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435711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2-25 09:40
本技术涉及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它解决了现有拉绳体与拉绳座相互连接较为繁琐等技术问题。设置在窗帘轨道内,包括与拉绳体可拆相连的拉绳座,拉绳体一端具有拉绳卡头,拉绳座一侧设有拉绳凸台,拉绳凸台内设有第一穿绳孔,拉绳凸台上开设有拉绳穿出槽,在拉绳凸台一端设有卡头安装筒体,且在卡头安装筒体底部具有第二穿绳孔,拉绳座一侧设有穿绳槽。优点在于:将拉绳卡头安装在卡头安装筒体内,拉动拉绳体使拉绳卡头横向设置并抵靠在穿绳槽与封闭部之间,从而使拉绳体与拉绳座相固定,同时当拉绳卡头被封闭部限制在卡头安装腔内,根据拉绳穿出槽与穿绳槽的设计结构,无论是拉绳体发生松脱或拉紧,拉绳体也不会与拉绳座发生分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窗帘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1、电动窗帘大多数采用可伸缩轨道,轨道内的同步带为了配合轨道的调节都选择较长的长度,并且防止同步带在使用时较为松弛都利用同步带调节器对其进行拉紧,而现有的同步带调节器通过拉绳进行拉动,在现有技术中同步带调节器的结构一般如图1和图2所示,同步带调节器4上具有与同步带相连的同步带连接柱45,拉绳的接头设置在拉绳连接座41的拉绳连接孔42内,拉绳则通过拉绳连接通道43从拉绳穿出孔44穿出,当拉绳发生松弛时拉绳的接头会从拉绳连接孔42内脱离,导致拉绳与同步带调节器4断开,因此需要使用盖板件46的拉绳固定套筒47将拉绳连接座41盖住,确保拉绳与同步带调节器4相连,同步带调节器4需要额外使用盖板件46才能将拉绳固定,从而导致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也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

2、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设置在窗帘轨道内,包括与拉绳体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设置在窗帘轨道内,包括与拉绳体(1)可拆相连的拉绳座(2),且所述的拉绳体(1)一端具有拉绳卡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座(2)一侧设有轴向设置的拉绳凸台(21),所述的拉绳凸台(21)内设有贯穿拉绳座(2)两侧的第一穿绳孔(22),所述的拉绳凸台(21)上开设有拉绳穿出槽(23),且所述的拉绳穿出槽(23)一端与第一穿绳孔(22)相连通且另一端延伸至拉绳凸台(21)端部,在拉绳凸台(21)远离第一穿绳孔(22)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拉绳卡头(11)的卡头安装筒体(3),且在卡头安装筒体(3)底部具有直径小于拉绳卡头(11)长度的第二穿绳孔(31),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设置在窗帘轨道内,包括与拉绳体(1)可拆相连的拉绳座(2),且所述的拉绳体(1)一端具有拉绳卡头(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座(2)一侧设有轴向设置的拉绳凸台(21),所述的拉绳凸台(21)内设有贯穿拉绳座(2)两侧的第一穿绳孔(22),所述的拉绳凸台(21)上开设有拉绳穿出槽(23),且所述的拉绳穿出槽(23)一端与第一穿绳孔(22)相连通且另一端延伸至拉绳凸台(21)端部,在拉绳凸台(21)远离第一穿绳孔(22)的一端设有用于放置拉绳卡头(11)的卡头安装筒体(3),且在卡头安装筒体(3)底部具有直径小于拉绳卡头(11)长度的第二穿绳孔(31),所述的拉绳座(2)远离拉绳凸台(21)的一侧设有连通第一穿绳孔(22)和第二穿绳孔(31)的穿绳槽(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拉绳座(2)呈条形板状,且所述的拉绳凸台(21)一体成型于拉绳座(2)的中部且拉绳凸台(21)两端分别延伸至拉绳座(2)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头安装筒体(3)一体成型于拉绳凸台(21)上且所述的卡头安装筒体(3)底部贯穿拉绳凸台(2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窗帘轨道拉绳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头安装筒体(3)内具有呈椭圆形的卡头安装腔(32),所述的卡头安装筒体(3)顶部具有卡头装入口(33),且所述的卡头安装腔(32)和卡头装入口(33)直径均大于拉绳卡头(11)的长度,所述的卡头安装筒体(3)底部具有封闭部(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旭东沈国良朱才龙万士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威仕达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