述第三电容的另一端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号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变换单元包括第七电阻、第二十一电阻以及光耦,所述光耦的发光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电源连接,所述发光二极管的负极与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十一电阻的另一端用于输入所述PWM信号,所述光耦的光电三极管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电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七电阻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所述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以及所述电压调节单元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号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调节单元包括第八电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衍栋胡炎申刘建铨陈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茂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