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0029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前端盖和后端盖,前端盖和后端盖共同组成机壳,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相邻端端部均设有外密封槽,所述外密封槽内安装有外密封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密封槽,所述内密封槽内安装有内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油泵抽取第二油泵和第一油腔内的油液,使得油液通过出油口与泵入口的相互配合注入油泵内,然后通过泵出口与进油口的相互配合注入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内,从而实现油液在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循环流动,不断带走定子运行产生的热量,即可实现对整个装置散热,能有效的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按工作电源种类划分: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大功率高防护电机目前大都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其存在几方面弊端:若水冷壁厚则散热效果不佳,若水冷壁薄则有水泄漏烧毁电机的风险,同时分体式的散热冷却部件也对电机集成造成一定的麻烦。采用油浸冷却的方式对电机进行冷却可以很好的解决该问题,其难点在于如何将散热器及泵集成到电机系统当中。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包括定子、转子、前端盖和后端盖,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均是一端敞口的环筒型结构,前端盖和后端盖共同组成机壳,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盖板,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相邻端端部均设有外密封槽,所述外密封槽内安装有外密封圈,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密封槽,所述内密封槽内安装有内密封圈,所述内密封槽和外密封槽均是环形槽,所述前端盖和后端盖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是环形结构,密封垫套设在内密封圈的外侧,前端盖的中部嵌设有与后端盖相配合的转子,前端盖与转子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前端盖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密封垫共同组成第一油腔,所述后端盖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内密封圈、外密封圈和密封垫共同组成第二油腔,所述第二油腔与第一油腔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分别安装有与转子相配合的定子;所述前端盖远离后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子相配合的前防护罩,所述后端盖远离前端盖的一端固定连接后防护罩,后端盖上设有与第二油腔相配合的进油口和出油口,所述后防护罩上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通过泵出口贯通连接进油口,所述油泵通过泵入口贯通连接出油口,通过油泵抽取第二油泵和第一油腔内的油液,使得油液通过出油口与泵入口的相互配合注入油泵内,然后通过泵出口与进油口的相互配合注入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内,从而实现油液在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循环流动,不断带走定子运行产生的热量,即可实现对整个装置散热,能有效的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端盖的内腔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一散热筋,所述前端盖的端面设有与第一散热筋相配合的第一油槽,所述后端盖的内腔均匀的设有若干第二散热筋,后端盖的端面设有与第二散热筋相配合的第二油槽,通过第一散热筋配合第一油槽辅助第一油腔内的油液散热,进而辅助定子散热,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第二散热筋配合第二油槽辅助第二油腔内的油液散热,进而辅助定子散热,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前防护罩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通风孔,前防护罩内安装有与第一散热筋相配合的前风扇,所述前风扇套设在转子的外侧,所述后防护罩的侧壁上均匀的设有若干通风孔,后防护罩的内腔安装有与第二散热筋相配合的后风扇,所述后风扇套设在转子的外侧,通过转子带动前风扇和后风扇高速旋转,利用前风扇直吹第一散热筋,能进一步辅助第一油腔的散热效果;同时利用后风扇直吹第二散热筋,能进一步辅助第二油腔的散热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油泵抽取第二油泵和第一油腔内的油液,使得油液通过出油口与泵入口的相互配合注入油泵内,然后通过泵出口与进油口的相互配合注入第二油腔和第一油腔内,从而实现油液在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内循环流动,不断带走定子运行产生的热量,即可实现对整个装置散热,能有效的提高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2、本技术通过第一散热筋配合第一油槽辅助第一油腔内的油液散热,进而辅助定子散热,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同时通过第二散热筋配合第二油槽辅助第二油腔内的油液散热,进而辅助定子散热,能进一步提高整个装置的散热效果,从而保证整个装置的使用寿命;3、本技术通过转子带动前风扇和后风扇高速旋转,利用前风扇直吹第一散热筋,能进一步辅助第一油腔的散热效果;同时利用后风扇直吹第二散热筋,能进一步辅助第二油腔的散热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的前端盖与后端盖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的前端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的后端盖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的前防护罩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的油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转子,2-前防护罩,21-通风孔,3-前风扇,4-前端盖,41-第一散热筋,42-第一油槽,43-第一油腔,44-内密封槽,45-外密封槽,5-密封垫,6-外密封圈,7-密封盖板,8-定子,9-内密封圈,10-后端盖,101-第二散热筋,102-第二油槽,103-第二油腔,104-进油口,105-出油口,11-后风扇,12-后防护罩,13-油泵,131-泵入口,132-泵出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见图1-6,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包括定子8、转子1、前端盖4和后端盖10,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均是一端敞口的环筒型结构,前端盖4和后端盖10共同组成机壳,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盖板7,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相邻端端部均设有外密封槽45,所述外密封槽45内安装有外密封圈6,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密封槽44,所述内密封槽44内安装有内密封圈9,所述内密封槽44和外密封槽45均是环形槽,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是环形结构,密封垫5套设在内密封圈9的外侧,前端盖4的中部嵌设有与后端盖10相配合的转子1,前端盖4与转子1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前端盖4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7、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6和密封垫5共同组成第一油腔43,所述后端盖10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7、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6和密封垫5共同组成第二油腔103,所述第二油腔103与第一油腔43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油腔43和第二油腔103内分别安装有与转子1相配合的定子8;所述前端盖4远离后端盖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包括定子(8)、转子(1)、前端盖(4)和后端盖(10),其特征在于,前端盖(4)和后端盖(10)共同组成机壳,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盖板(7),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相邻端端部均设有外密封槽(45),所述外密封槽(45)内安装有外密封圈(6),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密封槽(44),所述内密封槽(44)内安装有内密封圈(9),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是环形结构,密封垫(5)套设在内密封圈(9)的外侧,前端盖(4)的中部嵌设有与后端盖(10)相配合的转子(1),前端盖(4)与转子(1)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前端盖(4)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7)、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6)和密封垫(5)共同组成第一油腔(43),所述后端盖(10)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7)、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6)和密封垫(5)共同组成第二油腔(103),所述第二油腔(103)与第一油腔(43)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油腔(43)和第二油腔(103)内分别安装有与转子(1)相配合的定子(8);/n所述前端盖(4)远离后端盖(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子(1)相配合的前防护罩(2),所述后端盖(10)远离前端盖(4)的一端固定连接后防护罩(12),后端盖(10)上设有与第二油腔(103)相配合的进油口(104)和出油口(105),所述后防护罩(12)上固定安装有油泵(13),所述油泵(13)通过泵出口(132)贯通连接进油口(104),所述油泵(13)通过泵入口(131)贯通连接出油口(10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循环油冷却盘式电机,包括定子(8)、转子(1)、前端盖(4)和后端盖(10),其特征在于,前端盖(4)和后端盖(10)共同组成机壳,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密封盖板(7),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相邻端端部均设有外密封槽(45),所述外密封槽(45)内安装有外密封圈(6),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内密封槽(44),所述内密封槽(44)内安装有内密封圈(9),所述前端盖(4)和后端盖(10)的内腔壁上均设有密封垫(5),所述密封垫(5)是环形结构,密封垫(5)套设在内密封圈(9)的外侧,前端盖(4)的中部嵌设有与后端盖(10)相配合的转子(1),前端盖(4)与转子(1)之间是转动连接,所述前端盖(4)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7)、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6)和密封垫(5)共同组成第一油腔(43),所述后端盖(10)与其内腔中的密封盖板(7)、内密封圈(9)、外密封圈(6)和密封垫(5)共同组成第二油腔(103),所述第二油腔(103)与第一油腔(43)之间是贯通连接,所述第一油腔(43)和第二油腔(103)内分别安装有与转子(1)相配合的定子(8);
所述前端盖(4)远离后端盖(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与转子(1)相配合的前防护罩(2),所述后端盖(10)远离前端盖(4)的一端固定连接后防护罩(12),后端盖(10)上设有与第二油腔(103)相配合的进油口(104)和出油口(105),所述后防护罩(12)上固定安装有油泵(13),所述油泵(13)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霄刘顺陈起旭华永通邹光华王凯周裔军华金卫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小象鸿业机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