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00196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20 19: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有两组,每组所述安装座设均设有四个并呈矩状固定在工作面上,同组四个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均安装有输送带,两个输送带的输入端均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输送带上端还架设有加工中心,所述输送带包括外带面和内带面,且外带面和内带面固定有软质橡胶层,两个所述输送带之间还设有电容器放置皿,电容器放置皿的前后侧均固接有安装柱,且安装柱均固接在软质橡胶层内,所述电容器放置皿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柱孔和矩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置运行稳定,确保了电容器输送的质量,为电容器高质量生产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容器生产辅助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
技术介绍
薄膜电容器是以金属箔当电极,将其和聚乙酯,聚丙烯,聚苯乙烯或聚碳酸酯等塑料薄膜,从两端重叠后,卷绕成圆筒状的构造之电容器,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控制等方面,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在对大型电容器安装时常需要借助辅助支架进行固定。现有的对电容器输送时常将电容器置于输送带上,由于电容器外壳多为圆柱状结构,在电容器输送时容易滚动导致引脚受损现象的发生,且电容器之间还会碰触磨损,难以满足高质量生产的需求,所以研究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是具有实在意义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安装座,安装座设有两组,每组所述安装座设均设有四个并呈矩状固定在工作面上,同组四个所述安装座的上端均安装有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设有两组,每组所述安装座(1)设均设有四个并呈矩状固定在工作面上,其特征在于,同组四个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均安装有输送带(2),两个输送带(2)的输入端均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输送带(2)上端还架设有加工中心(4);/n所述输送带(2)包括外带面(201)和内带面(202),且外带面(201)和内带面(202)固定有软质橡胶层(203),两个所述输送带(2)之间还设有电容器放置皿(5),电容器放置皿(5)的前后侧均固接有安装柱(6),且安装柱(6)均固接在软质橡胶层(203)内,所述电容器放置皿(5)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置,包括安装座(1),安装座(1)设有两组,每组所述安装座(1)设均设有四个并呈矩状固定在工作面上,其特征在于,同组四个所述安装座(1)的上端均安装有输送带(2),两个输送带(2)的输入端均连接有伺服电机(3),所述输送带(2)上端还架设有加工中心(4);
所述输送带(2)包括外带面(201)和内带面(202),且外带面(201)和内带面(202)固定有软质橡胶层(203),两个所述输送带(2)之间还设有电容器放置皿(5),电容器放置皿(5)的前后侧均固接有安装柱(6),且安装柱(6)均固接在软质橡胶层(203)内,所述电容器放置皿(5)顶面和底面中心位置分别开设有圆柱孔(8)和矩形孔(9),且矩形孔(9)两侧内壁滑动连接有引脚固定块(10),引脚固定块(10)设有四个并呈两组对称分布在矩形孔(9)前后侧位置,所述引脚固定块(10)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1),凹槽(11)内壁均滑动连接有卡块(12),卡块(12)与凹槽(11)底面之间均固接有弹簧(13),所述矩形孔(9)两侧壁均开设有卡槽(14),且卡块(12)均置于卡槽(14)内,两个所述输送带(2)背离伺服电机(3)的一侧还设有导料盘(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电容器加工用传输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功
申请(专利权)人:铜陵百墩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