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开关,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
技术介绍
1、相关技术中,智能灯具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中的无线通讯板安装可靠性较低且调光灵敏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中的无线通讯板安装可靠性较低且调光灵敏性较差的技术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包括:
3、底壳,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相对间隔设于所述底板的两端;
4、第一侧盖,设于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一侧盖设有收容凸起及卡扣件,所述收容凸起设于所述第一侧盖的外侧,所述收容凸起具有连通所述第一侧盖的内侧的插槽,所述卡扣件设于所述第一侧盖的内侧;以及
5、无线通讯板,所述无线通讯板固定于所述收容凸起与所述卡扣件之间,所述无线通讯板的一端设于所述插槽内并抵接于所述插槽的底壁,所述无线通讯板的另一端与所述卡扣件卡合连接,所述无线通讯板的通信面朝向背离所述底板的方向,所述无线通讯板收发的通信信号用于调光。
6、本申请提供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中,底壳包括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盖设于底板上且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收容凸起设于第一侧盖的外侧,收容凸起具有连通第一侧盖的内侧的插槽,卡扣件设于第一侧盖的内侧,无线通讯板固定于收容凸起与卡扣件之间,无线通讯板的一端设于插槽内并抵接于插槽的底壁,无
7、其中,所述无线通讯板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板体及凸起部,所述板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板体背离所述插槽的一端,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卡扣件所在侧延伸;
8、所述卡扣件包括互连为一体的主体部及扣合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盖且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沿垂直于所述第一侧盖的方向延伸并连接所述扣合部,所述扣合部和所述主体部弯折连接形成扣合槽,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扣合槽内,所述扣合部抵接于所述凸起部背离所述第一侧盖的一侧。
9、其中,所述扣合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倾斜面与抵接面,在所述第一侧盖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沿逐渐靠近所述无线通讯板的方向倾斜,所述无线通讯板从所述第一侧盖的内侧进入所述插槽的过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倾斜面相互滑动,并越过所述扣合部进入所述扣合槽内;所述抵接面用于在所述板体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插槽内时抵接所述凸起部。
10、其中,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第二侧盖及电路板,所述第二侧盖设于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底壳、所述第一侧盖及所述第二侧盖围合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讯板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所述无线通讯板位于所述电路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
11、其中,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
12、所述第一侧盖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部,所述第一固定部上设有用于与第一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一固定孔;
13、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一侧盖的一端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固定部设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依次连通;
14、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依次经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一固定孔及所述第一通孔,将所述第一侧盖及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15、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一端设有第二定位孔;
16、所述第二侧盖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部,所述第二固定部上设有用于与第二定位孔相对应的第二固定孔;
17、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一端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固定部设于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之间,且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依次连通;
18、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依次经所述第二定位孔、所述第二固定孔及所述第二通孔,将所述第二侧盖及所述电路板固定于所述底板上。
19、其中,所述第一侧盖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侧盖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块;
20、所述第一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槽;
21、所述第一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一限位槽内,所述第二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二限位槽内;
22、所述第二侧盖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块,所述第二侧盖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第四限位块;
23、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侧板背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有第四限位槽;
24、所述第三限位块设于所述第三限位槽内,所述第四限位块设于所述第四限位槽内。
25、其中,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电连接线,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侧盖上设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和所述第二卡线槽用于卡合并固定所述电连接线。
26、其中,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于所述底壳上,用于隔离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底壳。
27、其中,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底壳上,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所述上盖用于密封所述收容空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板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板体及凸起部,所述板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板体背离所述插槽的一端,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卡扣件所在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倾斜面与抵接面,在所述第一侧盖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沿逐渐靠近所述无线通讯板的方向倾斜,所述无线通讯板从所述第一侧盖的内侧进入所述插槽的过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倾斜面相互滑动,并越过所述扣合部进入所述扣合槽内;所述抵接面用于在所述板体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插槽内时抵接所述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第二侧盖及电路板,所述第二侧盖设于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底壳、所述第一侧盖及所述第二侧盖围合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讯板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二侧盖的一端设有第一定位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盖朝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侧盖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一侧设有第二限位块;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电连接线,所述第一侧盖上设有第一卡线槽,所述第二侧盖上设有第二卡线槽,所述第一卡线槽和所述第二卡线槽用于卡合并固定所述电连接线。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绝缘片,所述绝缘片设于所述底壳上,用于隔离所述电路板和所述底壳。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上盖,所述上盖设于所述底壳上,且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侧盖和所述第二侧盖,所述上盖用于密封所述收容空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讯板包括互连为一体的板体及凸起部,所述板体至少部分设于所述插槽内,所述凸起部设于所述板体背离所述插槽的一端,所述凸起部朝向所述卡扣件所在侧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合部包括相背设置的倾斜面与抵接面,在所述第一侧盖内侧至外侧的方向上,所述倾斜面沿逐渐靠近所述无线通讯板的方向倾斜,所述无线通讯板从所述第一侧盖的内侧进入所述插槽的过程中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倾斜面相互滑动,并越过所述扣合部进入所述扣合槽内;所述抵接面用于在所述板体的一部分收容于所述插槽内时抵接所述凸起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光开关电源结构还包括第二侧盖及电路板,所述第二侧盖设于底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第二侧板之间,所述第二侧盖与所述第一侧盖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底壳、所述第一侧盖及所述第二侧盖围合形成用于收容所述电路板、所述无线通讯板的收容空间,所述电路板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诗勇,马海涛,匡达钧,韦建飞,杨发和,罗斯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茂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