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机控制,具体涉及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
技术介绍
1、电机控制器是通过主动工作来控制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速度、角度、响应时间进行工作的集成电路。电动机控制器可以由人工操作,也可以是遥控或是自动操作,可以只包括启动及停止电动机的功能,也可以包括其他较复杂的功能,每个电动机都会有对应的控制器,控制器的特性及复杂度会随依电动机需要呈现的性能而不同。最简单的控制器是连接电动机及电源的开关,例如小的家电或动力工具等,电机控制器的应用范围较为的广泛。
2、而对于动力电机而言,其控制器在长时间运行后会产生大了的热量使其温度升高,而现有的散热器其散热方式其主要依赖散热鳍片等被动方式进行散热,而该散热方式其较为依赖周围环境的温度,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该方式的散热效果较差,即使有些会增加散热风扇等结构也很难提高散热效果,因此,现有的动力电机控制器的散热效果还存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3、综上,专利技术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以解决有的散热器其散热方式其主要依赖散热鳍片等被动方式进行散热,而该散热方式其较为依赖周围环境的温度,当周围环境温度过高时该方式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本体运行的控制器本体,所述电机本体的外壁顶端设置有对安装底座,所述控
3、优选的,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接入管,所述接入管设置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接入管分别固定连通在保护壳的外壁两端。
4、优选的,所述安装底座的外壁顶端且位于控制器本体的下方安装有降温座,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壁底端与降温座的外壁顶端连接,所述降温座的内壁开设有供降温水流动的输液槽。
5、优选的,所述降温座的外壁两端且与输液槽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通水口,两个所述接入管相对一端均固定连通有输水软管,所述输水软管远离接入管的一端均与对应位置处的通水口连通。
6、优选的,所述散热部件还包括进风框,所述进风框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风框均与保护壳的内壁且与降温座对应位置处连通,所述控制器本体的外壁顶端安装有散热翅片。
7、优选的,所述进风框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马达,所述散热马达的外壁上下端均通过固定杆与进风框的上下端固定,所述散热马达的输出轴均连接有进气风扇,所述进气风扇呈进风方向设置。
8、优选的,所述进风框远离进气风扇的一侧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壁安装有隔尘板。
9、优选的,所述保护壳的外壁顶端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内壁固定有排风框,所述排风框的外壁均开设有通风孔。
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散热马达与进气风扇可对保护壳内放置的控制器本体进行风冷降温散热,而通过设置的接入管和输水软管可将降温水输送至降温座内的输液槽内,使得降温座能够对控制器本体底端进行降温处理,通过上述方式可知本技术能够通过风冷加水冷双重散热的方式来提高对控制器本体的降温散热效果,避免控制器本体因温度异常升高而受到损伤。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本体(100),所述电机本体(100)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本体(100)运行的控制器本体(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00)的外壁顶端设置有对安装底座(200),所述控制器本体(400)设置在安装底座(200)上,所述安装底座(2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控制器本体(400)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300),所述保护壳(300)上设置有对控制器本体(400)进行散热的散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接入管(320),所述接入管(320)设置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接入管(320)分别固定连通在保护壳(300)的外壁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控制器本体(400)的下方安装有降温座(310),所述控制器本体(400)的外壁底端与降温座(310)的外壁顶端连接,所述降温座(310)的内壁开设有供降温水流动的输液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还包括进风框(500),所述进风框(500)设置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进风框(500)均与保护壳(300)的内壁且与降温座(310)对应位置处连通,所述控制器本体(400)的外壁顶端安装有散热翅片(4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框(500)的内壁均设置有散热马达(520),所述散热马达(520)的外壁上下端均通过固定杆与进风框(500)的上下端固定,所述散热马达(520)的输出轴均连接有进气风扇(521),所述进气风扇(521)呈进风方向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框(500)远离进气风扇(521)的一侧均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内壁安装有隔尘板(51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壳(300)的外壁顶端开设有排风口,所述排风口的内壁固定有排风框(530),所述排风框(530)的外壁均开设有通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包括电机本体(100),所述电机本体(100)的外壁顶端上方设置有用于控制电机本体(100)运行的控制器本体(400),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本体(100)的外壁顶端设置有对安装底座(200),所述控制器本体(400)设置在安装底座(200)上,所述安装底座(2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控制器本体(400)的外侧设置有保护壳(300),所述保护壳(300)上设置有对控制器本体(400)进行散热的散热部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部件包括接入管(320),所述接入管(320)设置的数量为两组,两个所述接入管(320)分别固定连通在保护壳(300)的外壁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200)的外壁顶端且位于控制器本体(400)的下方安装有降温座(310),所述控制器本体(400)的外壁底端与降温座(310)的外壁顶端连接,所述降温座(310)的内壁开设有供降温水流动的输液槽(3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机控制器的主动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座(310)的外壁两端且与输液槽(311)对应位置处均开设有通水口,两个所述接入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挺,韩明杰,吴远鹏,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傲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