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
本技术涉及发动机配件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的发动机缸内线束采用耐高温耐油导线,采用编织达到缸内使用目的。但是,这类发动机线束在狭小的空间内,易于与发动机其他部件刮磨,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对线束进行固定,可有效防止线束在发动机内部产生晃动,有效防止发动机运行时,线束与发动机内部装置发生干涉摩擦,防止线束发生磨损,提高线束使用寿命,减少线束编制成本的投入,同时防止线束对发动机运行状态造成影响,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新型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本技术的一种新型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包括固定架本体,固定架本体的后端横向连通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底端左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槽板,固定架本体的顶端左侧至右侧依次设置有四组第二槽板,四组第二槽板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后方,四组第二槽板的底端均与线槽的内部连通,位于左侧第二组的第二槽板的右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槽板,第一槽板的前端均匀连通设置有第一扎带孔、第二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本体(1),固定架本体(1)的后端横向连通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底端左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槽板,固定架本体(1)的顶端左侧至右侧依次设置有四组第二槽板,四组第二槽板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后方,四组第二槽板的底端均与线槽的内部连通,位于左侧第二组的第二槽板的右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槽板,第一槽板的前端均匀连通设置有第一扎带孔(10)、第二扎带孔(11)、第三扎带孔(12)、第四扎带孔(13)、第五扎带孔(14)和第六扎带孔(15),线槽的前端左侧至右侧依次连通设置有第七扎带孔(16)、第八扎带孔(17)、第九扎带孔(18)、第十扎带孔(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发动机缸内线束固定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架本体(1),固定架本体(1)的后端横向连通设置有线槽,线槽的底端左侧连通设置有第一槽板,固定架本体(1)的顶端左侧至右侧依次设置有四组第二槽板,四组第二槽板的开口方向均朝向后方,四组第二槽板的底端均与线槽的内部连通,位于左侧第二组的第二槽板的右端中部连通设置有第三槽板,第一槽板的前端均匀连通设置有第一扎带孔(10)、第二扎带孔(11)、第三扎带孔(12)、第四扎带孔(13)、第五扎带孔(14)和第六扎带孔(15),线槽的前端左侧至右侧依次连通设置有第七扎带孔(16)、第八扎带孔(17)、第九扎带孔(18)、第十扎带孔(19)、第十一扎带孔(20)、第十二扎带孔(21)、第十三扎带孔(22)、第十四扎带孔(23)、第十五扎带孔(24)、第十六扎带孔(25)、第十七扎带孔(26)和第十八扎带孔(27),位于左侧第一组的第二槽板的前端左上侧和右上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十九扎带孔(28)和第二十扎带孔(29),位于左侧第二组的第二槽板的前端左上侧和右上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十一扎带孔(30)和第二十二扎带孔(31),第三槽板的前端右上侧和右下侧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二十三扎带孔(32)和第二十四扎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伟,王燕茴,王会,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金事达电子系统白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