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状电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9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状电机结构,它解决了管状电机内部结构易错位等问题,其包括线路板套件,线路板套件内通过卡接机构固定安装有线路板,线路板套件包括上盖和下盖且上盖和下盖通过扣接机构连接固定,线路板套件一端通过定位机构安装有机芯而另一端安装有模块组件,线路板套件和机芯外侧套设有外管型材,外管型材与马达下封盖和马达上封盖封闭连接,机芯与马达上封盖之间通过压紧机构安装有转动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内部结构稳定,拆装方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状电机结构
本技术属于电动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管状电机结构。
技术介绍
管状电机由行程部分、电机部分、减速部分组成,三大部分置于圆管内工作,因此而得名。管状电机多用于电动卷帘门。电机隐藏于卷管内,通过电机转动带动传动轴转动,实现卷帘帘片的升降,上升时帘片卷绕在卷轴上,下降时帘片顺着导轨内侧滑下。通过遥控器的控制来实现窗帘的上升、停止、下降动作。现有的直流管状电机一般为普通稀土或铁氧体电机,即有转子铁芯、磁瓦贴于机壳等结构特点。但在实际的使用中,管状电机工作时,转子转动,内部机芯与机壳相对振动而错位,影响了电机的正常工作。除此之外,电机动力输出轴与卷帘帘片直接连接固定,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动力输出轴承受较大的应力和摩擦力,使用寿命随之缩短。同时,常规的管状电机存在组装时连接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管状电机组件的电机安装结构[201920817942.7],其电机主体,电机主体为空心杯电机,电机主体一端插接在电池线路板外壳的一端,电池线路板外壳内依次具有线路板安装区域和电池安装区域,电池线路板外壳周向外侧具有安装开口,电池线路板外壳内通过第一定位结构设有控制线路板,线路板和/或电机主体连接有供电电池。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机连接稳定性较差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诸多不足,例如动力输出轴承受较大应力,内部结构易因振动而错位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内部结构不易错位的管状电机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管状电机结构,包括线路板套件,线路板套件内通过卡接机构固定安装有线路板,线路板套件包括上盖和下盖且上盖和下盖通过扣接机构连接固定,线路板套件一端通过定位机构安装有机芯而另一端安装有模块组件,线路板套件和机芯外侧套设有外管型材,外管型材靠近线路板套件的一端与马达下封盖封闭连接,线路板套件靠近机芯的一端与马达上封盖封闭连接,机芯与马达上封盖之间通过压紧机构安装有转动组件,转动组件具有设置在马达上封盖内侧中心的轴承安装腔,机芯的动力输出轴插接在马达动力输出轴的中心孔内,马达动力输出轴另一侧中心为转动安装座且转动安装座外侧与轴承的内圈贴合固定,轴承安装腔内侧与轴承的外圈贴合固定,压紧机构包括设置在马达上封盖一侧的压紧块,压紧块内侧设置有相对马达上封盖内侧垂直的弹簧立柱,弹簧立柱上套有压紧弹簧且压紧弹簧与机芯压紧贴合。本管状电机内部采用多种固定方式安装线路板,机芯和转动组件,减少了因工作振动导致的结构错位。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卡接机构包括若干设置上盖内侧的卡扣,线路板的长边边缘与卡扣扣合压紧。卡接机构减少了线路板在线路板套件内的晃动,保证线路板始终固定在上盖内侧。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扣接机构包括若干设置在上盖和/或下盖长边边缘处的扣块,下盖和/或上盖长边边缘设置有与扣块相对的扣槽。扣接机构将下盖和上盖连接为线路板套件这一整体,作为安装各个组件的基座。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上盖和下盖端面上的定位凸块,线路板套件与机芯之间设有定位盘,定位盘外侧设有与定位凸块插接的定位台阶,机芯与线路板套件相对的一端外侧设有若干与定位台阶相对的定位凹槽。定位机构设置在线路板套件与机芯之间,主要固定机芯与线路板套件轴向位置和周向转动角度。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模块组件包括模块盖板和安装在模块盖板内的模块,模块盖板的长边内侧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模块的扣板,模块盖板下端设置的插条插接在线路板套件的插槽内,马达下封盖和外管型材侧面开有安装模块盖板的缺口。模块组件安装在马达下封盖一侧,可随时更换内部模块,使用较为灵活。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马达上封盖和马达下封盖边角处开有螺栓孔,螺栓孔内插有固定螺栓,固定螺栓转动连接在外管型材内侧的拉槽两端。马达上封盖和马达下封盖采用螺栓连接,将管状电机两端完全封闭。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马达下封盖上开有通线孔且通线孔内插接固定有护线套,线路板连接的电源线穿过护线套且与护线套相对固定。电源线穿过通线孔时受到护线套的保护,避免电源线长时间与通线孔磨损导致的断裂。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马达下封盖上设有与线路板连接的指示灯和重置按钮。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线路板套件侧面与外管型材之间设置有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线路板套件侧面且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条,外管型材内侧设置有若干沿轴向延伸的限位槽,限位条与限位槽互相插接。限位机构内的限位条和限位槽固定了线路板套件与外管型材的相对周向角度,减少了线路板套件与外管型材的相对晃动。在上述的管状电机结构中,马达上封盖和马达下封盖与外管型材连接处设置有若干限位凸块,限位凸块插接在外管型材内侧的限位槽端头处。马达上封盖和马达下封盖上额外增加限位凸块,提高了马达上封盖和马达下封盖与外管型材的连接紧固性。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管状电机内部采用多种固定方式安装线路板,机芯和转动组件,减少了因工作振动导致的结构错位;马达动力输出轴承受主要的外部压力,提高了机芯的动力输出轴的结构强度,延长了机芯的使用寿命;模块组件拆装方便,模块更换较为灵活。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线路板套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下盖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线路板套件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机芯的结构安装示意图;图7是图6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外管型材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外管型材与马达下封盖的装配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的转动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技术的压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12是本技术的模块组件的装配示意图;图中,线路板套件1、上盖11、下盖12、线路板13、电源线14、限位机构15、限位条16、限位槽17、限位凸块18、卡接机构2、卡扣21、压紧机构3、压紧块31、弹簧立柱32、压紧弹簧33、扣接机构4、扣块41、扣槽42、定位机构5、定位凸块51、定位盘52、定位台阶53、定位凹槽54、机芯6、模块组件7、模块盖板71、模块72、扣板73、插条74、插槽75、缺口76、外管型材8、马达下封盖81、马达上封盖82、螺栓孔83、固定螺栓84、拉槽85、通线孔86、护线套87、指示灯88、重置按钮89、转动组件9、轴承安装腔91、马达动力输出轴92、转动安装座93、轴承94、内圈95、外圈96。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1-12所示,本管状电机结构,包括线路板套件1,线路板套件1内通过卡接机构2固定安装有线路板13,线路板套1件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且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状电机结构,包括线路板套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内通过卡接机构(2)固定安装有线路板(13),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件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且所述的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扣接机构(4)连接固定,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一端通过定位机构(5)安装有机芯(6)而另一端安装有模块组件(7),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和机芯(6)外侧套设有外管型材(8),所述的外管型材(8)靠近线路板套件(1)的一端与马达下封盖(81)封闭连接,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靠近机芯(6)的一端与马达上封盖(82)封闭连接,所述的机芯(6)与马达上封盖(82)之间通过压紧机构(3)安装有转动组件(9),所述的转动组件(9)具有设置在马达上封盖(82)内侧中心的轴承安装腔(91),所述的机芯(6)的动力输出轴(61)插接在马达动力输出轴(92)的中心孔内,所述的马达动力输出轴(92)另一侧中心为转动安装座(93)且所述的转动安装座(93)外侧与轴承(94)的内圈(95)贴合固定,所述的轴承安装腔(91)内侧与轴承(94)的外圈(96)贴合固定,所述的压紧机构(3)包括设置在马达上封盖(82)一侧的压紧块(31),所述的压紧块(31)内侧设置有相对马达上封盖(82)内侧垂直的弹簧立柱(32),所述的弹簧立柱(32)上套有压紧弹簧(33)且所述的压紧弹簧(33)与机芯(6)压紧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状电机结构,包括线路板套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内通过卡接机构(2)固定安装有线路板(13),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件包括上盖(11)和下盖(12)且所述的上盖(11)和下盖(12)通过扣接机构(4)连接固定,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一端通过定位机构(5)安装有机芯(6)而另一端安装有模块组件(7),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和机芯(6)外侧套设有外管型材(8),所述的外管型材(8)靠近线路板套件(1)的一端与马达下封盖(81)封闭连接,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靠近机芯(6)的一端与马达上封盖(82)封闭连接,所述的机芯(6)与马达上封盖(82)之间通过压紧机构(3)安装有转动组件(9),所述的转动组件(9)具有设置在马达上封盖(82)内侧中心的轴承安装腔(91),所述的机芯(6)的动力输出轴(61)插接在马达动力输出轴(92)的中心孔内,所述的马达动力输出轴(92)另一侧中心为转动安装座(93)且所述的转动安装座(93)外侧与轴承(94)的内圈(95)贴合固定,所述的轴承安装腔(91)内侧与轴承(94)的外圈(96)贴合固定,所述的压紧机构(3)包括设置在马达上封盖(82)一侧的压紧块(31),所述的压紧块(31)内侧设置有相对马达上封盖(82)内侧垂直的弹簧立柱(32),所述的弹簧立柱(32)上套有压紧弹簧(33)且所述的压紧弹簧(33)与机芯(6)压紧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接机构(2)包括若干设置上盖(11)内侧的卡扣(21),所述的线路板(13)的长边边缘与卡扣(21)扣合压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扣接机构(4)包括若干设置在上盖(11)和/或下盖(12)长边边缘处的扣块(41),所述的下盖(12)和/或上盖(11)长边边缘设置有与扣块(41)相对的扣槽(4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状电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位机构(5)包括设置在上盖(11)和下盖(12)端面上的定位凸块(51),所述的线路板套件(1)与机芯(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东沈余斌王先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威仕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