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9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包括电机轴、机壳、边盖、铝支架和硅钢片,机壳与边盖围合成机腔,边盖上设置有向机腔内注油的注油孔,注油孔上设置有密封塞,铝支架呈筒状,电机轴伸入机腔中并通过轴承与铝支架转动装配,硅钢片固定于铝支架的外缘壁上形成定子,控制器固定于铝支架上而内置于机腔中。上述电机将控制器内置于电机一体,节省了整车空间,杜绝繁琐的整车线束,且根据内部空间大小,可采用多块PCB板桥接的方式满足设置需要,并采用散热油性液体进行散热,散热效果明显,提高了整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机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是以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现如今,电动车已成为人们短途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电动车控制器是电动车的重要部件之一。目前,电动车控制器在使用的过程中,控制器温度快速上升,其热量很难快速散发出去,当其功率达到某一额定值时,由于受到温度的限制,其功率只能限制在一个较低的范围内,控制器输出功率越大,发热越快,控制器发热后其稳定性能较差,且由于散热能力差,也容易损坏控制器内部的电子原件,另外绝大部分的厂家电动车控制器都是单独配置一个控制器盒来放置电动车控制器,占用整车空间,繁琐的整车线束操作不便,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以解决现有电动车控制器占用整车空间大、整车线束繁琐、散热能力差的等问题。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其包括电机轴、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机壳、边盖、铝支架和硅钢片,所述机壳与所述边盖围合成机腔,所述边盖上设置有向机腔内注油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铝支架呈筒状,所述电机轴伸入机腔中并通过轴承与所述铝支架转动装配,所述硅钢片固定于所述铝支架的外缘壁上形成定子,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铝支架上而内置于机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轴、机壳、边盖、铝支架和硅钢片,所述机壳与所述边盖围合成机腔,所述边盖上设置有向机腔内注油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上设置有密封塞,所述铝支架呈筒状,所述电机轴伸入机腔中并通过轴承与所述铝支架转动装配,所述硅钢片固定于所述铝支架的外缘壁上形成定子,所述控制器固定于所述铝支架上而内置于机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包括罩壳、第一PCB板、第一散热铝基板和铝板,所述罩壳与所述铝支架围合成控制器腔,所述第一PCB板上设置有功能元器件和第一功率MOS管,所述第一功率MOS管的散热面与所述第一散热铝基板贴靠,所述第一散热铝基板与所述铝板贴靠,所述铝板再与所述铝支架的内表面贴靠,所述罩壳、第一PCB板、第一散热铝基板、铝板、铝支架依次通过螺栓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油式电机中内置控制器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包括第二PCB板,受控制器腔空间大小的限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协昌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家港凯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张家港凯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