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2165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散热箱体中添加有冷却液,换热部分设置在散热部分下方,换热部分中均匀安装有多组散热壳且散热壳中安装有蓄电池,散热部分中设置有通风腔体,通风腔体内侧上均匀布置有散热片并与新能源汽车的进气口相连通;搅拌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搅拌叶、驱动电机,传动齿轮本体呈环状结构且套接在各组散热壳的外围与散热壳不发生干涉,传动齿轮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卡接在散热箱体底部,搅拌叶固结在传动齿轮上并与散热壳不发生干涉,各组散热壳上对应设置的搅拌叶、传动齿轮彼此不发生干涉且各组传动齿轮通过链条与驱动电机动力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散热效果好、应用布置合理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
,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生活环境的污染恶化以及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在客观条件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蓄电池散热性能往往是关乎新能源汽车整体性能重要指标,因此散热性能好、布置合理的散热装置对于新能源汽车往往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散热效果好、应用布置合理的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包括散热箱体、搅拌机构、散热壳,所述散热箱体中添加有冷却液且所述散热箱体包括换热部分、散热部分,所述换热部分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分下方,所述换热部分中均匀安装有多组所述散热壳且所述散热壳中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散热部分中设置有通风腔体,所述通风腔体内侧上均匀布置有散热片并与新能源汽车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通风腔体外侧壁与散热箱体内部空间接触;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齿轮、搅拌叶、驱动电机,所述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箱体(1)、搅拌机构、散热壳(2),所述散热箱体(1)中添加有冷却液且所述散热箱体(1)包括换热部分、散热部分,所述换热部分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分下方,所述换热部分中均匀安装有多组所述散热壳(2)且所述散热壳(2)中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散热部分中设置有通风腔体(3),所述通风腔体(3)内侧上均匀布置有散热片(4)并与新能源汽车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通风腔体(3)外侧壁与散热箱体(1)内部空间接触;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齿轮(5)、搅拌叶(6)、驱动电机(7),所述传动齿轮(5)本体呈环状结构且套接在各组散热壳(2)的外围与散热壳(2)不发生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箱体(1)、搅拌机构、散热壳(2),所述散热箱体(1)中添加有冷却液且所述散热箱体(1)包括换热部分、散热部分,所述换热部分设置在所述散热部分下方,所述换热部分中均匀安装有多组所述散热壳(2)且所述散热壳(2)中安装有蓄电池,所述散热部分中设置有通风腔体(3),所述通风腔体(3)内侧上均匀布置有散热片(4)并与新能源汽车的进气口相连通,所述通风腔体(3)外侧壁与散热箱体(1)内部空间接触;所述搅拌机构包括传动齿轮(5)、搅拌叶(6)、驱动电机(7),所述传动齿轮(5)本体呈环状结构且套接在各组散热壳(2)的外围与散热壳(2)不发生干涉,所述传动齿轮(5)以相对转动的方式卡接在散热箱体(1)底部,所述搅拌叶(6)固结在传动齿轮(5)上并与散热壳(2)不发生干涉,各组散热壳(2)上对应设置的搅拌叶(6)、传动齿轮(5)彼此不发生干涉且各组传动齿轮(5)通过链条(8)与所述驱动电机(7)动力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给新能源汽车蓄电池散热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峰孙成宁黄伟祝存栋赵建宁胡梦飞
申请(专利权)人: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青海;6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